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团市委书记转岗到县(区)任县(区)长,徐海峰在职业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很很多地方的团市委书记,转岗以后还要在县区委副书记的岗位上过渡一段时间,而他现在他直接就一步到位,这让很多人都羡慕不已。
体制里面有很多人都在说,“在这个体制里面啊,在市级部门当个正县级干部都不算是官,只有到了县区才算是当官,不说县区委书记或者县区长,就是一个常委或者一个副县区长的都威风得不得了”
事实上也是如此,到县区任政府一把手,在他的上面除了书记之外,他就是名正言顺的二把手,干过几年说不定就能干书记,只要干到县区委书记,那么再进一步也不是梦。
徐海峰现在才三十四岁,就算是他在正县级的岗位上再干过十几年,只要一切顺利,不出意外,那他晋升为副厅级干部的几率特别大,说不定这个速度还会更快。
他从棉城钢铁集团到团市委再到县区,每个步骤都没有耽搁,这个和他本事的能力过硬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领导的赏识,以及干部梯队建设的需要。
在他之前市里面是没有八零后的正县级干部,这还被省委组织部提醒过,省委组织部的原话便是,“如果你们棉城市现在不注意干部梯队建设,县区没有八零后的正县级干部,到时候在换届的时候你们就知道后悔了”
所以,在那以后棉城市才开始注重选拔八零后的副县级干部,但是由于干部队伍建设相对之后所以想要一下提拔几个也不现实,只能慢慢地来。
熊国兵本来就是从省委组织部下来的干部,他自然知道如果没有本土干部,那么到换届的时候就会吃亏,你没有符合条件的干部,那么我就给你派,反正省级部门里面正处级一抓一大把。
王伟、杜从海之所以能够提拔,徐海峰之所以才成为团市委书记一年多便要转岗到县区任县区长,也是为了下一步在布局。
徐海峰最近非常低调,每天都是单位和家两点一线,在这么关键的时期,他必须要一切小心,他知道很多人会在这样的关键时期诬告举报,他可不想已经到手的鸭子就这样飞了。
他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也是一个有远大理想抱负的人,他平时就特别注意,在这样的时间节点就更注意了。
柳江河也暂时取消了自己的休假计划,一把手就要转岗,那么空出来的这个位置就被很多人觊觎。
他看着这个位置也很心动,特别是最近不少领导都明里暗里都给他交代了一些,这个事情虽然还没有过常委会,还没有正式定下来。
但是至少表面书记、市长都有这样方面的想法,只要这两位一把手达成一致,常委会上通过的概率无限趋近于百分之百,估计没有谁敢在常委会上与他们两人对着干。
由于在集中休假,工作不算特别忙,徐海峰经常会把柳江河叫到办公室聊天,今天柳江河还是忍不住询问道,“书记,现在考察公示都结束,就等下一次常委会了,你现在真不知道去那个县区?”
现在五个县区的县区长都不空缺,现在考察他作为县区长人选,那就意味着肯定有县区的领导要动一动了。
这里面就有很多种可能性,有可能是某个县区的书记要提拔或者回到市级部门当一把手,有县区长要去干书记,自然就有位置空出来。
但是这种可能性不算大,现在五个县区的书记都没有被考察,那就意味着他们暂时不会动。
剩下的可能便是,有县区长要被调到市级部门干一把手,徐海峰下去便是补这个空缺,从目前来看好像所有县区都有这种可能性。
柳江河之所以这样问,那是因为在这种调整之前,市委组织部或者有关的市领导可能提前会与徐海峰提前谈话。
这一次市级部门和各个县区内小道消息满天飞,说得有模有样,好像他们是市委书记,他们是组织部长一样。
柳江河也被很多人询问,但是他着实不知道徐海峰会去那个县区,他也耐不住心里面的好奇,想要提前知道这个消息。
徐海峰也无奈地摇摇头,“如果我给你说市领导没有找我谈过话,你肯定不相信,确实前段时间熊书记找我谈过话”
“但是,在谈话的过程中,他确实没有给我说到哪个县区,只说是要让我做好心理准备,县区和团市委完全不一样”
“我也私下问过晓玲常委,但是她也说不知道,也让我自己要做好要吃苦的准备,领导们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让我也很头疼”
徐海峰没有说他有没有向组织部打听过,在这种关键的时刻,他肯定不会主动去打听这种事情。
再说了,他去打听可能也不一定能够打听到,那是因为现在的市委组织部不像以前,还没有上常委会就有消息传出来。
现在在廖先波和熊国兵的严格要求下,市委组织部的干部不能泄露任何一点消息,要是泄露了那就直接打入冷宫。
开始有人还不信邪,在一次干部提拔的过程中,就有一个负责干部考察的干部泄露了消息,后来被查到以后,直接被党内警告处分,并免去了领导职务,调离了市委组织部。
从熊国兵来了以后,他对于干部人事工作抓得更紧,保密要求也比以前严了很多倍,现在已经没有人敢在这样的问题上开玩笑了。
柳江河也不知道徐海峰到底知不知道,也不知道他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只能回复说,“哎,我还以为您知道去什么地方,现在市里面的干部工作神神秘秘地,不到最后一刻大家都不知道回去什么地方”
“反正都是到县区,到哪里都一样,我现在已经做好准备了”徐海峰显得很自信,他觉得以自己的本事,不管到哪个县区都没有问题。
他顿了顿,对柳江河说道,“江河,我倒是准备好了,你准备好担当更重要的责任没有,熊书记在找我谈话的时候,询问过我团市委是书记的人选,我可是推荐了你”
“在我去培训的这段时间,你把团市委的工作干得非常漂亮,熊书记提到你也是非常高兴,我觉得组织和领导们对你也是有考虑的”
“经过这段时间的熟悉,你对团市委的工作有了很深地理解,我看过了你的调研报告,写得很扎实,下一步建议也很有建设意义,等会儿我在简单修改几个地方,你就可以先把这个报告报上去,我觉得这可能会是你的一个加分项”
对于徐海峰的期待,柳江河回复说,“书记,您看我现在连提拔为正县级干部的最低年限都不够,我觉得熊书记可能也只是问问而已,市里面符合条件的干部还有不少,怎么会提拔我这么年轻的人”
心里面不管如何希望被提拔,在表面上来说柳江河也不能过于张扬,在一切没有定下来的情况下,他可不敢大报票,他就能够被提拔。
徐海峰再次摇摇头,“江河,你就是太过于谦虚,我觉得你肯定能够在团市委的岗位上比我干得更好, 你未来的路还长,一步快,步步都快。”
两人之后一段时间有时间便在一起交流,经过交流他们两人对共青团的工作更加熟悉,徐海峰毫不藏私地把在团市委工作近两年时间中积累下的经验做法都交给了他。
对此,柳江河也非常激动,在徐海峰的帮助下,他撰写的两个调研报告全部出出炉,他也谦虚地将两篇调研报告的撰稿人写成团市委党组。
这两个报告呈报到罗晓玲那里去以后,先后签给了市长朱益民和市委书记熊国兵,两位大领导以后都觉得很满意,都在文件上签署了很多的肯定性的批示。
时间转眼就来到八月下旬,徐海峰突然接到通知,让他马上去西沙去干区长,这出乎了大家的意料,毕竟西沙区的区长是谢建国,他干县区长的时间也不长。
与徐海峰的调动文件一起下来的通知,明确柳江河主持团市委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