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自己都被移出族谱,以后自己虽然还会姓贾,但只会成为单独的一枝,即是如此,贾培成这个族长也就与他没有关系。
最重要的是,如果现在贾平安在送对方离开,万一要是被别人给看到了,那将会成什么样子呢?
贾培成走了,带着叹息而去。怎么说贾平安也是他看好的人才,就这样要离贾氏而去,这是他们的一大损失。
但贾平安在此时接任了户部尚书之位,那明显就是想要成为利刃,要向世家和权贵大族们开刀。自己做为其中的一员,那就必须要有所表态,不然,那些世家大族拿贾平安或许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但对付他们贾氏的能力还是足够的。
为了家族,这原本就是族长的职责,贾培成无论多看好贾平安,也不敢冒这个风险,便只能做出此等选择。
贾诩留了下来,或许是他看中了贾平安的能力,认为这是一个自己一搏的机会。可仔细想想,又何尝不是贾氏准备的另一步棋呢?
万一。
说是万一贾平安真的成功了,以后飞黄腾达,那贾诩的存在,就是他与贾氏的一根线。不敢保证贾平安会对贾氏好一些,但至少不特意针对,贾诩的存在便是有价值的事情。
这一点,贾平安想到了,但并没有点出来。
人嘛,都是有私心的,这一点他可以理解。只要在接下来,贾诩实心诚意的辅佐自己就行,那他的一些个人想法,便都是可以理解的。
“贾诩,从即刻起,把你的家眷都搬过来吧,我会安排好他们。”既然决定用这个人了,那对方就需要拿出一些东西来让自己放心。
家人就是最好的筹码。
这不是涉及到相不相信的问题,单就说贾平安接下来做的那些事情,如果还把贾诩的家人放在外面,原本就是一种危险的存在。把家眷集中起来,这也是一种保护的手段。
“好。”贾诩显然早就做好这种思想准备,当即便一口答应下来。
“除此之外,你还需要去做另一个事情,我要一张所有昌都世家大族的分布图,包括他们都有什么产业,有多少的田地,有多少人在朝中为官,所居何职。”
“交给我就是。”贾诩再一次点头答应着。他原本就是贾氏培养的下一任家族族老,这样的事情交由他办,算是找对人了。
贾培成离开,很快,在江水街的贾方豪就得到了对方的传信,自己竟然被踢出贾氏族谱。
带着不解和愤怒,贾方豪来到了关东街的安平侯府,见到了自己的儿子。
“事情就是这样的,爹,为了安全,你不如也和于姨娘还有妹妹也搬到这里来住吧。”对于自己的父亲,贾平安没有丝毫要隐瞒的意思。大家都是成人了,风险什么的是有必要说清楚。
“用不着,你自己小心一些就是,父亲那里也不是泥捏的,谁想硬来,可以试试看。”贾方豪对于儿子的关心有些感动,但要说就此他就低了头,也不是他的个性。“安哥儿,想做什么就去做,如果实在做不下去了,回来找爹,大不了我们离开这里,天下之大,哪里还不能容身了。”
贾方豪是有底气说出这些的。
“好呀,既然爹如此有自信,那就继续在江水街住着,我会多安排一些捕头在附近巡逻。”贾平安没有强人所难,但为了安全,还是把叶天问和蓝心成两位三纹蛇捕头已经投靠了自己的事情告诉了贾方豪。
父亲走了,对于了自己的支持,这让贾平安放心不少。他还真担心被移除出族谱的事情,父亲会不理解,会给自己下什么死命令。
别人想要找自己的麻烦,他可以怼回去,也可以杀回去。但那是自己的父亲,就不能这样干了。
好在父亲善解人意,还说原本他们这一支与现在的贾氏关系就不亲密,现在单独出来了,正好重新弄一个族谱,就以他们这一支为核心。看着父亲好似还有大干一场的意思,贾平安这才放心,又拿出了不少的银子来。
弄族谱,还是做其它的事情,都是需要钱的。现在的贾平安也算是不差钱的人。
只是想要做大事,多少钱都不嫌多。所以接下来他在办差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搞钱。
“告诉常超一声,把所有的货源都准备好,按市场需要开始一点点放货吧。”送走了父亲的贾平安,在自己的小院里,向着今天负责他安全的黑卫下着命令。
......
驿站。
三天的接连会谈,过程并不顺利,也没有达到之前的目的。
按着宣文宗的要求,那就是在不出兵的前提下,还要得到两个上国使者的理解。
可显然,他们是不理解的。面对着端王时,他们甚至还威胁了起来,那就是宣国不支持他们的话,那就会是他们的敌人,到时候就会切断宣国对外一切的商道,彻底把他们困死在北地。
饭也吃了,银子也送了,便是他们看中的女人也送到了他们的床榻之上,可两位上国的使者,还是没有丁点要松口的意思。
这是摆明了好处拿尽、不办人事。
“混账,这些个使者竟然丝毫不退让,让本王如何向皇帝交差。”重新回到自己的端王府之后,端王一脸阴沉般的说着。
这一次的差事,可是很多人看着呢,如果他连这点事都办不好的话,别人会怎么看自己?
会不会有人会因此而质疑自己的能力?
当真是一个混吃等死的王爷,没有能力也无所谓,就像是贤王,他一天天就是无所事事,但大家已经习惯了。但他不一样,他可是有着很大野心的人,怎么能让别人生出这般的印象来,这让他还如何去实现目标呢?
“贾平安呢,这个混账,就是他提出了这么一个新思路,然后就不管了,让本王为难,他该死。”拿两位上国使者一点办法都没有,端王就恨起了贾平安。
这就是典型的欺软怕硬。
管家裴安小心的接话道:“听说安平侯现在天天呆在府中,还是像是之前一样,混吃等死。”
“哼!只会放炮,不会干活的家伙。”听到管家的回答,端王气倒是消了不少。原本以为贾平安成为了新任的户部尚书,能有什么大的举动呢,现在来看,倒是自己高看了这个家伙。
其实不止是端王,很多人现在都是这般想的。
大家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想着贾平安肯定是要做些什么,为此,有些人还有些心慌。尤其是原户部尚书杜老抠,还有其它的一些户部官员。
可是现在来看,贾平安也不过如此,距离他接任户部尚书一职,到现在已经有四天时间了,他即不去找其它人的麻烦,也没有单独的面见任何的户部官员,这就是摆烂的节奏啊。
摆烂好,没有作为更好,这样他们就不用担心了,只等时间一长,皇帝都容忍不了的时候,自然会把杜老抠重新的请回来,如此世家就是大获全胜,那个时候,他们还是酒照喝、肉照吃,还会过回到以前那奢侈的生活。
四天的时间,贾平安没有任何的动静,让大家都生出了小觑之心。但他们也不想想,贾氏可是把贾平安一家都给移出族谱了,难道这还不能说明什么吗?
这就是人性,刀不到身前不知道害怕,事不压头不知道着急。
就在第四天的下午,昌都还和以往一样,依然是风平浪静的时候,孟远晨等三十名侯府一期学生,查账终于有了一个结果。
贾平安得到消息,从侯府来到了户部,看到了汇总上来的近一年的总账。
在看到上面得出的种种数字时,他的神色也变得严肃了一些。“这个结果验算过几回?”
“老师,按着您所交的方法,我们反复验证了三回,确信数字并没有任何的问题。”孟远晨代表着学生们做出了保证。
“很好。来人呀,请崔公公过来吧。”
就在贾平安来到了户部一个时辰之后,一队队羽林军离开户部而去,分别奔向着长宁街那权贵集中居住之地而行。
曹府。
户部左侍郎曹锦宏正在自家府邸之中的院子里,与新娶的小妾再喝着酒。
“舒服呀,这个贾平安,酿酒的本事还是不错的。”将杯中的杜康酒一饮而尽之后,咂巴着嘴的曹锦宏一副感慨般的样子说着。
这几天,他以生病为由呆在府中,日子过得不要太安逸。
初时,还担心贾平安会来找自己的麻烦,会强令自己去户部上值。为此他已经做好了装病的准备。
可是接连四天时间,那边却是一点的动静都没有。他派人一打听,贾平安也天天窝在侯府之中不出来,那他高悬的心顿时就放了下去。
看来自己是有些高看了这位侯爷。
是呀,不过就是十七岁的少年而已,就算是他再有能力,人生阅历在那里摆着呢,他又能干成什么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