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
虚空中忽地传来一阵放肆恣意的大笑,正是躲过死劫,去而复返的上官甘棠。
面对族人以及宗门后辈死伤惨重的战况,这人非但不见痛心疾首,反却显得尤为亢奋。
“好小子,好威风!以伪十一境之身几乎杀得太华殿断层。我这从舅父,与有荣焉。想必九泉下,‘小子儿’同她那些旧亲戚久别重逢,该要喜极而泣了。”
上官枳、上官林琴一母同胞。她们的生父,与上官甘棠生父,亦为一母同胞。
就是上次在桃源覃氏露面,精通奇门术算的老妪。
杨培风降下,轻拭刀身,亦忍俊不禁道:“应有尚未出五服的,回头我受累为他们披麻戴孝么?”
“哈哈!”上官甘棠朗声大笑,而后脸色骤然一凛,“那倒不必。我助你们,母子团聚吧。”
杨培风咧嘴笑道:“好啊,从舅父。”
这时又一道身影忽现,并伴随着叹息声:“夷方圆九千里为平地,不知连累多少无辜。杨公却倒真似个面慈之人。”
是独孤信。
方才那招足可称毁天灭地,但要打死一心存命的十二境,就不大现实了。
“无辜……”杨培风环顾满目疮痍的大地,明知故问道:“我怎么没看见?”
独孤信吃了一惊,眯着眼道:“这些也便罢了,但你故友之子,真不在乎?我可负责任的讲,那两个小孩儿十有八九,就在他那里。”
杨培风脸色如常,回复道:“可我仍旧没有看见。而且,莫说他一时交不出,便是交得出,我就偏要管其死活么?在上官林琴告知那两个孩子已经遗失,欲撇清关系时,我就当他们已经死了。”
“本公姑且以为,尔等这般废话,是在惧怕与我为敌?”
就几句话的功夫,他已经三魂动摇、六魄将散。此油尽灯枯之象,瞒不过二人法眼。
但却并未立即展开一场厮杀。
独孤信不厌其烦地劝道:“本座先前的提议仍旧有效,杨公不妨三思。”
杨培风破罐子破摔,哪有好脸色,当即就要拼死一战,却被忽然出现的一道倩影按住,太华剑灵。
后者悄声道:“我之仇恨事小,保命为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跑不跑得掉,先跑了再说。
依对方的天赋、神通,只等弹指百年,便是独孤信之流,终其一生难望其项背。
杨培风惊道:“你不报仇?”
太华剑灵沉默须臾后,黯然神伤道:“上官姐因我而万劫不复,若再连累你身死道消,我心难安。归根结底,我命不好,怨得了谁?”
杨培风眉头微蹙,不为所动,“你可走,我不行。”
太华剑灵反问道:“为何?”
杨培风道:“不行就是不行,废话作甚?”
这句话落下,他冷冷瞥向上官甘棠,挽了个剑花。
“从舅父么,还请赐教。”
独孤信哑然,满脸无奈道:“你戳他痛处了。闲的。”
上官甘棠双手一摊,“那便打啊。”
打!
太华剑灵肩膀轻轻一颤,不禁凝望那道孤单的背影,方才恍然,年轻人真似了故人。
“独孤信就交给我。”
她毅然向前走去,并猛地劈出一道笔直剑光。
只听独孤信接连大笑数声,挥舞衣袍后抽身而退,引她去远处激战。
留在原地的杨培风,深吸了一口气,心弦紧绷。
他懒得深思,直接卷了几起罡风便杀将过去,朝其当头猛砍乱砸。
重伤垂危,亦是回光返照。
上官甘棠只一味招架抵挡,绝不轻易还剑,惹得杨培风不吐不快,“你把自己当成今早的灵华仙人,权灵华了?”
“不,我只是忽然改主意了。”上官甘棠连连发笑,“成人之美是君子之德。我是君子啊!但与其成你之美,不如成你母亲之美。她不会想你去陪她的。这叫什么?这叫成你母啊。”
杨培风瞳孔地震,勃然大怒,“狗贼领死!”
怒火攻心,他的脑海中一片空白,仙力再不受控制,在体内疯狂暴虐。他忍着剧痛,本能地驱使戒刀从四面八方砍杀上官甘棠,再发了疯似的,拳如雨落。
两人不使任何法术,拳拳到肉,顷刻便打得血肉模糊。
不顾一切,说的正是此刻的年轻人。
而那年轻人疯,上官甘棠便也跟着发疯。好像谁若怕了,谁就愧对这一身,上官血脉。
他们从半空打至地面,最后又缠斗至万丈高的云层。
这一战,从明月高悬,一直打到参横斗转。
杨培风少了条左臂,当时被对方擒住,他自己斩下的。
那一刀所展露的光芒,直令天地失色,并一同斩掉了上官甘棠的右小臂。
但后者只将咒一念,立即又接拢长好了,就笑他道:“蠢货,本座货真价实的十二境,你安敢与我换伤?”
杨培风不回话,而且也不再出招,如同本就四面漏风的房子,又被折腾掉门窗屋顶,瞬间就烂的不成样子。
他一落千丈,仍还不够,又颓坐在地,置断臂于膝前,浑身浴血。
上官甘棠狼狈,但也仅仅是狼狈。十二境,哪里是几刀几剑就能打死。
太华剑灵在遥远的天际外鏖战,难以脱身援手。
年轻人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然而,就在上官甘棠欲终结一切时,一道青衣赫然降下,拦住去路。
“贫道稽首了。”
上官甘棠脚步顿住,惊疑不定,“东极道人何为?”
周旭如实说道:“为我这朋友的莽撞求个情。”
“原来如此。”上官甘棠听后,抖了抖衣袍,淡淡道:“既然道长都舍得金面,我总该饶他一命。但您可想好了。桐洲家事,外乡人就……”
话留三分,他抬眼望向四周,只见黑压压一大片炼气士幔住空中。皆是外乡人,寻一个“利”字而来。
周旭夺下的那枚宝贝葫芦,乃天生地养的无主之物,不算坏了规矩,也没人指责他的不是。
但他再要介入此战,那就太有说法了。
除了不好争抢的太华剑,杨培风的戒刀“听蝉”,同样叫人垂涎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