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尚舟仔细的看着地图上莱茵河以西的地区,看着那一小片地块,他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曼施坦因的思路是什么他还算清楚,标准的弹性防御思路,但有一个问题是,弹性防御的灵活撤退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己方部队能够对敌人造成较大规模打击。
在一定程度上给敌人造成伤害的情况下撤退。
法社的进攻强度必定会很高很高,说不定战争开始德法两国就会在莱茵河以西的某个地区爆发大规模的装甲集群作战。
法国人用什么坦克冲林尚舟不清楚,他这么想是因为第三国际必须在战争初期迅速打出优势,不管是谁去给法兰西公社军队出主意都会这么出。
第三国际整体的战争潜力,尤其是陆上作战的主力法兰西公社的战争潜力根本无法与德国相比,一旦陷入消耗战,德国确实会不好受,而法社会更难受。
所以速胜的作战计划,在短时间内最大程度的获取战果是法社有极大可能会采取的方案。
即使到时候法兰西公社发现自己无法继续突破莱茵河深入,法国人也会想尽办法打击鲁尔区影响德国的工业实力,通过损害敌人的工业实力来尽可能的减小双方的国力差距。
所以在战争初期给敌人的进攻矛头造成阻碍是需要的。
如果己方的战略纵深足够大,那弹性防御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可惜的是即使是有着阿尔萨斯-洛林与卢森堡以及南锡这四块地,德国的战略纵深依然不够看。
林尚舟对曼施坦因说道:“曼施坦因少将,按照你的意思,我想我们应该需要在对敌人造成一定损失的情况下快速撤离,如果我们无法对敌人造成损害,那撤退到莱茵河地区防守也与在阿尔萨斯-洛林地区死守相比也只是换了个地方而已。”
曼施坦因点点头,表示对林尚舟说法的认可。
“需要几个皇帝近卫师的帮助?”
他大方的讲到,他可不会跟有些人那样,精锐畏畏缩缩的不敢上前线,皇帝近卫师虽说是他花了大价钱砸出来的,同时还是除了军队将领支持外他在德国最大的倚仗。
这十五个师是皇帝亲卫,也是宰相亲卫,听总参谋部的话,更听他们夫妇的话。
但皇帝近卫师不能空顶一个名号,要有战绩才行。
部队打光了可以重建,没钱就从资本家和富人的身上抢。
曼施坦因轻轻摇了摇头道:“具体需要多少部队进行打击敌人还需要等到临战前乃至是开战后获取更多的情报后才能做出决定,在此之前还请皇帝近卫部队在后方做好随时支援的准备。”
“目前在前线部署的一线师足以应付当下情报中的敌人部队,我们尚不清楚敌人会投入什么武器,不能贸然将主力师全部派出去。”
“好吧。”
林尚舟回答道,曼施坦因这么说,那皇帝近卫部队就先放到莱茵河后面等待出发的时机。
曼施坦因手里的指挥棒从莱茵河以西划向了北方的德荷边境,他敲敲地图板道:“德荷边境与我国北部沿海地区也需要部署兵力来防御不列颠联盟对荷兰与我国本土的进攻。”
海军将领亚历山大元帅有些不满的哼了一声,这样的部署他完全能理解,可就是觉得这部署怪怪的,要是他们海军让英国人登陆了,那他们的脸往哪放?
曼施坦因轻咳一声讲到:“东线的防御暂且不提,只看西线的话应用到防御上的兵力配置是德法边境线上的防御师部队总数为二十个师,在莱茵河以西的区域内再阶梯式部署二十个师用于接应后撤部队与迟滞敌军推进,莱茵河防线需要至少十个师的兵力。”
曼施坦因手中的指挥棒移动到巴登符腾堡地区,他在那里画圈,眼睛看向鲁普雷希特讲到:“巴登地区的莱茵河防线就交给巴伐利亚方面军了。”
鲁普雷希特点点头,他内心叹了口气,看来自己就算是私下里找亲家反映也没用,巴伐利亚方面军要守着巴登不让第三国际打进去。
“撤退至莱茵河防线的部队在经过休整后加入到防线当中。”
“考虑到莱茵兰地区大概率会是敌人主攻方向,所以西莱茵兰地区要额外部署十个师用于防守莱茵兰地区。”
“德比边境需要部署六个师做好随时进入比利时抵抗第三国际军队的准备,倘若情况不利,他们也可以选择退守莱茵兰地区。”
“德荷边境需要至少十五个师的兵力来防御,我国北部沿海地区也需要十个师来防御。”
“除了这些直接防御部队,在莱茵河以东除了皇帝近卫师之外我们仍需要部署至少十五个师的预备队应对突发情况。”
“总结一下,包括巴伐利亚方面军的话,我们的西线防御需要至少一百一十个师的部队。”
一个可怕的数字。
房间内所有人的内心都感到震颤,现在德军现役陆军师总共也就一百八十一个师,西线防御就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兵力,如果东线没有东墙,那将领们就真头疼了。
曼施坦因的表情也少见的严肃了起来,他认真的讲到:“即使一切按照最低标准来防守,这也是没有计算东线所需要的部队数量,瑞士,北欧两国所需要多少我们的帮助我们同样没有计算。”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在未来的战争中保持有较充足的空闲部队调遣,那我们至少要在战争到来前维持二百五十个左右的陆军师。”
在林尚舟听来,这个要求就是要德国在明年九月份到来前于九个月的时间里训练出来七十个师,因为这不是游戏,所以这九个月的时间可能会更长,也可能会更短。
总而言之这是个困难的任务。
先不提扩军带来的武器装备短缺与人力问题,半年多的时间扩充七十个师对于德国的财政来讲也是个巨大的难题。
总动员看情况是需要提前开启了,这玩意可不是说开就能开的。
总动员意味着国家彻底进入战时体制,一切为战争服务,在战争到来前就开总动员难免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考虑到他们一家在德国的威望与小黄的个人能力,提前开总动员的负面影响会被拉到最低。
德国的总动员不能开太晚,具体时间需要林尚舟自己去把握,看到底是在三九年的什么时候开总动员,反正现在不行。
总动员意味着人民要过苦日子,你仗还没打就开总动员让人民过苦日子是为了什么?为了吃苦吗?
“曼施坦因少将,这是我们的防御计划,那我们稳固防线后的反击计划是什么呢?”
亚历珊德琳对曼施坦因问道,一味的防御不是她想看到的。
曼施坦因微微一笑道:“当然有了,皇帝陛下。”
他手中的指挥棒从莱茵河方向出发向南,西北,西三个方向各划了一下,看样子是在示意反攻的方向。
“当我们的防线稳固之后,我们要集中兵力进攻敌人防线上的薄弱点,我个人给出了刚刚三种方案。”
“方案一,在防线稳固后集中兵力向南进攻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法国军队;方案二,向西进攻比利时地区的第三国际联军;方案三向西北进攻荷兰地区的不列颠联盟军队。”
“我个人倾向于方案三,荷兰方向的不列颠联盟军队与其他两处相比稍弱,不与法国直接接壤更是为我们创造了切断荷比联系的机会,只要切断了荷比的联系,公海舰队再在北海上控制制海权,那么我们就能够形成对不列颠军队的包围圈。”
福尔贝克看着地图,思考了几秒后点头道:“方案三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成功率高,同时也能够打击敌人的实力,更重要的是如若计划胜利,能够极大程度的提振我们的士气。”
士气可是很重要的,按照他们的作战思路,德国初期是败退至莱茵河一线,这种事再怎么宣传那在民众眼里也是败退,不拿出一场胜仗提振士气可不行。
“在击败荷兰方向的英国军队后,我们再去准备进攻比利时与阿尔阿萨斯洛林方向的第三国际联军。”
曼施坦因双手背在身后,他用略微骄傲的口吻讲到:“该方案目前到此为止,后续进攻计划需要视未来的情况而定,东线的防御方案同样需要再继续讨论。”
“总结一下就是在莱茵河以西布置精密的防御网,进行弹性防御灵活撤退,在防御的过程中寻找时机对敌人的部队进行打击,在莱茵河地区稳固防线后优先进攻西部荷兰的不列颠联盟军队。”
在曼施坦因讲完自己的话后,林尚舟拍手鼓掌来让曼施坦因有些参与感,其他人见宰相拍手,他们也跟着拍手。
“虽然还有许多要完善的地方,但总归是一个不错的作战方案。”
在短时间内讨论出来的方案与花费大量时间制定的方案不同,龙德施泰德等高级将领完全能听出来这个方案的不完善之处。
“没有一份作战计划在开战后还有效,但我们的讨论至少能够为我们带来一个应对方向。”
林尚舟开口讲道,随后他站了起来,清了下嗓子,准备讲点别的什么。
西线的防御是准备好了,还有东线的呢。
“我很想说西线的防御方案已经结束,但有个不能不提的事情就是,我们的东线仍面临大敌。”
“并且我们东西线所面临的敌人还有合作的可能性。”
牢林这一句话让将领们的眉头皱了起来。
总司令弗里奇不解的问道:“宰相先生,你是说第三国际与莫斯科协约之间有可能合作?”
林尚舟用力点点头,肯定的回答道:“是的,他们双方看似是敌人却因为我们的存在有成为盟友的可能。”
他深深地看了房间内的将领们一眼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
“这两个阵营合作后不单单局限于表面上的合作,我相信他们会进行实质性的交流。”
“俄罗斯能够为英法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石油与稀有金属,英法则可以为俄罗斯提供先进的飞机增强萨文科夫空军的实力。”
这只是林尚舟的猜测,他有理由相信,不代表他有完全的证据证明两国就是这么干的。
当然了他的内心坚信不移。
“根据我们的情报,俄罗斯的魔力部队是一群极其顽固恶劣的家伙,他们严重影响了俄罗斯空军的发展,所以俄罗斯的空军实力根本无法与我国空军航空兵相提并论。”
“英法两国在航空兵方面的发展优于我国与俄罗斯,他们能够为俄罗斯提供俄罗斯不曾拥有的先进飞机来增强战斗力,相对应的俄罗斯为英法提供他们短缺的石油与有色金属。”
在场的将领们有对林尚舟的话产生质疑的,面对他们疑惑的眼神,林尚舟只是讲到:“他们会通过挪威海与俄罗斯进行交易,相互往来的城市大概率是不列颠岛的某个港口与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市。”
“我知道我现在的话只是猜测,但我百分之百相信我的猜测是真的,红色挪威为他们提供了完美的掩护,如果我们完全不考虑这方面的事情,那么在我们的海军舰队驶往挪威海或者截获相关情报之前,我们是不会知道这件事情的。”
林尚舟信誓旦旦的讲到。
将领们对林尚舟的话抱有质疑,可仔细思考过后他们不得不承认宰相所言的合理性,于是他们选择了相信宰相的话。
“所以宰相先生你是想让我们也制定对挪威的作战计划?”
路德维希·贝克问道。
“是的,海陆军要共同商议对挪威的作战计划,除此之外海军也要在战争开始后再挪威海上拦截英法俄的贸易货船,截断他们的贸易路线。”
“对挪威的作战计划应当在西线防线稳固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反击后再考虑进行,战争初期我们陆军的注意力应集中在东西线的防御之上。”
“进攻挪威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减轻北欧的压力,还能够切断第三国际一部分矿产资源的输入,最重要的是…”
“挪威有我们制造奇迹武器所需要的重要资源。”
林尚舟脸色神秘的说出了这句话,一些将领们感到有些摸不着头脑,奇迹武器?宰相指的是什么奇迹武器?
德国核武的研究是机密,只有德国军队的最高层领导比方说总参谋长,总司令以及参与到这个计划中的军方科学家工程师知道,现在德国核武的研究进展缓慢,毕竟大多数科学家们都是和平主义者。
核武这件事肯定不能现在光明正大的讲出来,林尚舟咳嗽一声转移话题道:“除了这件事之外,我们还需要知道,俄罗斯与第三国际在未来有概率会同时向我国发动进攻,这是他们合作后能进行的另一件事情。”
“我们无法确定他们合作进攻的时间,地点与主攻方向,如果他们真的这么干了,那么在战争开始的时候我军会处于一种混乱状态,这是打击我国的最好机会。”
“所以我有理由相信他们会进行合作。”
林尚舟的脸上依然有着自信,关于同时进攻这件事情,他心里其实是比较没底的,可能会同时进攻,也可能不会,只有等到了那时候,或者情报部门送来确切消息后才能确定。
“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什么不现在就增多我们在东墙国家的驻军,让我们的陆军完全进入除乌克兰之外的东墙国家。”
到目前为止德国在东墙三国的驻军数量不算多,都是普通的步兵师,找个类似的东西就是“保安团”,当然实力肯定比保安团强,这些德军再加上东墙的陆军有可能防得住俄罗斯,也有可能根本打不过。
鲁斯语气不屑的对林尚舟问道,好像他根本没有把东墙三国的主权当回事。
他可以不把那三国的主权当回事,但德国不能这么干。
“盲目的进驻是不行的,现在东墙三国都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民族塑造,即使我们是他们的盟友,他们也不会怎么欢迎我们在他们的土地上长期驻军。”
“我个人的想法是明年七月初,德军开始进入东墙三国帮忙防御,这次事情也接近我预测的战争发生时间。”
“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吧。”
鲁斯好像学聪明了许多,没有揪着一件事说下去,对林尚舟的态度也好了不少。
这个小插曲结束后,林尚舟就把目光挪到了亚历山大元帅身上。
“亚历山大元帅,德国的海上主动权就交给诸位了,我相信你们会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
林尚舟对海军将领们说道,亚历山大元帅与他身边的海军将领们连连点头表示包在我身上。
紧接着林尚舟把目光看向了红男爵,在整个房间里红男爵和戈林的身份算是比较低的那种,没什么话语权,但在德国空军航空兵那里就不一样了。
迈耶与红男爵训练出来的飞行员技术林尚舟相信,但德国的装备他不怎么相信。
bF-109需要等到明年才能到手,飞行员的适应也需要时间,什么都需要时间。
飞行员的英勇奋战行为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拉低双方的空军差距。
“曼弗雷德,空军还请你们多加努力,我会想办法为你们准备性能更好的战斗机的。”
林尚舟略带歉意的讲到,让他们开着早期bf109和其他老式飞机去跟喷火对对碰就是找死,可现在他们又只能这么干。
“我们会努力的,宰相先生。”
红男爵点点头。
林尚舟继续讲到:“除了挪威,俄罗斯以外,我们还有其他很多需要去讨论的事情。”
“比方说我们如何处理威胁着乌克兰背部的罗马尼亚?这个家伙已经加入到了萨文科夫的莫斯科协约当中,倘若俄罗斯与罗马尼亚共同进攻乌克兰,那么乌克兰的处境就不妙了。”
“所以我们要制定的作战计划还有很多,最优先的自然是防御方案,这些计划就等到有空的时候再去讨论。”
接下来的一些时间里,林尚舟跟将领们聊了一下其他事情,比方说德国现在的武器装备如何。
步兵列装的步枪毫无意外的是毛瑟98k步枪,冲锋枪是mp35冲锋枪。
先前林尚舟曾提到的那个装备研发局研发的中近距离使用的全自动步枪已经有了原型武器,目前还在进行试验调试当中,根据装备研发局的说法,如果顺利的话,这一步枪将能够在三九年上半年研制完毕,最迟不会超过三九年。
这对牢林来讲可真是一个好消息中的好消息,德军的陆军优势被进一步放大了。
坦克上就还是原来的装备,四号坦克三号坦克,根据四号底盘研究改装的其他装甲车辆也有,比方说牢林要求的防空坦克,一种有着双联装20mm防空炮的防空坦克,目前已经在装甲师与部分精锐步兵师中配备。
坦克歼击车与自行火炮也不是没有,只不过这些的制造量就没有那么多了。
虎豹骑的研发还在进行当中,虎豹骑中的虎式牢林过去曾闲着没事去关照过它的研究,相较于otL那种过分高精尖的装备,他给研发商提出的要求是便宜,实用,耐艹。
不能发展成otL那种情况,为此他的那位朋友阿尔弗雷德是跟其他设计师们想办法让坦克能够满足宰相的要求。
牢林的帝德与小胡子的德国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最直接的一个不同就是帝德一点橡胶都不缺。
不管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德属东亚会为德国输送源源不断的橡胶资源,沙漠战争结束前这一运输通路受阻,德国还能通过合成橡胶弥补自己的需求。
石油德国也不怎么缺,委内瑞拉的石油,朗州长的石油,即使这两家的石油在战争开始后会因为远洋运输而被第三国际拦截打击。
牢林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奥匈帝国有石油产出,困难时期可以问奥匈要石油。
这次的会议暂时到此结束,未来如果有新的变化还会再开会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