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本,咱们到什么地方了?”
衢州路,縠溪河。
为了躲避郭洺的追兵,朱元璋率领残存的兵马,昼夜行军,乘坐从桐庐城抢掠的民船,顺着河流一路向南逃窜。
其实光看纸面实力,此时朱元璋手中尚有十万大军,而追击他的郭洺,只带了区区四万兵马,按道理两相对战,朱元璋应该更有优势,大可不必如此惊慌。
然而话虽如此,朱元璋对自己的真实实力,却是一清二楚的,他绝对不敢这么做。
说起来,朱元璋仅有的一点精锐,先前和陈友谅联手攻城时,已经损耗了大半,如今他手头这十万兵马,将近三分之二都是裹挟来的壮丁,根本没经过任何训练,身上甚至连件像样的兵器都没有。
就这样的一帮乌合之众,如何打得过如狼似虎的郭家军。
“回大帅的话,探子来报,咱们已经行至衢州江山县,再往前就到信州地界了。”
船舷旁,听到朱元璋询问,亲兵队长俞本连忙拱手回应,接着忧心忡忡道:
“大帅,探子还带来一个消息,信州那边……”
“信州怎么了?”
朱元璋闻言,立刻意识到不对,追问道。
俞本道:“据探子所说,郭家军的常遇春,此刻正统领数万大军围攻信州城,与城里的蒙元守军作战,到现在也有几天了。”
“什么,常遇春在信州?”朱元璋闻言,脸色不由得凝重起来。
一旁的将领宋国兴、宋晟兄弟闻言,兴奋道:“大帅,我等可趁那常遇春围城之际,出兵从背后攻打对方,杀他个措手不及!”
“不,不……”朱元璋摇头道:“常遇春没有追随郭洺从闽东北上,而是走建宁方向,说明他早就料到,咱们一定会逃往信州,说不定早就设下陷阱,等咱们钻呢,我等不可上当。”
“可是,咱们不去信州的话,要到哪里去呢?”宋国兴、宋晟追问道。
朱元璋沉思许久,拿定主意道:“弃船上岸,从常山、开化二县步行,咱们不去信州了,改道向西,直接到饶州去。”
南下与常遇春硬碰硬,朱元璋是绝不敢冒这个险的,停下来又会被郭洺追击,思来想去,他也只能放弃原来逃跑的路线,放弃水路,改走陆路。
这样做虽然会大大拖累行军速度,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倘若运气不好,当真被郭洺追到了跟前,大不了断臂求生,舍弃一部分人马,延缓对方追击。
计议既定,朱元璋更不犹豫,立刻下达了改道的命令。
…
朱元璋带着十万大军一路逃跑,郭洺在留下数千人马照顾徐达和邓愈后,很快也一路尾随追击。
按理说郭洺只有四万兵马,朱元璋有十万,郭洺追击的速度,应该要快于朱元璋。
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朱元璋的十万大军,一面行军转移,一面烧杀抢掠,江南地区向来富庶,这帮人完全不用为粮草补给担忧。
郭洺这边不同,郭家军向来军纪严明,严禁滋扰百姓,虽说先前从福建北上时,缴获了足够的粮草,但运输起来却要耗费不少时间。
因为这个缘故,众人的行军速度被延误,始终要比朱元璋慢上一程。
衢州路,龙游县。
“吴弛,信州是什么情况?朱重八、陈友谅他们,现在在哪里,你的人打探清楚没有?”
为了抓紧时间赶路,郭家军除了少数骑兵和哨探走陆路,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坐船。南方虽然河流众多、水网密布,但并不是哪里都适合大船航行,因此郭家军将士乘坐的,基本是一些小型民船。
不过作为领袖的郭洺,自然要特殊一些,其他将士乘坐的都是普通渔船,船身狭小,容纳有限。唯独郭洺的坐舰要宽阔许多,乃是一艘二层楼船。
楼船上方,听到郭洺询问,吴弛忙拱手道:“回上位的话,末将派到信州的探子,昨日已经回来了,据他们所说,信州治所上饶,已被常遇春元帅攻克了,只是……”
“只是那朱重八、陈友谅等人,并未进入信州,末将从别处收到消息,陈友谅带着残兵三万,似乎是往徽州和饶州的方向去了,饶州那边,冯国胜总兵正在统领江西军阻拦。”
相比于陈友谅,郭洺更关心朱元璋的动向,忙追问道:“朱重八呢?他在哪儿?”
吴弛闻言,低声道:“这个,末将不敢断言,前几日有探子来报,说他们刚刚过了江山县,可能沿水路去了建宁,但末将又接到消息,说对方没去建宁,而是和陈友谅一样,也去饶州了。”
郭洺皱眉思索片刻,茫无头绪,忙让人找来刘伯温,请对方帮自己判断。
刘伯温闻言,缓缓道:“主公,以臣之见,那朱重八一行人,多半不可能去建宁。闽地多山,道路难行,而且也不富裕,对方逃到那里,连抢掠百姓都成问题,所以臣断定,他们必然是去饶州了。”
“嘶……”郭洺缓缓吸了口气,心中思索着刘伯温的话,颔首道:“某家相信先生的判断,既如此,等咱们到了江山县,马上改道登岸。”
从衢州江山,到饶州德兴,两县之间并没有可供大军乘船通行的水路,只能走陆路步行。
…
不知不觉,八月已经过完,时间来到九月。
此时的朱元璋统领大军,刚刚进入饶州德兴县,第一件事便是大量派遣探马,替自己打探前方军情。
“大帅,陈友谅那三万兵马,先咱们两天到达饶州,如今他们那帮人与冯国胜带领的江西军,已在乐平打起来了!”
“哦,果真?战况如何了?”
“打得难舍难分呢,冯国胜的江西军,人数虽有八万之多,但各怀鬼胎,互不配合,被陈友谅的三万兵马各种牵着鼻子走,再这样打下去,说不定还得兵败。”
听到陈友谅正在和郭家军的冯国胜交战,而且还取得了优势,朱元璋顿时心中暗喜,轻抚下颌道:“好,太好了。”
一旁的宋国兴见状,忙抱拳请命道:“大帅,末将愿领兵三万,前去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