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星移,在渤海历时二十天的冬季海上科考任务已经进行到第十六天了,第十七天早上八点多,吃好早饭后,“东方红八号”准备离开大连港口,踏上返回中国海洋科学研究院总院基地的航程。
“呜~~~~~~~”
“东方红八号”鸣响了一长声悠扬响亮的长笛,向大连港区人员辞别,同时也是一声表达谢意的笛声。
科考船收锚启航,缓缓从泊位区驶离码头,沿着出港航道,一路踏浪向着东南方向的黄海驶去。
寒风阵阵,科考船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猎猎作响,冬阳温煦映照万物,薄冰笼罩的海面上银光闪烁,科考队长潜龙伫立在甲板上,指挥着科考队员们开始进行沿途的海上科学调查和各种信息的探测收集工作。工作需要完成。
科考船向着东南方向的黄海航行,队员们迅速投入到沿途的科学调查工作中。潜龙队长站在甲板上,目光如炬,观察着海面的每一个细节。他深知,这片海域虽然看似平静,却隐藏着无数的科学奥秘。
“大家注意,我们即将进入一个重要的生态区域,这里是黄海冷水团的边缘。”
科考队长潜龙的声音在对讲机中响起,
“我们需要对这里的水温、盐度、流速进行详细测量,并且采集水样和沉积物样本。”
队员们迅速行动起来,有的操作着专业的海洋仪器,将传感器投放到海水中,测量着各项数据;有的则用采水器收集不同深度的海水样本,小心翼翼地将它们装入容器中。这些样本将被带回实验室,用于分析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海洋环境的变化。
正当队员们忙碌地进行着科学调查时,突然,船上的警报声响起。潜龙迅速冲向驾驶室,看见船长的脸上露出一丝紧张。
“沈队长,雷达显示前方海域有一艘不明船只,似乎在发出求救信号。”
船长认真地说着。
“立刻调整航向,靠近那艘船。”
潜龙果断下令。
“东方红八号”调整航向,缓缓靠近那艘不明船只。原来,这是一艘小型的渔业科研船,由于天气突变,船只的引擎出现了故障,船上的科研人员陷入了困境。
“我们来救你们了!”
潜龙大声地喊道,队员们迅速准备好救援设备,将缆绳抛向对方船只,帮助他们稳定船身。
经过一番努力,渔业科学调查船的人员被安全地转移到“东方红八号”上。潜龙安排他们休息,并安排技术人员对他们的船只进行了检查和维修。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渔业科学调查船的负责人感激地说,
“没有你们,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都是同行,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潜龙微笑着说,
“等你们的船修好后,我们可以一起继续航行。”
渔业科学调查船的人员在“东方红八号”上安顿下来后,两支科考队伍开始交流起来。他们分享着各自的调查成果和经验,气氛十分融洽。
“你们在渤海的科考任务一定很辛苦吧?”渔业调查船的调查人员好奇地问。
“是啊,渤海的冬季海况复杂,但我们收获颇丰。”
潜龙回答道,
“我们发现了许多新的海洋生物种类,还对渤海的生态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真是太棒了!”
渔业科研船的科研人员赞叹道,
“我们这次也是来研究黄海的渔业资源,希望能为海洋生态保护做出贡献。”
两支队伍的交流让“东方红八号”充满了温暖和活力。队员们在彼此的鼓励和支持下,更加坚定了继续探索海洋的决心。
经过几天的航行和救援,渔业科研船的故障终于被修复。他们向“东方红八号”告别,继续踏上自己的科研旅程。
“东方红八号”继续沿着预定航线航行,距离中国海洋科学研究院总院基地越来越近。队员们的心中充满了期待,他们知道,这次科考任务虽然辛苦,但也是收获满满当当的。
“沈队长,我们这次的科考成果一定能让总院的同事们大吃一惊的”
一位队员兴奋地说着。
“是啊,我们带回了大量珍贵的数据和样本,这将为海洋科学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潜龙微笑着说道:
“但我们的任务还没有结束,回到总院后,我们还要继续分析数据,撰写报告,让这些成果真正发挥作用。”
“东方红八号”在冬日的阳光下继续航行,海浪拍打着船身,发出欢快的声响。队员们在甲板上眺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
冬季二月十三号的科考返航行程,是“东方红八号”队员们在渤海科考任务中的最后一段旅程。他们在返航途中不仅完成了重要的科学调查,还帮助了同行的渔业科学调查人员,展现了海洋科学家们团结互助的精神。虽然这次科考任务即将结束,但他们对海洋的探索永远不会停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