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虞的快船出了淄水,进入黄河,李克拉站在甲板上:“我是完全没有想过,竟然还有从异世界回到登州的这么一天。”
“汉东俊杰辈出,孔老师怎么还是选择了你?”王来岔开话题,当年李克拉在汉东的那几年其实并不是很顺心,所以他很少回到登州。
“不知道,不敢问。”李克拉苦笑:“多问上两句,孔老师就要从战略角度告诉我整体安排,那东西我可不敢知道。”
王来的心情也出奇的好:“如果能选择任务区域,我肯定要去登州协助你。”
她也很清楚,李克拉身上带着重要的任务,他的任务区域必然深入前线甚至是在敌占区。
“不需要。”李克拉搂着王来的肩膀:“你特化了自己的队伍,就是为了此次在前线露脸,做后勤或者是支援预备队不是你的归宿。”
“可是...”王来咬着嘴唇,十分担心,昨晚的对话历历在目,她生怕这是他们之间的最后一面。
“没有可是,孔老师说了什么我不能透露,但是你现在做的是需要相信我。”
“好。”
“到了!”站在桅杆最高处的长白的声音传到了甲板上,而随着声音落下,一个翼族稳稳落在了甲板上。
“请出示有效证件!”
王来和李克拉两人伸出自己的手腕,这个翼族额头上有一只眼睛,扫过了两人的拓荒者凭证,随后在手中的记事板上做了标注:“潇虞镇长李克拉,文明镇长王来。很好,接下来会有专人引导你们前往覆水的临时营地,作为盟主的李克拉今日内完成联合军事行动的报告签署。也会有人引导。”
“多谢。”
李克拉报到的指明地点就是在稷下以东的一个训练基地,经过多日连续不断的调集和运输,覆水的联合武装基本上已经全部到位,党棱也早早就到了,他接过了联合武装的指挥权,正在盯着部队磨合训练。两位正主还没到,队伍的任务和布置都不清楚,只能先如此。
坐在高台上的党棱大声呵斥着,这里部队混杂,想要磨合到预期的结果就需要格外的严格和认真。
“效果不错。”
党棱很惊喜,同时舒了一口气:“终于来了,如果你们再不到,负责押后的最后一班船今晚就来,可就比你们都要早了。”
李克拉顶了一下党棱的肩膀:“秦塔的感觉如何?”
“比你通关前简单了不少,但是...唉,终归不是自己的部队,除了大规模行动巨灵和荒山力士调动都需要繁杂的手续,我也算是勘破了,不纠结了,就当是磨练磨练。
但是该说不说,就算是我的主力都在,我这个只会冲锋的也难以走到后面,都以为你闯过秦塔其他人都有机会,现在看来是纯纯想多了。”
“闯过秦塔龙卫也付出了很多,不说其他的,现在的龙卫在小规模战斗当中在拓荒者的队伍中绝对是佼佼者。闯过秦塔绝对不能凭着运气。”李克拉看向下面正在外围列队的龙卫,他们在联合队伍当中主要负责最外围的防线,防止敌人冲破防线,他们动作迅速,眼神坚毅。
“龙卫的适应训练比其他人都要快上许多。”党棱注意到了李克拉的目光。
“后十层在虚拟的寰宇战国当中不知道与多少部队协同作战,他们有些心得。”
“果然啊。”党棱仰天一叹:“哪有那么多的捷径可走,呵,光说后十层的生死战,所有人就已经经历不到了。”
“李克拉镇长?”几人在高台说说笑笑,没有注意到几个身穿军装的寰宇人和人类已经到来。
“是我。”李克拉急忙去迎接:“是去签署协议什么的?”
“是的,但是不着急,我们得知了你们的主要领导人已经到齐,现在来登记一下,顺便看看应征武装的一些细节东西。”
“好的。”
这个队伍的主要话事人还是一个人类军人,其他寰宇人都是跟着在学习,李克拉则是陪同在一边做一些解答:“其他二位不来吗?”
“不需要,我对覆水当中其他领地的武装都很熟悉,这次没有新的花样。”
“好的。”那个干事拿着一个本子一个笔,到处走走看看:“补给船只没有安排吧?从河东到这里来还是挺远的,而且你们部队集结完毕之后就要离开现有驻地,而且黄河上的戒严等级会提高。”
“没有安排后勤的补给船只,我参与过北境的战斗,知道一些规矩。”
“好的。”那个干事有些意外,在后勤一项上做了一个标记:“既然是老兵,那我们的沟通就要容易许多了。”
“第一次参与战斗的拓荒者很多?”
“咳,保密。”
“哦。”
那个干事去了营地的帐篷之中挨个查看:“去后勤处申领行军床和行军帐篷,没有统一制式的东西你们哪怕在后勤线上都容易成为目标。
还有备用的贴身衣物和日常用品,我看这里准备的都很简单,后勤那里数量以及品种很足,不要吝惜。”
“是。”
“营地的布置和建设还是有些粗糙,需要专门的指导员吗?”
“需要,我们平日里只是行商或者重大任务才会如此大规模出动,我也是第一次带着如此多的队伍出任务。”
“理解,你签完字后会派遣这方面的指导员介入,多多跟着学习,不是每一次都有这种机会的。”
“带我去武库看看?”
“在这边。”这个索瑞熟悉,急忙在前引路。
“部队的甲胄,武器,坐骑以及作战补给都需要申明,这样后勤也方便统计。”干事在装备营帐之中巡视了一圈:“这些武器保养的还不错,需要制式武器填补?”
“这个...”李克拉思前想后还是拒绝了:“我们的队伍都参与过不少次的战斗,自己的装备用起来还是比较顺手的。”
“好,但是需要测试,有时候你们以为够用的,到了战场上可能就会出现问题。测试会给你们的武器装备做一个评估,如果不合格,你们就需要重新磨合新的制式装备了。”
“是。”
那个干事最后看向李克拉背后的遮星,党棱身后的大棒子以及王来那柄显眼的陌刀:“特殊大威力的武器需要单独登记,这些特殊武器不是每个都能上战场的。”
“是。”
看来看去,干事似乎终于看到了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我就说你腰间配着枪,队伍里面怎么没有枪,在这儿呢。”
他看到的是长白正在保养的特殊重型狙击枪,这玩意儿长白十分不喜欢,但是战场不比行商,许多时候重武器有一展拳脚的空间。长白只好带在身边时刻保养。
那个干事接过长枪,掂量了一番,随后还给长白:“不错,相当不错!掩护和定点的神器,海族缺少战场控制能力,这玩意儿在超远距离狙击当中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就是目镜的效果差了一点,不然这种口径的有效射程能更远。
这口径特殊,我们开拔之后回到支撑区,那里生产各种规格的弹药,你出一部分钱,剩下的军方承担。”
“好的。”干事的话被李克拉牢牢记在心中,特别是海族缺乏战场控制的说法。
干事带着学生们巡视一圈之后满意点头:“只能说不愧是孔老师看重的拓荒者,你们联合武装的整体相当不错,虽然略有瑕疵,但是比其他的拓荒者强了不少。”
“多谢同志的夸奖了。”李克拉也笑呵呵的,这个干事提出来的都是能提高战场生存率的适用意见,而且没有丝毫的架子,让李克拉很舒服。
“好了,跟我走吧。”
李克拉出了营地才发现有三辆吉普车在等候:“李镇长一起?”
“好啊。”李克拉挥别了眼神幽怨的甘露,兴高采烈地上了军绿色的吉普车:“这玩意儿以前没坐过,到这里来是更重意义上的第一次。”
干事坐在副驾上,声音带着笑:“别说是你,我也是到了寰宇第一次体会这个玩意儿,不得不说,真的好用,特别是在海边观察情况的时候。据说燕京那里还有更好的侦察车。”
“哦?同志不是蓝星人?”
“不是。我叫耿弇,是刘秀代表曾经的将军,现在在汉东沿海负责军队后勤的管理。”
“久闻大名!”李克拉一惊,作为鼎鼎大名的云台二十八将,李克拉可能记不得全部,但是前排的几个还是有印象的:“您刚才的言行完全不像是一个长河人。”
“我跟着刘秀代表一同降落在汉东的,后来就一直守在这里,与沿海的海族对抗了许多年。”
“海族真的很难缠?”
“与长城的那些邪祟完全不一样”耿弇摇头:“刘代表和我说过很多,但是我少去长城前线,但是海族在海边经营日久,他们消灭了不知道多少意欲在海边崛起的陆地文明。
他们对于陆生种的战斗方法很熟悉,但是我们了解他们不知道付出了多少的代价。临近海边的海岸基本上都被改造成了适合海洋两栖类居住的环境,甚至还有一些有野心的家族还在陆上有基地。
他们的作战进退有据,配合得当,你应该想像过,为什么这么个看似野蛮的海中蛮夷竟然能与赤县争斗了这么多年还不落下风。”
“这么一说搞得我有些紧张。”
“紧张一些好,心中那根弦一旦松了下来,就是你命丧海边的开始。这几年我见过不少惊才绝艳的拓荒者以及寰宇的天才,只有对海边那片修罗场心怀敬畏的才能活到现在。”
“多谢耿将军赐教。”
“赐教谈不上。”耿弇的吉普车上都是他的近卫,是铁杆,他说话也就没有什么顾忌:“你有本相,只有经历磨炼,才能更加快速的成长,这次赤县的打算就是将这里作为筛选拓荒者的前沿,不指望你们取得什么耀眼的战绩,只要能活下来,你们才能去长城见识一下无穷无尽的战斗。
才能从邪祟无尽的攻势之中提高存活率。”
这里虽说是一个临时集合的场所,但是基础设施不赖,吉普车开在路上丝毫没有颠簸,而且一路上都是各色的拓荒者营地,时不时还会传来训练的号子声,杂乱成一片,听着还挺热闹。
吉普车转弯进入一个规整的营地,门口的卫兵再看到车前挂着的牌子之后没有上前检查,对着几辆车一敬礼就直接放行,一进入营地入眼的就是一个巨大的广场,这里现在更像是一个菜市场,后勤队伍不断喊着名字,被喊到的拓荒者带着队伍前去申领补给和制式装备。
各种碰撞的声音和驮运动物的声音响成一片。
“今天这么多人?!”耿弇十分意外。
“是的。”一个负责后勤的士兵被耿弇拦下,他先是敬礼随后解答:“报告将军,今天光是申领补给的拓荒者就已经超过了前几日最高峰时期的两倍,而且明日预约的队伍还在增多。”
“还好你只是过来申请,看看能排到什么时候吧。”
“用不了多久。”一个黑脸汉子走了过来,十分嫌弃的看了一眼远处杂乱的后勤申领的现场:“忙起来的时候后勤部的人到处都在找你。”
“我都说了我有任务。”
“谁能想到要那么久。这位就是你专门去见的?”黑汉子伸出手:“尉迟敬德。”
“潇虞镇李克拉。”李镇长不敢怠慢,急忙握住了这位大咖的大手:“久仰尉迟将军大名。高明也经常和我提起您。”
“唉,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我还有事,就不陪你们了。”
“嗯,营地后日开拔,我会把统计发给你。这次的报告中枢尤为关注,记得按时上报。”
“知道了。”
“尉迟将军心情似乎...”
“一直都这样,在长城伤了根本,现在与海族作战都不能上前线,作为一个勇将别说是十多年,就是一辈子都转不过这个弯。这还是李部长亲自劝说了好久,才放弃了轻声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