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太子出殡仪式的结束,京都的气氛逐渐从沉重的哀悼中解脱出来。
太子的死虽然给朝堂带来了巨大的震动,但生活仍需继续,而即将到来的秋闱,更是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清晨的阳光洒在古老的京都城墙上,微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街道两旁的店铺逐渐开门营业,那些原本挂着素缟的门楣上,如今已经换上了鲜艳的布幔。素缟的褪去,仿佛象征着这座城市从悲痛中苏醒,重新焕发出生机。
“老板,这布幔挂得怎么样?是不是显得太喜庆了?”一家酒馆的伙计站在门口,小心翼翼地调整着新挂上的红布幔。
老板从里面探出头来,笑着说道:“哪有什么太喜庆的?这秋闱就要到了,京都城里的人气越来越旺,咱们这酒馆也该热闹起来。这红布幔挂上,才显得有朝气嘛!”
伙计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他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转身走进酒馆,开始准备一天的生意。
随着素缟的褪去,京都的街道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商贩们纷纷摆出新鲜的货物,叫卖声此起彼伏。小贩们推着车,售卖着各种小吃和杂物,吸引着过往的行人。
“新鲜的糖葫芦,又甜又脆,快来尝尝!”一位小贩高声吆喝着,手中拿着一串串红彤彤的糖葫芦,引得孩子们围了上来。
“老板,来一串!”一个小男孩拽着母亲的衣角,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糖葫芦。
娘亲笑着掏出了几枚铜钱,递给小贩:“给你,孩子,小心点吃。”
小贩接过钱,乐呵呵地递过糖葫芦:“慢用,这糖葫芦可是京都城里最好的,保管甜到你心里去!”
不远处,一位卖花姑娘坐在街边,身旁摆满了各色鲜花。她手中拿着一朵娇艳的玫瑰,轻轻嗅了嗅,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姑娘,这花怎么卖?”一位年轻书生停下脚步,目光被那朵玫瑰吸引。
卖花姑娘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羞涩:“这位公子,这玫瑰花五文钱一朵,您要是喜欢,可以多挑几朵。”
书生点了点头,掏出几枚铜钱,买了三朵玫瑰,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他转身离开,脸上带着一丝满足的笑容。
秋闱的临近,让京都的气氛更加热烈。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书生纷纷涌入京都,他们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希望能在这次科举中一展才华。
城东的客栈里,住满了前来应试的书生。他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着科举的题目和对策。
“这次的秋闱,不知会出什么题目?我听说,今年的主考官是顾王殿下,他可是出了名的才学渊博。”一位书生坐在桌前,手中拿着一本书,眉头紧锁。
另一位书生放下手中的笔,微微一笑:“顾王殿下虽然才学渊博,但听说他为人公正,不会偏袒任何人。只要我们好好准备,一定能在这次科举中脱颖而出。”
“嗯,我也这么想。咱们这几天再好好复习复习,争取在这次科举中取得好成绩。”第一位书生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不远处,一位老书生坐在角落里,手中拿着一杯茶,微微点头。他轻声说道:“科举之路,本就艰难。你们这些年轻人,能有这份志气,就已经很不错了。”
“听说这次秋闱,瑢王殿下会亲自监考。不知道会出什么题目?太后如此,定是要亲自选人。”一位茶客放下手中的茶杯,皱眉说道。
另一位茶客笑了笑:“瑢王殿下的为人公正,不会偏袒任何人。只要我们好好准备,一定能在这次科举中脱颖而出。”
“嗯,我也这么想。咱们这些书生,寒窗苦读十余年,就盼着能在科举中一展才华。这次秋闱,可千万不能错过。”第一位茶客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不远处,一位老茶客坐在角落里,手中拿着一杯茶,微微点头。他轻声说道:“科举之路,本就艰难。你们这些年轻人,能有这份志气,就已经很不错了。”
顾瑢璟站在王府的书房内,手中拿着一份名单,目光深邃。这份名单上,记录着即将参加秋闱的书生们的信息。
这次秋闱不仅是一次选拔人才的机会,更是他巩固势力的重要一步。
“殿下,您请看一下这份名单是否符合您的预期呢?”只见一位身着素袍、气质儒雅的谋士步履轻盈地走上前来,他双手恭敬地捧着一份精心准备的奏折,呈到了顾瑢璟面前。
顾瑢璟微微颔首,表示已经接过了奏折,但只是粗略地扫了一眼后便轻轻摇头道:“嗯……尚显不足啊。”谋士听闻此言,连忙再次躬身行礼应道:“是属下考虑不周,请殿下降罪。不过殿下,您所筹谋的这个计划当真是精妙绝伦、天衣无缝!此次秋闱之事若能依计而行,定能让那些莘莘学子们对您感恩戴德、铭记于心呐。”说罢,谋士抬起头来望向顾瑢璟,眼神之中不禁流露出一抹深深的钦佩之色。
顾瑢璟微微挑起那狭长而明亮的眼眸,缓声道:“让他们放宽心便是,此次秋闱定会做到公平公正、绝无偏私。”
谋士闻言赶忙又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之意,郑重其事地回应道:“殿下放心,属下定当不辱使命。只是……属下以为此番越是将‘公平公正’之口号宣扬得响亮浩大,待到秋闱结束之后,民间的愤怒情绪恐怕也会越发高涨汹涌啊。”
听到这话,顾瑢璟的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其深邃的眼眸中更是瞬间闪过一道冰冷刺骨的寒意,沉声道:“哼,既然太后妄图兴风作浪、搅乱局势,那咱们不妨就遂了她的心愿,索性将这场风雨闹腾得更大一些。也好借此机会彻底肃清这京城之内的污浊之气,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