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骑兵团!
众人都好奇的伸着脑袋看了过来。
他们昨天可都听说了,秦王用八千汗血宝马组建了一支亲卫骑兵团,名字就叫做朱雀军团。
据说这支军团的所有一切都是最优良的,可谓是这世间最强大的骑兵团。
很快,众人便看到一支强大的骑兵出现,领头的是一名魁梧高大的男子。
大家都认得,这是秦王的贴身守卫:许褚!
许褚的身后便是骑兵团的精锐。
无论是士兵还是战马,全都披上了盔甲,只露出一双眼睛。
他们穿戴的盔甲是轻甲,并非厚重的重甲,方便快速行军。
即便是轻甲,防御力也很强,一般刀枪很难破开。
特殊情况下,这些战马和骑兵也能装备重甲,直接变成铁浮图。
周围众人看着眼前的骑兵,内心感到了极大的震撼。
强!太强了!强的没边了!
别看这只是八千骑兵,其威力顶得上八万普通骑兵了。
西突厥和薛延陀的使者们是最震惊、恐惧的。
他们最擅长的就是骑兵,但与秦王的这支骑兵相比,完全是小巫见大巫,没可比性。
“啧啧啧,幸亏咱们突厥和秦王和睦相处,否则双方开战,咱们岂不要被秦王按在地上爆锤?”
“说的也是呀,我们薛延陀及时收手,没有与秦王全面开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除了草原部落,其他人也是惊叹不已。
秦王能在如此短的时间组建出一支这么强大的骑兵,说明秦王的财力雄厚、人才丰富、组织调动能力超强。
否则想组建起来,至少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在朱雀骑兵团的后面,是玄武步兵团。
虽然步兵团行进速度没那么快,但他们给人的压迫感一点也不比骑兵团弱。
步兵团的士兵们阵型整齐,士兵们一个个虎背熊腰,眼神坚定且杀气腾腾,让人不敢直视。
一支骑兵,一支步兵,两支军团三万多人联合起来,面对十万大军也照样能打赢。
“秦王到!”
一道声音响起,众人回过神来,纷纷行礼。
李恪来到门口,和众人简单的打了个招呼,又对章邯叮嘱了一番。
“守好夏州,南部军营做好准备,等候本王命令。”李恪又低声叮嘱道。
“是,主公。”
“夏州内部有一个商贸区,外地商人频繁出入夏州,律法可以稍微严格一些。
对于国外的那些人,不可区别对待。他们触犯律法就惩罚,不要因为对方身份特殊就宽恕,明白吗?”李恪又说道。
白兰城内的各国使者还是挺多的,李恪怕官员们因为对方的身份而忌惮畏惧,不敢惩罚做错事的外国人。
“主公放心,属下绝对不会区别对待的。若是发现有人软骨头,媚外欺内,属下定叫他们这群走狗人头落地!”
李恪微微点头,又对白圭、唐俭等人叮嘱了一些,这才带着军队回去。
……
离开夏州的时候,无数官员百姓们送行。
如今回到益州,又是无数的官员、百姓迎接。
‘秦王万岁’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他们全都是发自内心的呼喊。
秦王为大唐、为了大唐百姓,灭掉一个又一个敌国,大大扩张了大唐的疆域,更是让西部‘万国来朝’,提升了大唐的地位……
众人对秦王的崇拜之情更上一层楼。
“这就是人心呀!益州是主公大本营,所有人都无条件的支持主公。”
姚广孝面带微笑的对前来迎接的杜文纪说道。
“若主公现在说自己想去长安做皇帝,整个益州的人都会拼了命的护送主公去长安登基。”
杜文纪跟着笑了笑,姚广孝这话听起来有些夸张,但也是事实。
秦王经营益州,使得益州百姓们的生活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人人都能吃饱饭、穿暖衣。
益州普通百姓们的生活变好了,益州世家们依附于秦王,获得了极大的利益。
等将来秦王登基称帝,他们这些世家的地位还会跟着上升。
……
回到益州的第二天,李恪没有继续休息,在府内接见各大官员和世家家主。
到了第三天,李恪让李存孝带自己去益州军事学院参观。
之前在京州的时候,李恪成立了京州医师学院,便想着成立一个培养优秀将官的学院,就让李存孝在益州筹备。
如今学院已经建设完成,就在益州的西城外。
“主公,军事学院已经正式运行,现在有三百名士兵在里面学习。”
李存孝跟在李恪身旁,汇报军事学院的情况。
“属下从各军营之中挑选了优秀的将领,让他们来此处教学。各州大将若是有空,也会邀请他们来教学。”
半个月前,驻扎在标州的韩信就来了,亲自教授兵法,就连李存孝也跟着去听了一天,学到不少有用的东西。
“主公,您若是有空,能否来这里教学呢?”李存孝笑问道。
虽然李恪打仗的次数不是很多,但大家都知道,主公在军事上的能力非常强大,没几个将军能比得上。
“那就今天教学吧。”李恪看了看前方的军事学院,淡淡道。
李存孝很是惊喜,赶紧命人通知学院的院长,让他做好准备。
秦王要来教学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军事学院。
一时之间,整个军事学院一片沸腾,所有学员们都在欢呼雀跃。
就连教学的老师们也感到了激动,期待主公的到来。
“主公,军事学院里的学员,全都是打过仗的士兵,而且有一定的统帅天赋。”李存孝又说道。
培养将官的学院,自然不会从民间挑选一些没有当过兵、对军事一无所知的普通人。
这样做培养起来太慢,而且最后培养出来的也不一定合适。
李恪走进了军事学院,院子中有一个七八米高的雕像。
“这是本王?”李恪驻足观看雕像。
李存孝笑着点点头,道:“是的,主公。这里的人都崇拜您,属下也是根据大家的意见,在此处修建了一座主公的雕像,供众人膜拜。”
李恪无奈一笑,李存孝也搞这种。
不过他也没有多说什么,继续向前走去,看到了一座大石碑,上面写着一行字: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