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官员或许是考验,但对于百姓就纯纯的是灾难了。
不熟悉事务,甚至可能连人手都不熟,刚刚被换到一个陌生地方的官员,能做什么?
别说寻常官员了,在场的这些皇帝都在扪心自问,如果是自己被轮换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又碰巧在这时发生天灾,自己真的能应付好吗?
几乎所有人心中都瞬间得到了答案。
不可能。
这一点李二深有体会。
别说轮换到陌生的地方了,就是大唐境内发生蝗灾之时,他都应对的极为勉强。
国库之中几乎所有的粮食都被拿出来赈灾,还依旧不够。
流民四起,到处都是被饿死的百姓。
那一刻,他甚至都怀疑过,是否真的因自己得位不正而引来了天灾。
哪怕蝗灾已然过去很久,那股子后怕的劲也依旧还在他心中久久不曾忘却。
连他尚且如此,那寻常的官员,人生地不熟又遇到天灾降临。
能保住命就不错了,指望更多,就是对那官员太过苛刻。
“虽说遇到天灾这种事,即便没有轮换,也没几个官员能应对的好。”
“但有个熟悉当地民情,被当地百姓所认同的官员在,至少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局面稳定下来,撑到朝廷的救济到来。”
否则,朝廷即便是有救济的能力,时间上也完全来不及。
“这倒是,哪怕在这场挑战中没有天灾发生,这一点也必须考虑到其中。”
“缺陷实在是太大,没人能保证天灾发生的时间,为了杜绝这种可能,官员是不能换的。”
“不过管中窥豹,也或许能看出轮换的缺陷在哪。”
“毕竟在我们的讨论之中,官员不换而只有锦衣卫轮换驻地,应当是没有太多缺陷的。”
在接下来挑战的画面之中,刘邦将轮换官员的优缺点展现的淋漓尽致。
的确,每个官员在一处地方任职三年之后,便直接将他调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城镇。
这种情况能够极大的增加各地豪绅收买官员的代价。
甚至于有不少官员都很聪明。
在任期的最后一点时间来者不拒,收东西,但不办事,转头就前往另一个地方赴任。
那些出了钱的豪绅既找不到人,也不敢声张。
毕竟贿赂官员,也同样是重罪。
虽然这种人也同样可恨,但至少他们坑的只有豪绅,对于百姓却是秋毫无犯,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做的比之前还要更好。
“该说不说,只要想伸手,下面的这些人还真是个顶个的人才。”
“这三年任期,反而让他们可以毫不遮掩的伸手去拿。”
“民不举官不究,这些豪绅自然是不敢主动揭露这件事,上面更是不可能有人知晓。”
“最绝的是,这些官员这么做,甚至对于百姓也同样没有半分影响!”
豪绅白白送出去的钱,他自然是想在百姓身上成几何倍的收回来。
可父母官一换,你敢伸手压榨民脂民膏,新调来赴任的官员就敢把你记在功劳簿上!
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当地豪绅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果然,真正想伸手的人,无论怎样的手段都难以阻止他们。”
“不过每隔一段时间调换驻地的手段,已经能够在最大限度上避免百姓被鱼肉。”
“至于那些豪绅,他们不想做什么违背律法的事,便不用去贿赂官员,也就不会被宰这么一刀。”
“被宰的,都是活该。”
头一次,老朱看到官员收受贿赂没有勃然大怒,反而有些幸灾乐祸。
他并不歧视豪绅,也清楚有些家族有钱,真的就是纯靠自己一双手打拼出来的。
但这样规规矩矩的人,往往都不会去想贿赂官员,用以得到什么庇护的事。
能被捞上这么一笔的,挨个数过去,就没有一个冤枉的!
“官员不敢主动索贿,甚至连暗示都不敢。”
“他们只能在一个地方呆三年,又不是只能活三年,还是要为自己往后的官途与身家性命考虑的。”
“这么做,好像除了轮换之时难以处理天灾人祸的问题之外,似乎就没有其他的缺陷了。”
“你们说如果要求每个官员都去熟悉所有地方的民情,岂不就能应对绝大部分变故了?”
老朱突发奇想。
这样一来,岂不就能省下锦衣卫这一大笔开销?
“……说实话,老朱,朕是真的没见过比你还能剥削官员的。”
“摸摸你自己的良心,说出这话的时候,你真的将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当人看了吗?”
赵匡胤只觉得无言以对。
在你老朱治下当官,本就已经是个高危行业了。
那下面的八九品官换起来,可能比你换衣服都勤。
就这,你还得要求他们熟悉所有地方的民情,干脆直接要他们的命得了呗?
何必这么拐弯抹角!
老朱:“……”
他默默的扭头看了一眼朱标。
见对方也是点头之后,不说话了。
似乎很多他觉得理所应当的事,到了别人眼中都是那般的不可思议。
“官员也是人,且能力高低各不相同。”
“朕不否认,有天赋异禀者,能够在上任之前便了解到所属之地的情形,但那终究是少数。”
“更多的人,都需要一段时间去熟悉才能当好一个合格的父母官。”
“因此调换官员的属地,是万万行不通的,否则就会像当下天幕中的画面一般。”
李二伸手一指。
不知何时,天幕之内不少地方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饥荒。
冬天的时间太长,温度低到种子根本无法发芽。
没有发芽,自然也就不会有收成。
此时恰逢官员上任不久,绝大部分人甚至都没来得及了解自己属地的状况,连朝廷粮仓中有多少粮都不清楚,就要面临这般惨状。
有人及时开仓放粮,应对的还算不错,没有出现太大的纰漏。
可更多的,是粮仓只有少量粮草乃至于无粮,即便开仓也不足以拖到朝廷救济到来,反而会引发争抢。
惨状逐渐在大汉拉开序幕。
看着各地如雪花般纷至沓来的坏消息,刘邦苦笑不已。
大抵此番挑战也就要到此为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