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坖也说道:“俺答确实是草原上的人杰,能够见微知着,倒是知机的紧啊!”
朱载坖让茅坤将把汉那吉提供的情报还有锦衣亲军在土默特部埋伏的暗桩搜集的情报给诸位大臣们看,商量应该怎么应对土默特可能出现的变局。
朱载坖很清楚,俺答只要活着一天,就能够控制整个土默特部,但是一旦俺答死了,事情恐怕就不好说了,按照把汉那吉和锦衣亲军的线报,现在黄台吉在土默特部内还是有一些拥趸的,而且不少蒙古领主也确实蠢蠢欲动。
还有就是不他失礼现在的地位并不稳固,不他失礼即位的根据无非是蒙古幼子守灶的传统,按照蒙古家中正妻所生的幼子被称为“斡赤斤”,意为“守炉灶者”,可以继承大部分家产的制度。成吉思汗的大札萨克规定,兄弟分家时,财产应按年长者多得、年少者少得的原则分配,而最后一个孩子则继承父亲的事业,这是不他失礼即位法理基础。
但是在场的重臣们很清楚,蒙古部落那就不是个讲法理的地方,,蒙古部落要是讲法理的话,朱载坖等人也就不会这么头疼了,对于蒙古人来说,幼子能够成功继承家业,和母族的关系很重要,这点正式不他失礼所欠缺的。
三娘子的出身确实是很高贵,她是瓦剌土尔扈特部头领的女子,在蒙古确实也算是贵女了,但是她并非土默特部出身,这就使得不他失礼的的母族很难在土默特内部给予他什么助力。
而黄台吉作为俺答现在存活的儿子中的长子,长年四处征讨,在土默特部内有巨大的人望,而且黄台吉的部落实力也很雄厚,这在草原上是很重要的,草原上是以实力为尊的,黄台吉所拥有的部落实力是他争夺汗位的可靠保障。
虽然俺答去世后,汗帐勇士等都会由不他失礼继承,实际上在三娘子手中掌握,这也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但是三娘子是否能够牢固掌握这股力量,尚未可知。并且部落内的其他领主能够支持不他失礼,也是一个很关键的事情。
高拱、张居正等人就认为,要促成不他失礼和把汉那吉的合作,把汉那吉在土默特内部还是有分量的人物,他是俺答的长孙,更重要的是,把汉那吉不但继承了自己父亲的部落,同时继承了自己奶奶伊克哈屯的部落,在土默特部中也是非常有分量的大领主。
要是不他失礼能够和把汉那吉联手的话,就能够抗衡黄台吉了,至少能够给大明干涉争取时间。
对于俺答的上疏,阁臣们认为要温言抚慰,表明大明继续支持俺答的决心,同时支持俺答的宗教活动,鼓励黄教在蒙古的传教活动,回赐经书等佛教用品,明确答复俺答,只要土默特不背盟,大明肯定会坚守盟约,和土默特时世代友好的。
同时朱载坖还要求理藩院等对把汉那吉善加抚慰,使得不他失礼和把汉那吉牢固结盟,同时也要给他们两人吃下定心丸,明确告诉他们,大明到时候绝不会坐视不管的,肯定会全力支持不他失礼上位的。
随后朱载坖召集参赞军务大臣们商量此事,朱载坖很清楚,这事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要着落在军事上,没有足够的实力,大明怎么去干涉土默特部大汗传承的问题。
所以朱载坖召集各位参赞军务大臣,商量军事上的准备,一提到此事,在场的大将们就是一个态度,打,大明怎么干涉,最简单的干涉办法不就是直接出兵吗?谁不服就揍谁,揍到服为止。
朱载坖认为大将们的想法,话糙理不糙,不动手,这事恐怕难以善了,朱载坖问道:“潞国公室熟悉蒙古人的,黄台吉何等人也?”
马芳想了想说道:“黄台吉,虎父之犬子也!黄台吉有俺答之志,无俺答之谋,但知用强,在土默特部中虽然有不少支持者,但是也有很多领主反感他。”
马芳认为,黄台吉确实继承了俺答的勇武,同时塔麾下的部落也确实是土默特最强大的,但是要说他在俺答死后能够稳操胜券,马芳认为那还不一定,而且黄台吉最强大的两个盟友,一个是鄂尔多斯部部,现在占据河套,另外一部是占据西海的真相台吉,都不在土默特本部,这使得他的实力大打折扣。
不过朱载坖对此倒是很感兴趣,复套和肃清西海虏寇一直是朱载坖心心念念的事情,甚至是从嘉靖以来大明君臣的夙愿,提到河套,不仅仅是一众大将们十分激动,就是高拱、张居正等阁臣们也很动心,要是能够复套,不仅仅是有丰厚的政治资本,而且可以名垂青史。
朱载坖想了想,认为现在就要开始准备起来了,首先就是继续在宣大和陕西三边囤积军储,作为到时候大军出征的军粮,同时在不惊动蒙古人的情况下,加强对于河套和西海的情况搜集,摸清楚北虏在河套的动向。
当然,重头戏还是在宣大山西等镇,朱载坖命令练兵军务处和卫尉寺再次对宣大等镇的军储、士卒、战马进行检查清点,保证官军尤其是官军骑兵的战斗力,随时准备出塞。
朱载坖很清楚,想要复套的前提是官军能够摁住黄台吉,要是连黄台吉都摁不住的话,就不要谈什么复套了。
虽然高拱等人对于朱载坖又想用兵是不满的,内阁也劝说朱载坖不要频繁用兵,损耗国力,但是朱载坖认为,现在就决定是否用兵肯定是太过于草率了,是否用兵肯定是要当时临机决断,但是必要的准备必须提前做好,以防临时慌乱。
朱载坖说道:“诸位,若是不他失礼能够稳定的承袭顺义王,我大明至少可以和平二十载,就是为了这二十载的安稳,也要周密部署,严密组织,能不用兵,自然是最好的,但是真要用兵,就决不能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