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大军准备好了干粮,全都上马,向南出城而去。
可是他们出城的路,却都被百姓堵住了。
只见无数百姓,都堵在街道两侧,提着篮子,举着食物。
“军爷,你们打倭寇,是救我们,这些吃的,就收下吧。”
“吃饱了才有力气打倭寇啊,这是我自家养的老母鸡,炖了吃吧。”
“路途遥远,你们万事小心,草民一点心意,还望收下啊!”
“你们都是好人啊,跟以前的那些官兵不一样,好人该有好报的。”
“吃吧,吃饱了再上路。”
……
位于中军的二王,见到这一幕,也是很惊讶。
南王不耐烦的摆了摆手说道,
“你嘴皮子好,你去劝劝,让他们赶紧让开,别耽误我们去打倭寇。”
沈长恭笑道,
“南王兄勇猛无双,可冲锋在前,带我军杀出重围。”
南王挑了挑眉头,说道,
“你是在嘲讽本王是个只知道横冲直撞的莽夫吗?”
“不是吗?”
眼看着南王要拔刀,沈长恭哈哈大笑,而后打马向前走去。
到了百姓们面前,沈长恭大声说道,
“百姓们,大家都把路让一让,不要再堵着路了,我们急着去打倭寇呢。”
“将军,把东西收下再走吧。”
“大婶,我们有军纪,任何士兵,都不得拿百姓们的东西,不拿百姓一针一线。
不管是抢来的,还是你们送的,只要敢向百姓伸手,杀无赦!”
而后,沈长恭指着那个大婶面前的燕军士兵说道,
“大婶,你给他东西,那是在害他,他只要敢接了你的东西,脑袋立马就得搬家。
你们给所有人送东西,是想要让他们全军覆没在这里吗?
我们宁愿死在打倭寇的战争里面,也不能死在违反军纪之下。
都让开吧,你们多耽误一刻钟,南边就要多死很多人,那里的百姓,还在等着我们来救呢。”
闻言,众人这才把路让开。
沈长恭立刻打马向前,带着军队快速的出城向南而去。
城中的望火台上,海锐站在那里,看着刚刚发生的那一幕,情不自禁的点了点头。
“这才是圣明的朝廷啊,这才是朝廷的王师啊。”
“百姓们,都过来了,我是海锐,朝廷让我来做温州的郡守……”
……
沈长恭和马凌,带着军队一路南下而去。
出了温州,没多远,便又是连绵无尽的大山。
好在温州与宁德之间,有乾楚两国修建的官道,虽然崎岖了一些,但官道总比山路好走的多。
在群山之间的官道上,他们策马奔腾。
一路进入到闽北地区,进入到乾国的境内。
闽地向来被称为兵家不争之地,两国交界处,连个防守的兵马都没有,毕竟这里距离主战场足足两千里远,谁也没有把心思放到偏远的东南地区来。
两天半的时间后,他们终于赶出了大山,看到了距离海边没多远的宁德城。
此时的宁德城,可要比温州那边强多了。
宁德城头上,飘荡着乾国的大旗,两千士兵加上一千多名百姓,将城头上站的满满当当。
他们拿着武器,攻击着下面的倭寇。
这里的倭寇,也比北边的那些强太多,他们有武器,部分人还有铠甲,还有云梯、抓勾等攻城之物。
正在不断的向上攀爬,与城头上的军民血战着。
郡守萧牧之,站在城头上,大声的指挥着。
“快,快,北边的城头有倭寇打上来了,把他们顶下去,顶下去!”
“萧大人,不行啊,倭寇打的实在是太厉害了,他们一会儿能打我们好几个人。”
“倭寇也是人,不可能个个都这么厉害,冲上去,杀掉他们,你们的妻儿老小就在身后,城池绝对不能失陷!”
倭寇里有很多武艺高强的人,但并不全都是高手,整个倭国才几万武士了,怎么可能全都出来当倭寇。
其中还有很多盗贼、流犯、海盗、溃兵等在本地混不下去的人,跟着这些武艺高强的浪人,出来劫掠其他国家。
一般都是有武功的浪人当队长,其他人打下手。
这些人武艺有高有低,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邪恶、凶残、毫无底线。
他们打起仗来不要命,城下的向着上面放箭,其他人冒死攀爬云梯。
下面,是悍不畏死的高手。
上面,是比地方军战斗力还差的治安军,和一些壮丁百姓。
虽然都是三千多人,但高下立判。
而且,倭寇可以随时选择从哪一个方向进攻和偷袭,所以郡守必须往四面城墙都派人盯着才行,这样防卫力量就更加薄弱了。
也许,要不了多久,这座城,就会被攻陷了。
郡守萧牧之大吼着,恨不得亲自拿刀上去拼。
有的地方被杀的多了,怕了,想要溃逃,郡守也亲自冲过去,推着人往前,调兵帮助他们,大声鼓励他们,让他们拼死血战。
然而,饶是如此,经过一个上午的血战,还是有两三处地方,被倭寇爬了上来。
那些倭寇凶悍无比,见人就杀,守军完全不是对手。
萧牧之仰天长叹,这个时候向朝廷求援也来不及了,据说朝廷马上就要跟北边的燕国开战了,到时候,更没有兵马来支援这边了。
“天要亡我,天要亡我啊!”
萧牧之咬着牙,怒吼着亲自提刀冲上去。
便是死,也要死的轰轰烈烈。
忽然,北边那里,有人大喊道,
“萧大人,萧大人,是援军,我们的援军来了!”
“还是骑兵,这么多的骑兵,太厉害了!”
听到援军到来,众人欢欣鼓舞。
萧牧之也看去,只见那黑压压的钢铁洪流,奔袭而来。
他先是大喜,然而,当他看清楚那些军队打的旗帜时,瞬间如坠冰窟。
“是燕人,是燕人打过来了,那不是朝廷的兵马,是北边的燕军啊!”
听到这话,那些士兵瞬间目瞪口呆。
这前有倭寇,后有燕军,这还怎么打?
真的要必死无疑了吗?
众人如丧考妣,有的人忍不住痛哭起来。
然而,很有又有人大喊道,
“燕人在杀倭寇,燕人是来打倭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