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轻掷手中帕子,眸光流转,缓缓落于若华身上,悠悠道:
“你是楚人,与刘美人同乡,想来楚地巫风盛行,你亦通些巫术之法?
若华听得一愣,随即略显尴尬道:“略知一二,登不得大雅之堂。”
佩兰闻言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大雅之堂?再厉害的巫术也难登大雅之堂吧?”
若华一窒,随即皱眉道:“姐姐这话不对,皇上起兵之初,便在丰县的枌榆社以巫术举行祭祀。
彼时,香烟袅袅,巫祝祈愿,那便是为我大汉开国立下的首场祈佑,福泽自兹绵延不绝。
及至攻占沛县,祭祀蚩尤,血祭之礼庄重肃穆,巫术之力庇佑我汉军,士气为之大振,方得一路披荆斩棘,成就如今万里江山之伟业。”
若华说着反问佩兰:
“若巫术果真难登大雅之堂,那这些为大汉奠基之举又当如何评说?”
佩兰被问得愣住,忍不住将目光投向戚夫人,戚夫人却是一笑,语气舒缓道:
“接着说!”
若华闻言顿时来了精神,于是对着佩兰一仰脖子:
“再着,军中将士亦有信奉巫术者,行军扎营之际,皆有巫者观天象、测吉凶,以保大军安稳。”若华顿了顿,目光愈发坚定:
“更何况,巫术之于大汉,绝非仅为荒诞迷信之举。
自上古至今,巫祝诸事虽常遭后人曲解,然其于大汉崛起之途,功不可没。
姐姐若仅凭世俗浅见,便欲将其全然摒弃,实乃太过狭隘。”
戚夫人端起茶盏轻轻拂去茶沫,眼底的深意一闪而过。
“即便如你所言,巫术曾有一二用处,可如今大汉昌盛,四海升平,靠的是皇上英明、群臣贤能,与那神神鬼鬼之事何干?”
若华的一通解释显然说服不连佩兰,只见其面上微微泛起红晕,据理力争道:
“说到底,巫术就是些故弄玄虚的手段罢了,如何能与经世治国的大才相比,怎可将其与大汉的根基相提并论?
若一味依赖巫术,岂非本末倒置?”
若华闻言柳眉轻扬,毫不退缩地直视佩兰,言辞铿锵道:
“姐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上古之时,巫者沟通天地,上能为帝王占卜国运兴衰,下能为百姓禳灾祈福。
黄帝战蚩尤,若不是借助巫咸之术,观天象、测风雨,何以得胜?
我大汉初兴,丰沛之地的巫祝祭祀,凝聚了多少百姓人心,稳固了根基。这岂是故弄玄虚四字便能轻易概括?
再者,军中占卜、祈愿,将士们心怀信仰,方能在沙场上奋勇向前,无畏生死,这对行军打仗而言,意义非凡,怎可说与经世治国无关?”
若华的这一通输出令戚夫人不觉抬眸,略有兴味地扫一眼眼前二人,却没说什么。
佩兰则咬了咬下唇,眼中闪过一丝倔强:
“即便如此,那也不过是蒙骗愚民的手段罢了。
如今大汉朝堂,贤相良臣济济一堂,他们以律法、谋略治理天下,方有如今的太平盛景。
而巫术之用,不过是蛊惑人心,扰乱朝纲。若放任巫术之风盛行,那些心怀不轨之人岂不是能借此妖言惑众,危及大汉江山社稷?”说着佩兰又忍不住加了句:
“自秦起,便严禁巫术,前车之鉴不远,若我大汉重蹈覆辙,任由这等邪术泛滥,必生祸端。”
若华闻言不觉轻哼道:“秦律虽禁巫术,可秦末民不聊生,揭竿而起者无数,难道这是律法与朝堂能全然掌控的?
何况巫术也并非全是欺世之术,巫医以草药、咒术治病救人,不乏奇效,这如何能算蛊惑人心?”
佩兰还欲再说,却被戚夫人摆手制止,随之目光和悦地看向若华:
“依你所言,巫术能沟通天地,可能逆流年岁?”
此言一出,仿若一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瞬间打破了周遭的宁静。
若华与佩兰皆是一怔,脸上满是惊愕之色?
若华定了定神,随后微微欠身,斟酌着字句缓缓说道:
“回禀夫人,巫术之道,玄之又玄,神秘莫测。从古至今,巫者能祭天求雨,唤来甘霖润泽大地;能驱邪避祸,保一方百姓平安。
但这逆流年岁,扭转乾坤,实乃闻所未闻之事。”
说到此处,若华顿了顿,偷偷抬眸看了眼戚夫人,见其神色专注,没有丝毫打断的意思,便接着说道:
“可世间万物,皆有其规律。时光如滔滔江水,奔腾向前,从不停歇。但……”若华声音忽然一低,
“奴婢曾听闻,在极为古老的传说中,有上古大巫,于天地混沌初开之时,以无上神通,短暂地扰乱过时光的轨迹,不过这也仅仅是传说,无从考证,且——。”
佩兰此时亦回过神来,听得若华此言,赶紧打断道:
“夫人,这等传说,荒诞不经,怎可轻信。若巫术真能逆流年岁,那世间岂不是乱了套?这必然会引发天翻地覆的变化,生灵涂炭啊!”
戚夫人却仿若未闻,目光落向若华:
“本宫亦知这近乎天方夜谭,只是近来,本宫常常梦到往昔,若真能借助巫术,重现那段时光,哪怕只有一瞬,本宫也觉欣慰。”
“夫人——”佩兰闻言想要制止,却被若华直接打断,
“奴婢能力有限,虽不能逆流年岁,却可祈愿未来。
夫人若是有心,奴婢可在宫中以巫术设法为夫人祈福,愿往后岁月,灾祸不侵,万事胜意。”
戚夫人闻言微微一笑:“也罢,如此便有劳你了。”
若华神色一凛,随即正色道:“夫人放心,奴婢定当全力以赴,不负所托。”
佩兰听得愣住,呆呆地看着戚夫人,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好。
戚夫人看一眼佩兰:“皇上眼下何在?”
佩兰听闻,迅速收敛心神:“回夫人,皇上早朝之后,便直接去了勤政殿,依臣婢揣测,皇上此刻应仍在殿中理政。”
戚夫人微微颔首,略做思索后起身道:“早上新制的枇杷露可还在?”
“回夫人,除去殿下与先生的,宫中尚有一些。”
“带上,随本宫去一趟勤政殿。”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