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贡院之时,天边亮起一道金光,多日以来阴沉的天空,乌云渐渐散开,雪终于是停了。
王平朝着手心哈了口气,快步走出去,他现在没别的想法,就想回到家,在火炕上热热的睡一觉,这第一场对于身心,简直就是折磨。
贡院之外,走出的举人黑压压望不到边,可即使是这么多人,却没有一人说话,能听到的也不过是叹息声,和踩着积雪的咯吱声。
贡院之外,王有发夫妇俩早已担忧的等在门外,盯着一个又一个路过的举人,找寻着王平的身影。
等王平出现后,两人连忙迎了上去,见王平只是有些憔悴以后,两人这才把心放了下来。
让张氏把王平带回马车上,王有发又在门口等起了陈洪亮三人。
夜晚,王平四人吃过饭,厨房里热水早已烧的滚烫,几人洗漱过后,张氏又端来几碗姜汤,让几人服下,等做了这些,几人便径直回了屋里,鼾声四起。
张氏和王有发站在院里,看着王平沉沉睡去,这才满脸担忧的转身离开。
“唉,也不知这几个孩子考的如何了。”
张氏叹了口气,就见王有发摇了摇头,宽慰道:
“孩子们不说,咱们就别问了,不管考的是好是坏,他们能走到这,已经是极为不易了。”
“嗯。”
张氏转头看了眼小院,张了张嘴转身离开。
这春闱不是按乡试一样,行诸场淘汰制,这中间间隔的一日,只是用来给考生休息的。
很快,就到了第二场的诗赋试,这考卷倒也不算太难,同样是考一诗一词,唯一不同的,就是这题目极具迷惑性。
不过王平倒是轻松就看出来了,简单来说,这第一首诗,是以边塞诗为主题。
在这两年里,大宣的边塞诗王平见过的倒是不多,对于边塞诗,若是没有相应的阅历,光是空想,怕是如镜中花水中月,虽有形却不能得其意。
这对于王平却是机会,边塞诗在前世本就是极着名的流派,不说其他,光是九年义务教育之中,学过的边塞诗怕是就有双数了。
思来想去,王平忽的想起,老师柳夫子曾给自己解释过的,身上这青山县男的青山二字,心里就忽的有了决定。
青山即为阴山山脉的一部分,阴山孕育了草原文化,更是无数军人彰显武功的最佳场所。
君不见,冠军侯出走阴山封狼居胥。
想起草原犯边,直捣长安,王平的心中就有一种莫名的耻辱和愤怒。
假若有朝一日,他定学汉代飞将军李广一般……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一首《出塞》题罢,王平缓缓闭眼,稍微平息了一下心情,才看起下一篇词。
这篇词,词牌为《蝶恋花》,这个世界中,《蝶恋花》这个词牌出现的并不久,《蝶恋花》最初是前朝坊曲名,后来可能就是教坊中根据当时的音乐风格和特点所创作的一首曲子,后来逐渐成为文人填词的词牌。
说起《蝶恋花》,王平第一时间想起的,便是苏轼的《蝶恋花·春景》,这首词,虽在前世被网友用来调侃舔狗,但这首词的意境却并不是如此,这首词体现了苏轼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可望而不可得的微妙感情,以及对于春光易逝的惋惜和感慨。
总体而言,情感是极为丰富,并不是前面的。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一词一诗写完,时间也不过才到正午,王平不禁暗自腹诽,这一场三日时间来说有些不够用,这二场时间却是有些充裕过后。
还好,这阳光大放,积雪消融,过了下午,没想到就有兵人提醒,说是能交卷了。
为了几日后的策论,王平决定还是不在这贡院消磨时间了,起身交了卷,便径直离开了贡院。
走到贡院门口时,一锦衣华袍的年轻人同样也走了出来,对方淡漠的上下打量了王平一眼,浑身上下透露着一种高人一等的不屑,似乎是没想到竟然还有人能与自己同时出贡院。
这种目中无人的神情,是王平平生最讨厌的,跟个装货似的,无视了年轻人,王平便径直离开。
那年轻人僵在贡院门口,没想到在这长安城,竟然还有人敢这么无视自己。
估计是从哪来的下贱胚子吧,年轻人收回目光,走向贡院门口的一处马车旁,立马有小厮恭敬的跑过来,低声道:
“公子。”
那年轻人点了点头,正踩着木阶要上马车之际,却突然望着王平的方向,开口吩咐道:
“给我查查,那人是谁?”
小厮顺着李昊的方向望去,点了点头,记下王平的样子,道:
“小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