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队长詹姆斯·麦克雷握紧操纵杆,紧紧的凝视着hUd上不定形的目标。
战机的引擎轰鸣撕裂了云层,尾焰如同炽天使的剑,刺入翻滚的铅灰色天幕。
随即,哪怕是这一丁点的微光也很快消失在了云层之间。
当第一枚核飞弹投放之后,为了避免核爆带来的Emp与冲击波,紊乱气流,他立马操作战机进行躲避,没想到他还没做完翻转动作气象条件就突然变得极其恶劣,无法视物,甚至雷达也捕捉不到那个庞大的目标。
这个现象很危险,为了让核飞弹威力保持最大化,避免一次性投掷后一起脱靶,他们需要携带两枚核飞弹进行投掷,而现在就是第二次投掷。
然而,现在有个问题,舰队在出发前就已经对他们发出警告,绝对不能靠近那头怪物的附近,因为利维坦八英里附近是任何电子的死域,战机进入之后就战机的电子系统将会直接失控。
他们的核飞弹是经过特制的纯机械核弹,但是飞机没有,而且这样的核飞弹也是有代价的,他因为失去了电子系统的辅助,只能通过滑翔靠近目标,而后定时引爆,可以说它的准确度几乎相当于没有。
不过好在这头大家伙体积属实够大,并且相当脆弱,因此他们即使打的再偏也多少能够伤害到利维坦,如果有一发能够恰巧飞进利维坦体内被引爆的话,甚至能够将其给直接杀死。
詹姆斯深吸了一口气。
“全体机组,汇报状态。”?? 詹姆斯上校的声音在加密频道里沉稳如铁。他拇指轻敲操纵杆侧面的通讯按钮,战术屏上四架F-35c的图标闪烁着绿色,但台风带来的电磁干扰正让信号时断时续。
“幽灵二号,燃料剩余82%,航电一切正常,但是可视度极差,雷达也遭受到了干扰,目标丢失,是核弹Emp冲击导致的,正在切换备用频率。”?? 二号机飞行员的声音带着静电杂音,但起码足够清晰。
“幽灵三号,机体稳定,但右侧引擎温度偏高——可能是冰晶堆积,该死的,我们是在瀑布里面飞行的吗?我完全看不到座舱外面的一切。”?? 三号机的声音略显紧绷。
“幽灵四号,武器系统在线,但导航系统间歇性失效,我找不到我的位置了,正在手动修正。”?? 四号机飞行员的声音倒是相当冷静,但是谁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装的。
詹姆斯扫了一眼战术屏,数据链仍在同步,但台风眼壁的闭合速度比预测更快,他深吸一口气,氧气面罩里的气流冰冷而干燥。
“收到。二号机,保持编队右侧正常飞行;三号机,启动除冰系统;四号机,切换至惯性导航。”?? 他的目光锁定在气象雷达上,那片深红色的风暴区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张。??“我们可没时间让路,既然找不到路的话——准备爬升,从平流层云顶突破,那里风平浪静,我们可以重新组成编队。”
“幽灵三号报告,当前湍流指数超过战术手册极限值。”
詹姆斯嘴角绷紧:“手册可没教我们如何在台风里给卫星定位系统填保修单,小伙子,在战争中,我们有时不得不承受一些风险。”
他左手将油门推过加力燃烧阈值,战机引擎的轰鸣瞬间盖过风暴的咆哮:??“三号机,别害怕,收拢襟翼至战斗位,跟着我的尾流——现在执行氧气系统强制加压!”
四架战机以70度仰角撕裂云层,机腹隐身涂层被冰晶刮出细密白痕。詹姆斯感觉脊椎被加速度压进弹射座椅,舱外温度读数从-45c开始逐渐到-68c。
\"高度英尺,准备突破云层。\"詹姆斯上校紧盯着高度计,指节因用力而发白,F-36编队以70度仰角刺向铅灰色的天幕,机腹隐身涂层被冰晶刮出蛛网般的白痕。
\"见鬼!\"无线电里突然炸开二号机的惊呼:\"这不可能!\"
詹姆斯猛地看向周围,瞳孔骤然收缩,座舱外依然是翻滚的黑色云墙,暴雨与冰雹像子弹般击打着座舱盖,高度计鲜红的数字已经飙升至英尺以上,并且还在增加,但这里可是本该非常平静的平流层。
他就像是氧气不足的潜水员迫切的想要浮出海面,然而没想到突破海面之后却是更为深邃的海水。
\"我的飞行高度计疑似故障,请汇报你们战机高度。\"他的声音因震惊而变形。
二号机的声音突然有些喧杂:“幽灵二号,飞行高度计疑似遭遇相同故障,显示数字似乎远大于实际高度,我正在向上爬升。”
“幽灵三号,飞行高度失准,其显示在英尺以上,但我的周围却并不平静,这里全是该死的云雨。”
“幽灵四号,飞行高度同样计疑似遭遇相同故障……”
詹姆斯一愣,用于测量高度的高度计现在已经相当完善了,里面使用了复数的方法来保证高度计的准确性,而四架战机的高度计同时故障的概率比被陨石砸中还低,如果大家的高度计都出了故障,很有可能出故障的……并不是飞行高度计。
他冷静下来,反而扫了一眼飞机的环境温度,这是确实是平流层的温度,但是因为环境影响,可能并不保真。
不过他毕竟是飞行老手,有太多小技巧来知道当前飞机的高度,于是他看了眼空速和马赫数示数,开始迅速心算。
指示空速是经过修正的空速,它与动压q有关,公式为q=1\/2*p*V*2E,其中p是大气密度,VE?是等效空速。在标准大气下,根据动压与高度的关系,随着高度增加,大气密度减小,相同动压对应的空速会增大。
心算的结果显示,高度仪给予的数值相当准确,即便是有所偏差也很有可能是他的计算时省略带来的误差。
詹姆斯感觉脊椎窜上一股寒意,他已经确认自己一行绝对在平流层了,按道理来说,这里应该是云层的顶端,但窗外肆虐的台风和雷暴,却像是地狱之门在他们面前洞开。
台风是典型的对流层天气系统,其能量来源、动力机制和空间尺度均与平流层的环境条件不兼容,平流层的稳定热力结构、水平主导的气流模式,以及缺乏水汽和海洋热源,共同决定了台风无法在该层发展或产生影响。
其机制是这样的,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其活动范围被限制在对流层内,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大气运动从垂直对流为主转变为水平流动为主,两者的物理性质差异显着。
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形成逆温层,抑制垂直对流,而台风依赖强烈的上升气流和湿热空气的对流运动,这种动力条件在平流层则完全缺失。
如果台风气旋是一个大号的陀螺,那么对流层的对流运动就像是鞭子,而平流层就是盖板,不仅无法为其提供动力,甚至还会加速台风的崩溃。
从能量来源来看,台风的形成需要海洋表面温度≥26.5c提供热能,以及水汽凝结释放的潜热驱动气旋发展,这些能量仅存在于对流层底部,而平流层既无海洋热源,也缺乏水汽条件。
平流层的大气稀薄且干燥,无法通过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其能量主要来自臭氧吸收的太阳紫外线辐射,与台风所需的湿热能量循环机制无关。
它就像是一个大号的蒸汽机,将热能转化为了台风的动能。
如果前者是从能量来源来描述台风为何不能存在于高天之上的平流层,那么还有一个理由是可以从动力机制何为不可能。
台风的核心动力是强烈的垂直上升气流和低压中心,而平流层以稳定的水平环流为主,两者运动模式无法耦合,台风无法在平流层维持旋转结构。
平流层常存在强烈的水平风切变,会破坏台风的垂直结构。研究表明,当台风顶部接近平流层时,其眼墙和螺旋雨带会被风切变撕裂,导致快速消散。
气象卫星观测显示,台风云顶高度一般不超过18公里,其云系无法穿透平流层底部的稳定逆温层,而大气环流模型表明,若人为将台风抬升至平流层,其核心低压会因缺乏能量补充而迅速崩溃,旋转风速在数小时内衰减90%以上
但很显然,詹姆斯看到的并不是这一幕景象,上面的风势有增无减,云层不停闪烁着紫色的雷光,冰雹与暴雨交织,他甚至能感觉到冰雹进入发动机进气道带来的震颤。
他尝试联络旗舰,却发现似乎是因为极端天气,根本无法进行正常的联络,只能通过专用编队内数据链联络在编队之内的飞机。
在台风中待的愈久就愈加危险,现在,他必须要有所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