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送给林黛玉和林如海的信寄走后,赵婉蓉和水寄薇仍维持着隔好几日,才会来寻林岚玉小聚一番的频率。
没有因为从前那些络绎不绝的贵女们似是忽而都忙碌起来,不再频繁登门而疏远。
却也没有如从前那般,没事就往北静王府跑。
只是瞧着林岚玉有心想给自家姐姐准备些女孩子家私房的东西,偏她女红上属实天赋平平,又时常忙碌。
两人便自告奋勇的,表示可以帮林岚玉绣一些香囊、荷包、帕子这类小玩意儿。
她们的手艺虽不如北静王府上养的绣娘们精巧,但针线房上每日里忙着的都是大件儿,如今眼瞧着王府上最大的主子即将定亲,针线房正是忙到飞起的时候,可顾不上这点儿小玩意儿。
且这等闺阁女儿家的小件儿,本就半是消遣,半是实用。
也是姑娘们表达友谊时常用的赠礼。
由两人帮忙,倒也没有什么不妥。
林岚玉起先还有些不大好意思,毕竟她身边也有不少人手,尤其早在林家时候就跟在她身边的丁香等人,手上的针线活儿做的也都不错。
但为了给水溶准备接下来的婚事相关事宜,别说林岚玉,便连林岚玉身边的刘嬷嬷都被穆晚秋抓了壮丁,跟着忙碌起来。
丁香她们平日里自然也免不得要跟着忙碌。
又见二人是真心实意的想帮忙,林岚玉连连道谢后,便也应了下来,让连翘从库房取了不少上好的针线与锦缎来。
这里面有不少料子都是外头难得一见的,甚至还有几样是皇帝赏赐给林岚玉的御用之物。
水寄薇跟赵婉蓉从前只听闻过,如今见林岚玉大手笔的直接整匹拿出来,却不是用来做大件儿的衣服,而是让两人破开了来做香囊、帕子等物。
两人一边眼馋,一边没忍住念叨林岚玉,太过奢侈败家了些。
哪怕从一开始就知道林岚玉乃是有封号的皇家郡主,不管身份地位还是皇家恩宠,都远非她们能比的。
但或许是因为林岚玉平日里并非喜欢奢华之人,不管是衣着装扮还是待人接物,都过于自然随性。
尤其是在她认可的友人面前,更是一点儿郡主的架子都没有。
身边跟随伺候的人虽多了些,但林岚玉屋中既无过分奢华的摆设,亦无多少皇室专属的元素。
除了正房摆着的屏风与所用的家具、一些精巧的物什,以及多宝阁上用作装饰的大件儿花瓶、摆件儿,能一眼瞧得出底蕴。
便连墙上的字画,都是林岚玉和林黛玉姐妹两个自己昔日嬉闹时所作。
仗着左右是她自己的闺房,一般人轻易不得进,林岚玉直接将穆晚秋原本挂在墙上的名家字画收了起来,将姐妹玩闹的画作裱了,挂了上去。
一如她从前在贾家之时,屋里不挂旁的,倒是将惜春幼时所作之画十分珍视一般。
内间更是四处堆放着大量各种市集常见的耍货、玩具,以及一些颇具异域特色的小玩意儿。
一瞧便知这屋里的姑娘在家中定是极受宠爱,且时常逛街,才能搜集来这么多小玩意儿的。
加之林岚玉身边之人也一向待人温和,便连她的教养嬷嬷刘嬷嬷,都轻易不会出现,更不会在人前摆脸色,轻易干涉林岚玉的自由。
以至于时常让两人忘了林岚玉与她们之间存在的差距,只将林岚玉当一个家境比自己好上许多的密友来相处。
直到这会儿,瞧着眼前这些以她们两家的身份地位,绝对无可能接触更别说使用到的珍品,两人一时竟有些恍惚。
差点儿忘了,她们与林岚玉的友情,于外人眼中看来,那是实打实的“攀高枝儿”。
林岚玉闻言,倒也不拿腔作调,只笑着点头承认自己的心机。
“从前我与姐姐的四季衣物,一应配饰,自有母妃操心,根本无需我们姐妹动手。
宫中赏赐下来的东西,母妃与哥哥却从不会克扣半分,只让我们姐妹自己保管取用,说这些既然是宫中赏赐于我们的,便理应由我们姐妹自行处置。
便是用不上,好好收着,留作日后也是好的。
可我的女红你们也是知晓的,平日里打发时间,自己绣些个小东西自用也就罢了。
左右我自己不嫌弃丑就成。可若是用在这等好东西上,却难免有些暴殄天物,只得将它们一直小心在库房里收着。
如今好不容易有机会能拿出来,让它们有点儿利用价值,可万万不能错过了!”
不仅如此,林岚玉还小手一挥,十分豪气的表示,两人只管拿去用,若是不够,她这里还有。
若是用不完,剩下的都送给两人做谢礼了。
不仅如此,她还又单独准备了两份,送给二人,算作酬劳答谢。
两人起初自是不敢收的,毕竟这些东西里可有不少是御赐之物。
虽说既然皇帝都做主赏赐给林岚玉了,那林岚玉自当有处置权,可于二人来说,到底有些珍贵了。
但林岚玉却十分坚持,且表示若是二人当真不愿意收下这些,便是在与她见外,那她也只得不劳烦二人了。
见此,二人这才不得不收下了这些东西。
并齐齐表示,她们定会尽力绣好,不能辜负了林岚玉的心意,和这些东西。
林岚玉连忙笑嘻嘻的摆手,示意二人无需有压力。
“不用这样,你们能做多少做多少就行,左右这些东西,总归是没数的。
若是为了做这些,将你们给累着了,那可就真的并非出自我本意了。”
这些东西她手上还有不少,且北静王府上也不缺。
穆晚秋可是为林岚玉准备了不少华丽的衣裙,只是林岚玉自己嫌那些衣服穿着束手束脚的,除非参加宴席,平日里是不爱穿的罢了。
今日趁着这个时机,送给她们二人一些,于林岚玉而言不过举手之劳。
但若能在日后,不管是相看亦或者是外出社交时,帮二人一把,也算是助它们实现价值了。
有了这些东西打发时光,赵婉蓉与水寄薇二人凑到一处时,便愈发有话题可聊。
甚至有时候为了一个绣花的颜色搭配,便能热热闹闹的讨论半天。
而见到自打水溶回京后,自家女儿便不再频繁的往北静王府跑,反倒时常与那位康平郡主从前的伴读往来。
虽说两人不过时常凑在一处绣花,且每隔一段时间总还是要去北静王府半日的,赵青山对大女儿的表现依然已经十分满意。
自然也不会拦着。
至于赵家夫人?她可比自家相公识货,锐利的眼睛,自是第一时间就看出了二人手上的东西全都不是凡品。
后面见女儿私下更是直接抱了一匹料子来,言说是康平郡主的谢礼,赵家夫人虽不知自家女儿为什么会突然帮林岚玉做这些东西,却也知此事难得,便愈发不会插手了。
日子好似又回到了水溶尚未回京之前的时光。
只除了林岚玉不再能如从前那般自在逍遥,随心所欲。
她开始愈发频繁的被穆晚秋带在身边教导,好似唯恐她忽而便到了要成亲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这个做母妃的,还没有教导好女儿一般。
林岚玉起先还言语抗议过几回。
但见穆晚秋是真的焦虑,又兼之她因着水溶先前所说的“计划”,对穆晚秋心怀几分愧疚的缘故。
林岚玉也就只敢小声嘟囔抱怨几句,说穆晚秋这是将她当做小毛驴使唤呢。
但真的抗议,她是万万不敢的。
尤其如今这番忙碌,至少有一大半还是为了林黛玉的时候。
林岚玉甚至都已经开始暗搓搓在心中记小笔记,只等日后林黛玉再进北静王府,她定要将手上这堆乱七八糟的事务一股脑全都丢给林黛玉,以作报复。
反正这王府上,王妃掌家,本也是理所应当的事儿。
却极少有小姑子掌家,替兄嫂拿主意的。
她可不算蓄意报复的哦~
这般安慰着自己,林岚玉人仍不敢懈怠的忙着完成穆晚秋分给她的任务。
却说水溶这边,出了京之后,他便计划着要如何才能抓住机会溜个号儿。
偏皇帝以各种名义,虽说没有削减水溶自己带的侍卫数量,但又毫不客气的用各种名义和手段,往水溶的队伍中,塞进来不少眼线。
有些藏得深的,水溶至今还没有确凿的证据,只能等对方主动浮现。
他如今想要完全绕开这些人,显然绝对不会是什么容易的事儿。
不过他水溶是什么人,又岂是那么容易就被困难给为难住的?
虽说花费了一些力气,甚至还耽误了几日赶行程的进度,但水溶还是在不久之后,成功让身边的暗卫之一,依靠着高超的化妆技术和本就有几分相似的模样与身形,装扮成了水溶模样,而后开始装病。
左右这些人对水溶也不算多相熟,这次也不过是被皇帝派来出任务的罢了。
只要水溶人还在他们眼皮子底下,不管对方是生病了也好,还是心情抑郁也罢,于他们却是没什么关系的。
他们自然不会在意。
毕竟这位可是实权王爷,如他们这样的小角色,能不招惹对方,轻易都不会去老虎身上拔胡须。
只是水溶人虽然溜号还算方便,却架不住如今他们出发的时节不大友好,眼瞧着他们的行程迅速走过三分之一,却至今仍然半个大雁的影子都没见到。
哦,也不算。
最新的这日,水溶在花鸟市场上,碰到了“高端定制”。
即有人家专门豢养繁殖这种大雁,只为了日后若有需要高端定制的人家的子弟,根本无需像水溶这般费劲巴拉的,又是追雁,又是骑射的。
他们不仅能够轻松随意的抓到两只大雁,且还能为顾客挑选大雁中更肥美,啊不是,更健康活泼,皮毛品相更是一等一的好的两只大雁,来为客人下聘那日的行头增添诚恳度。
是的,毋庸置疑,这里有人饲养大雁,且还是已经被驯服很久,逐渐失去了野外生存的能力,适应被豢养的生活的那种大雁。
毕竟这位卖家可是说了,倘若水溶对这些都不满意,对方家中已经陆陆续续有大雁开始生蛋。
他们是能够绝对保证这些大雁的健康活命的。
至于对方等秋天会不会南飞?
呵,谁知道呢。
反正货已售出,概不退换。且这大雁最重要的使命已经完成,飞走了就飞走呗。
水溶听闻这些,回去后倒是吩咐枕戈派人手去盯着这个商家,务必要弄明白对方是如何豢养大雁的,其宅中那些大雁又是如何相处的云云。
但他自己,也只是短暂的迟疑纠结了片刻。
在眼角的余光扫视到不远处那个奉命监视他的家伙之一的人头,水溶很迅速的便下了决定,他得继续寻找大雁的踪迹。
不仅是他需要,皇帝更需要。
否则派这么多人跟着他干嘛?
总不会真的只是为了伺候他的饮食起居,将他照顾的无微不至吧?
只是水溶所走的路线,越往南走,天气温度变越来越高,甚至人们的衣着也逐渐单薄许多。
与之伴随着的,因着温度高又天气干旱,不少农田庄稼眼瞧着已经有欠收的趋势。
水溶只需要离开华丽的马车,亲自到田间地头,以“问询对方可曾见过大雁留下的痕迹”为由,近距离与这些老农们细聊一二,便能知晓许多。
倒是比从前人在北疆忙碌,不管是对大旱还是对旁的什么情况,都只能依靠邸报和林岚玉,来获取片面的信息要全面的多,也简单的多。
水溶本是不懂农桑的,但因着受到林岚玉的影响,他如今多多少少也是知道一些“专业术语”的。
兴许是因为水溶表现的太亲民,许多农户都愿意与他多聊一些。
水溶从这其中,倒是窥到了另一件事。
如今民间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中已经逐渐在酝酿起来的一股子势力。
并非慧通大和尚他们所捣鼓出来的佛教徒。
倒好似……
一个什么新的“教派”一般。
只是这个教派如今尚且“年幼”,暂时还在蛰伏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