在一队精锐甲士的护送下,秦朽匆匆忙忙的冲出突苏城,一路向北狂奔而去。
就在他出城后不久,赿军就包围了突苏城。
在绕过震泽大湖后不久,秦朽突然勒住马头,看向身边的一众护卫甲士。
“孩子们!你们是忠于王上!还是忠于大吴?”
甲士们不禁面面相觑。
“我秦朽!已年过花甲!服侍先王数十年!更是为大吴尽忠数十年!”
“可今天!为了大吴!我要违抗王命了!”
“能救我大吴者!绝非楚王!只有怀安王!”
“所以!我打算停止向西,改道向北!渡清江,过江北,去怀安搬救兵!”
“即使将来王上要治我的抗命之罪!要拿走我这颗老头!我也认了!”
“若是你们觉得我做的对!就随\/我一起北上!”
“若是你们觉得我做的不对!那就请你们在此斩下我这颗白发老头!回去向王上复命邀功!”
秦朽直勾勾的盯着一众甲士,坚定的说道。
甲士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先出声!
沉默良久,秦朽慨然一叹:
“唉!……你们都是忠于大吴的好孩子!……更是忠于王上的好孩子!”
“我也不为难你们了!”
“我这就走了!……希望……希你们不要拦我!”
说完,秦朽马鞭一挥,战马吃痛,向北狂奔而去。
“大宗正!您老人家一心为国!我愿护您前往江北!前往怀安去搬救兵!”
一名什长突然大呼,策马追去。
随即,他那一什中就有大半的人跟了上去。
见有人带头,随后就有更多的人向北追去。
短短的数十息之间,原本近百精骑,就走了一小半。
“唉!大宗正他……他这又是何苦!”
秦朽此次出使楚国的副手,唏嘘不已。
“罢了罢了!既然大宗正去了怀安!那么就由本官带队,继续前往楚国吧!”
“陈卒长,还麻烦你派几个人回去禀报王上吧!”
“就说!……就说大宗正,他这也是一心为了大吴!……为了王上!……请王上不要罪及大宗正的家人!”
“我们继续向西走!去楚国搬救兵!”
不久之后,回返报信的甲士冲破了赿军还没有布置妥当的防线,冲到了突苏城下,在临战死之前,向城中喊出了秦朽前往怀安去搬救兵的消息。
“大宗正已经改道前往怀安!副使大人继续前往楚国!两路援兵不日就会赶到!”
“还请王上,念及大宗正赤胆忠心!不要罪及家人!”
城中守军闻言,原本低迷的士气。竟然振作了几分。
而当秦良收到消息后,又是一顿疯狂的怒骂。
随即,他就要下旨将秦朽的家小全部下狱。
不过在随后赶来的一众近臣的劝说下,这才不情不愿地将下狱改为软禁。
秦朽在三十余名甲士的护送下,很快就来到渡口,渡过清江,来到江北。
一路北行,沿途之上,满目疮痍。
城池破败,田地荒芜,民多菜色,兵无斗志。
更有不时出现的山蛮兵,起义军,以及拥兵自重的军阀乱兵,逼迫的秦朽不时要绕路而行。
秦朽赿是向北而行,心中越是悲痛。
“好好的大吴!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原本已经有了一些起色的江北,现如今竟然也变得如此残破不堪!”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他心中悲痛之余,又不由得扪心自问。
当他到达与怀安接壤的边县时,更是发现,有不少的人正在向北赶去,绝大部分是老弱妇孺
他不禁拦住十几人相问,却得到了几乎完全一样的答案。
“怀安民众正在边境施粥救急!每个边县都设置了数个施粥点。”
“但这些施粥点也仅限于施粥,并且要求只能是老弱妇孺才能入境领取,还需要当场喝掉!不能带回国内!”
“至于青壮男丁, 则不允许踏入怀安境内半步。”
“这是为何?”
秦朽不禁又是疑惑,忍不住对眼前的一个赶往施粥点的老人问道。
那老人看起来与他年纪相仿,但却是瘦的皮包骨头,颤颤巍巍的好像随时都会摔倒,再也不能起身。
他见秦朽一身的华贵衣衫,身边又有数十名骑兵甲士护卫,心中不免害怕,小心翼翼的答道:
“据说是怀安王为了避嫌!因为前两年咱们的王上主动断绝了与怀安的一切往来,并封锁了边境,怀安王也就有样学样,也封锁了边境!”
“最近的施粥,也是那边的百姓自己搞出来的,官府并没有参与,但也没有制止,听说是得到了怀安王的默许!”
“唉!说起来,还是怀安王心慈面软啊!狠不下心来不管咱们啊!只是碍于面子,这才……”
“我还听说,这同时也是为了防止有人闹事!”
“闹事!?”秦朽心中又是一动,忍不住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