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自己可能也要被杜明庆给供出来,甚至禁军可能会针对自己有所行动,庄周放就感觉到整个身子都跟着颤抖了起来。在然后,他便是头一歪,昏倒在了光明殿前。
庄周放当然不是真的晕过去了,他只是借用这样的方式想要离开这里。
总是跪在此处,外面什么消息都不知道,这样太被动了。还是先回到府中,才能运筹帷幄,想到合适的对策。
但庄周放不知道的是,刚才贾平安面见皇帝的时候,已经试探过了,得到的答案是,三品以下的官员但凡是涉及到经济问题,都可以抓,。但三品以上,却是要先报给皇上,再决定是不是对其动手。至于首辅和次辅,就是有问题也不能抓。
宣国的朝政还需要有人来打理,真把这些大员也给抓了,那王朝岂不是要乱套了。
水至清,则无鱼。
人家辛苦为官,只是为了财而已,若是没有一点好处,谁愿意为官?
宣文宗准许贾平安动刀子,所求的也只有财而已。他并没有想与世家、大族和所有权贵翻脸的意思,那自然而然的就要约束一下贾平安的权力,以做到心中有数。
庄周放完全是想错了,真以为皇帝会如此无条件的相信一个人吗?
还是真以为贾平安是官场愣头青?呵呵,说起人家的执政经验,比之庄周放,只强不弱。原因无它,此时的人心并没有那么复杂,比之后世之人是远远不如。
再说了,宣国才多少的人口,贾平安为官时,主政之地又有多少的人口?
如果没有本事,又岂能坐稳那个位置呢?
不明所以的庄周放,做贼心虚,以晕倒的方式离开了光明殿前。
他这个组织者都离开了,其它余下的六十多名官员,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二话不说,一个个也是纷纷起身离开。什么所谓的叩宫,在贾平安开始真的动手抓人那一刻起,他们就怕到了骨子里。
继续留下来,是要与贾平安不死不休吗?
或许以后的贾平安也不会得到什么好下场,但在此之前,他们一定会先完蛋的。
随着庄周放的离开,其它的臣子们也是一个跟着一个起身,直到最后,成群的离去。皇宫之内,重新陷入到了平静之中。
......
杜府。
杜文渊刚从驿站回府。
跟着端王又忙乎了半天的时间,却是一无所获。上两国的使者是没有丝毫退让的意思,他们并不允许宣国在这场战场中保持中立,他们要宣国做出支持一方表态的决定没有动摇。
杜文渊当了一上午的木头人,就看着端王尝试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对方。他却是连插言的意思都没有。
开什么玩笑,原本端王才是主事者,任务如此的难以完成,他疯了,才会主动靠上去,那出了问题他岂不是要承担主要责任。
为臣者,打太极的功夫都是不错的。像是什么时候应该说什么话,什么时候应该闭口不言,一个个早就得其精髓。
杜文渊刚回府不久,茶也只是喝了一杯,管家来报,户部尚书、二品安平侯来了。
“请入正厅。”杜文渊放下了手中的茶碗,他估摸着贾平安也应该找上门来。
别看他人在驿站之中,外面发生的事情,却也一样了解的一清二楚。包括庄周放带着官员去叩宫的虎头蛇尾之事。
有关庄周放今天的表现,杜文渊心中是很满意地,甚至想要偷笑来着的。
堂堂的首辅,百官之首,行起叩宫之举,竟然无人配合,想想就是好笑。怕是经此事之后,庄周放的威信会大受打击吧。
坐着轮椅的贾平安,很快出现在了杜府的会客厅中。夜无救将人推到这里之后,便退到了门外,以备有什么突发状况,可以第一时间出现在公子的身边。
“贾大人很忙啊!”杜文渊见到贾平安之后,就冒出了这么一句来。
显然,杜文渊是在提醒贾平安,为皇上办差没有必要如此辛苦的,尤其你的身体还不好,就更不用这般的努力。不然等皇上回头不需要你的时候,要对付你甚至是拿你开刀之时,怕是你会后悔的。
“杜大人,不知你考虑过当辅的事情吗?”贾平安就像是没有听到这句话一般,而是我行我素的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首...首辅?”
杜文渊原本还一副想要教贾平安做事的样子,甚至在心中已经想好了提点之言,可这一切,都因为这一句话,所有的节奏全数被打乱。
贾平安第一次来府里的时候,问他想不想当族长。
这才过去了几天,一切已然实现。
现在贾平安又问自己想不想当首辅,那岂不是说,自己也一样有希望吗?
“对,就是首辅。只要杜大人有这个想法,下官可以助你一臂之力。”贾平安脸色严肃的说着。
庄周放竟然想以叩宫的方式来逼迫自己?
好在是贾平安早有准备,给破解了。但对方主动招惹自己这已经是事实。
以着他报仇不隔夜的性格,自然是要给庄周放一些厉害看看。
问题是皇帝不允许自己动庄周放,那就只能曲线救国,去想其它的办法。比如说借杜文渊之手对付庄周放呢。
两人同朝为官多年,一个是首辅,一个是次辅,可以说彼此了解的是最深的。
如果想要找庄周放的问题和毛病,那问杜文渊准不会有错。
“皇帝那边...”过了足有半盏茶的时间,杜文渊终于开口说了话。
“东宫的实力已经很强大了,现在又没有大皇子的制约,指着其它皇子是动不了太子的。实力不平衡——不好。”
贾平安看似没有回答,但却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皇帝也不希望看到太子的实力过于强大,这样会对他的皇权形成威胁的。
“明白了。”杜文渊可是聪明人中的聪明人,被贾平安这一提醒,瞬间领悟。
看到杜文渊这是同意了,贾平安就借势从怀中拿出了一页纸张,“这些银子,还请杜族长给兑现了吧。”
没有叫杜大人,而是以族长相称,显然接下来说的就是杜明庆的事情。
说起来杜明庆的确为了杜氏家族做了太多的事情,这从府邸之中只是搜出了两百万两银子就可以看得出来。
是,两百万两银子的确不少了,但你要考虑到了他当了十多年户部尚书的话,这些就又算不得什么。
那剩余所得的钱财去了哪里呢?
不用问,都交给了杜氏家族。即是如此,现在杜文渊是族长,缺少的那部分钱,自然是要找这个人来找补。
纸上所写的,就是杜明庆欠下户部的一百六十四万两银子的字条。
看着这上面所写的数字,杜文渊叹了一口气。他内心中是很不想给这些银子的,但他知道,不给不行。
先不说,接下来还要与贾平安合作,把庄周放给弄下去,自己来当首辅。单就说贾平安的那个拍卖会,他杜氏想要从中分一杯羹,那现在就不能把人家给得罪了。
为何贾平安向世家下手,其它世家、大族和权贵都当没有看见?
为何庄周放行叩宫之举,没有得到大家的支持。
不就是因为可以从贾平安那里得到更多好处嘛。
还是那句话,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来人呀,去支取一百六十四万两银子交给贾大人。”杜文渊心中做出了衡量之后,马上就有了决定。这钱,他掏了。
贾平安的嘴角带笑,他要的就是杜文渊的屈服。
屈服的事情嘛,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不要忘记,孟远晨等人只是查了户部近一年的账而已。他们现在可已经动手查前一年的账呢。想必还可以从中找到很多的问题,那时羊毛还可以继续的薅嘛。
总之就是一句话,只要他想,可以把所有的世家、大族还有权贵们,都给好好的收拾一遍。
让你们在朝堂上看我的笑话。
即是你们把我逼到了这个位置,那就不要怪我回头来一个个找你们的麻烦。
一句话。贾平安要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自己的不好惹。以后但凡是有什么事情与自己沾边时,你们最好都看我的眼色行事,不要站在对立面,不然的话,结果会是很不好受地。
杜文渊很配合,一百四十万两银子,虽然拿出来的时候是有些痛心,但还是不得不给。
贾平安得了银子之后,便吩咐随行的羽林军将其押到户部国库。但他本人并没有回户部,而是直奔距此不远的端王府而去。
端王回到府中的时候,心情很不好。
上两国的使者,面对自己苦口婆心的劝导,一点反应都没有。还是要逼着他们宣国做选择。
差事完不成,端王的面子往哪里放?
重要的是,其它的臣子会不会认为自己没有能力?
如此会不会影响到自己去拉拢这些人的行为呢?
无欲则刚。
当一个人,有了不应该有的野心和想法的时候,那承受的必然也要更多一些。
就在端王还心烦的时候,大管家裴安来报,说是贾平安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