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能感觉的到李三郎的紧张情绪,其实李美娥的事情张氏是真的不愿意管,也不想去,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就算是自己去了,忙前忙后,出人出力,可是最后还是一点好都捞不到,这里的一点好指的甚至都不是“好处”,哪怕就是一句好话,张氏都是听不到的,热脸贴冷屁股,谁愿意去呢?
可是看李三郎这个样子,他是一定会去的,他不只是自己去,他也想要让张氏跟着一起去。
乡下这种地方,婚丧嫁娶是最大的事情了,又讲究一个热闹团圆,两家相看,小一辈的不去还是有理由的,如果张氏不去的话,别人怕是就要讲究了。
想到了这里,张氏忽然就想起了华氏,从前的大嫂,她会去吗?已经和离了,不算是李家的人了,她是不是就可以不必去了?
如果没有李明溪,那么这件事几乎是没有任何的疑问,华氏一定不会去,但是现在有李明溪,而且李明溪还跟着华氏,也就是说以后李明溪嫁人,极大的可能李家老宅还会让人去送个礼,添个妆,毕竟这是李大郎的亲生女儿,也是李家的孙女。
有这样一个事情,张氏就非常好奇华氏会不会去。
“孩子他娘?孩子他娘?你怎么不说话?是不是生气了?”看张氏半天不说话,李三郎心里也没有底了。
如果是以前的话,张氏肯定会去,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张氏和从前不能说判若两人,但也改变了特别多。
不再执着于贤良淑德这个名声的张氏在做事的时候就不会顾忌那么多,受到的委屈自然就变少了。
所以现在的李三郎没有自信了,他并不能确定张氏会不会去。
“孩子他娘,你别生气,你要是不想去的话就别去了,我自己去也一样。”李三郎咬了咬牙,说道。
张氏能帮着他把送东西给李家老宅这件事瞒下来已经很难得了,不能要求的更多了,要不然就是得寸进尺了。
听了李三郎这样说,张氏心里最后一点不痛快也没有了。
“行了行了,弄出来这个样子给谁看?我难道不知道你心里是怎么想的?我若是真的说我不去,你这两天怕是睡觉都睡不着,我是做嫂子的,不管如何都是要去的,不过我可告诉你,下次可不能再瞒着我们娘几个干啥了,我一想到闺女辛辛苦苦一片真心的对咱们好,咱们还藏着掖着的,我心里就难受,觉得对不起我闺女。”张氏眼圈有一些发红,没好气的瞪了一眼李三郎,警告的说道。
看着自己的婆娘这个样子李三郎也心疼了,本来就觉得自己的婆娘孩子因为自己忍气吞声的,这会子更是又感激又难受,说不出来心里的感受了。
最后只能是打包票,好声好气的哄着,直到张氏露出个笑模样了,李三郎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他不是因为张氏答应了自己的要求才这样哄着张氏,他是真觉得自己愧对张氏,所以就算是今天张氏不答应,他也绝对不会冷着张氏。
李明夏没有去问李正品发生了什么事,因为她知道,自己这个大哥是不会说的,如果自己再去问的话怕是要把大哥吓坏了,晚上要是睡不着觉那可就糟了。
所以李明夏选择,偷听墙角!
是的,她看到李三郎和张氏回房间以后就跟着溜了过去,毕竟看见李三郎那个样子就知道他肯定是有话要说了,果然,没多大一会李明夏就弄清楚了所有的事情。
一猜就是李家老宅那些人又起了什么幺蛾子,要东西,没要钱?李美娥相看难道说不用摆席的?李家老宅就算是能拿得出来那些钱,郑老太太能愿意从自己的口袋里掏钱出来?
这个钱怕是李三郎拿的,只是李三郎不敢说。
李明夏这样想着,并没有惊动任何人,回了自己的房间。
说生气吧,其实也有一点,但是归根结底不算什么大事,不说李三郎,张氏是一个非常拎得清的人,之所以答应李三郎会帮着隐瞒一次,无非就是知道这些东西对于现在的他们家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如果李三郎送走的是他们家里的救命粮,那么就算是李三郎跪下来求张氏,张氏也绝对不会瞒着。
而且不得不说,张氏说的那些话李明夏听着心里暖暖的,谁不希望自己的付出得到认可呢?这样想着就觉得那点东西不算什么了,送就送了吧。
想通了这些的李明夏也就不再纠结了,换好了衣服睡觉去了。
李美娥相看那天,李明夏特意带着李正德早些去的镇上。
本来李明夏还以为李三郎会问一问他们两个去不去,可是却没想到从头到尾一直到他们上了马车去了镇上李三郎都没有问。
看来李三郎心里也是清楚的,他们不可能为了李美娥去李家老宅。
至于李明夏不去心里也是有自己的打算的。
这一次买回来的一个丫头里,有一个名字叫做芝麻的,年纪最小,长着一张圆圆的脸,沉默寡言,但是手脚特别的利索,干活儿什么的完全不在话下,而且还有一些拳脚功夫在身上。
听说以前家里是开武馆的,这姑娘打小就跟着他爹学这些,以一敌百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几个成年男人都近不得身。
李明夏前一天晚上已经嘱咐了这个小丫头,一定要牢牢的跟着张氏,不许任何人欺负张氏。
除了芝麻以外,还有一个丫头一个婆子跟着张氏,不管是郑老太太找事儿,还是郑老太太派活儿,只要有几个人在,张氏绝对不会受累,而且还有李三郎,他也不会让人随便欺负张氏的。
所以李明夏这一次就没有跟着一起去李家老宅,要不然的话她不管多忙也会陪在张氏身边的。
“姐,你在想什么?”李正德看李明夏出神,有一些奇怪的问道。
李正德还不知道李美娥的事情,李明夏打算等他今天晚上下学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