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坖说道:“不知使臣可读我大明书籍啊?”
朱载坖见罗明坚汉语说的不错,便问他这个问题。罗明坚向朱载坖陈述,自己确实读过大明的经典,他自称到达澳门后2年4个月,便能认识个汉字,可以初步阅读中国的书籍,3年多后,便开始用汉语来写作了。
对于他所说的,连一众臣子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此人确实是个人才。
朱载坖于是说道:“你既读过我中国经典,就应该知道,圣人有言,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尔等所进军器等物,固称精巧,然我大明礼仪之邦,固不用此物也。”
听朱载坖这么说,罗明坚赶紧说道:“还请皇帝明示,我等必竭尽全力,为皇帝陛下搜集。”
朱载坖说道:“圣人曾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是固衣食之物,朕所素重也!若尔等有番邦作物,能够使得大明百姓衣食保暖者,朕不吝赏赐。”
朱载坖接着说道:“我中华圣人,亦曾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尔等若是介绍西洋工匠来我大明,朕亦不胜感激。”
见朱载坖越说越多,将这皇极殿变成了讨价还价的地方,李春芳赶紧出来说道:“陛下,使节所言贡物,可由其之后上表详细陈述,陛下到时候再作处断即可。”
朱载坖也同意了李春芳的建议,令罗明坚有相关的贡物、工匠可以直接向朱载坖上疏陈奏,才结束了这次召见。
朱载坖更衣之后,和辅臣们开始讨论起红夷的国书来了,比之佛郎机,红夷的要求还是相对比较靠谱的,朱载坖认为通商什么的可以准允,但是这传教嘛,阁臣们都认为要商榷一下。
辅臣们认为这个所谓天主教,现在尚不能确定其正邪,大臣们都认为应该对于这种外来的宗教加以警惕,不宜同意这些来路不明的宗教在大明传播。
对于重臣们意见,朱载坖也认为很正确,朱载坖对于宗教没兴趣,他只想获取西洋的工匠、书籍、新作物等,对于宗教毫无兴趣,朱载坖也很清楚,这些传教士现在看起来是温文尔雅的,那是因为他们知道,大明太大了,他们很难武力征服大明的。
可是对于一些弱小的国家,他们可不是这个嘴脸了,满剌加的亡国君臣,现在就在南京呢!
佛郎机也罢,红夷也罢,都不是什么好鸟,嘉靖二年,佛郎机率兵船袭击广东,广东海道副使汪鋐在新会西草湾击败佛郎机,他们才知道大明不是他们之前征服的这些小国,转而想寻求和大明通贡。
但是西夷在南洋的扩张,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大明的朝贡体系了,满剌加是大明在南洋上最忠诚的属国,号称南洋小朝鲜,永乐元年,成祖遣使下南洋,其酋拜里迷苏剌大喜,遣使入朝贡方物,成祖在了解到满剌加的位置重要之后,册封其为满剌加国王,颁赐印信。
大明正式承认满剌加国政权,使酋长拜里迷苏剌的权威身份合法化,并将满刺加纳入明代朝贡体系,使得满剌加对于大明极为忠诚,满剌加在朝贡体系中占用非常重要的地位,许多朝贡国都通过满剌加购买进贡给大明的贡物,满剌加还帮助这些属国,向大明进贡。
佛郎机对满剌加的占领,无疑摧毁了朝贡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西夷逐渐建立了在印度洋和南海的霸权,传统海上朝贡道路受阻,由海上入明朝贡的国家也逐渐减少。
佛郎机征服满剌加的时候,正式嘉靖刚刚即位的时候,佛郎机攻占满剌加后,国王苏端妈末脱逃,遣使者向大明求救,但是此时的大明哪里还有余力去救援满剌加啊,嘉靖只得敕责佛郎机,令还其故土。谕暹罗诸国王以救灾恤邻之义,但是迄无应者,满剌加最终被佛郎机占领。
虽然现在朱载坖没办法帮助满剌加复国,但并不意味着朱载坖忘了此事。只不过现在朱载坖需要这些西洋传教士向大明介绍先进的火器,翻译书籍这些而已,朱载坖现在迫切需要的是他们从美洲弄来的这些新作物,如土豆、番薯这些,有了这些东西,朱载坖才有资本和他们叫板。
所以朱载坖干脆责成礼部继续和红夷交涉,反正他们难得来一趟,不多弄点好处,朱载坖怎么好意思放他们回去。
随即朱载坖命人将他们进贡来的物品拿上来,主要是望远镜、钟表、簧轮燧发火枪和一些航海用的仪器和一门舰炮、红夷战舰的模型。
朱载坖将望远镜交文思院,让他们仿制以发放给九边的军官们,至于这簧轮燧发枪,朱载坖认为这玩意不太实用,这玩意结构复杂,造价昂贵,使用麻烦,而且在钢轮上有污染时还不能可靠地发火,根本不适合大规模装备官军,朱载坖心目中可以大规模装备官军的仍然是撞击式燧发枪,它更加可靠,也更加简单。
不过这玩意也可以为大明的工匠提供一些思路,朱载坖也将这支火铳和朱载坖自己的想法全部移送文思院,让他们继续研发燧发枪。
至于他们进贡来的舰炮,朱载坖先送蓟镇戚继光处,令他测试一下,和大明现有的火炮比,优劣如何。
朱载坖刚刚处理完红夷的事情,在倭国的蒋洲也向朱载坖汇报了倭国的情况,现在织田信长是一路势如破竹,称霸倭国,他平定了近江的浅井长政的叛乱后,率兵入京都,假倭国伪天皇之威,号令群雄。各地有力大名以将军为中心,结成反信长的联合势力。信长在分别击败了浅井长政、朝仓义景、六角义贤等有力大名后,现在算是倭国的无冕之王。
这货现在狂的不行,整了个什么天下布武的旗帜,搞得跟真的一样,朱载坖看完之后不禁冷笑,有几万人啊?看给你狂的,在几个破岛上还搞什么天下布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