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无聊,干点什么好呢?
当然是喝酒吃肉。
这些亲卫皆从李守义北征,在军中时,打完了仗,他们就是这么过的。
都是军中的粗汉,三两黄汤灌下去,罪上就没把门的了,说起了女人。从前也就罢了,陛下身边没有女眷。
可现在行吗,里面不仅有新后,还是三十名侍女呢?李洽黑着脸,连踹了三名侍卫,愣是把话题压了下去。
瞧大伙面色讪色,李守义抬手制止了李洽,随即叫了侍卫们都坐的近一些。
“都不用看他,他唬人唬习惯了!”
“看看咱们这位钟大才子,他可是孔夫子挂腰刀,能文能武!”
钟绍京哪能受得住皇帝这么抬举,赶紧起身,欲言婉拒。但瞧着圣人认真的神情,嘴边的话也咽下去了,只能硬着头皮拱了拱手。
而李守义也对他的识时务笑了笑,指着他,介绍道:“钟兄学富五车,一肚子都是学问。咱们今天就让他挑个粗坯爷们的故事,讲讲可好!”
好,圣人的提议,可是说到了他们心坎里,男人的故事,要么血腥暴力,要么呵呵,懂得都懂。
这钟先生平易近人,说话风趣幽默,与朝中的那些老学究不同。侍卫们也都跟着起哄拍手,让钟先生来一个,给大伙提提神。
钟绍京幼时家贫,出身卑微,全仗自己的才能进入长安事职。他当然清楚,天子赏脸的重要性,这种机会可不是时时都有的,哪怕是玩笑的场合。
拱手拱手,钟绍京走到中间,清嗓子道:“西汉有位丞相,名为张苍,曾经校正《九章算术》,制定历法,是当时的历算大家!”
他年轻的时候,在荀子门下学习,与李斯、韩非等师出同门。李斯、韩非不用说,都有经天纬地之才,早早就名扬天下了。
而张苍呢,却只在秦朝当个名不转经传的御史,掌管宫中的各种文书档案,成天是一个饱三个倒,不追求功名,倒是那朝廷的俸禄养起老来。
后来,这爷们见秦朝江河日下,各地起义风起云涌,便故意找个由头犯罪,跑路了,逃回了老家。
可刚到老家,便被秦吏所捕,其罪按秦律罪当斩首,本该拉下去砍头就是了。但秦吏奉法为师,最是瞧不起他这种儒生,是以决定拔光了他,绑在刑具上任人观看,先凌辱一番。
这不脱不知道,一脱吓一跳,张苍虽然个男子,年岁也不下了,可皮肤却保养的异常好,白白嫩嫩的,引得观刑之人哄然大小,秦吏甚至还允许有兴趣的,上前摸上一把。
所谓士可杀,不可辱,被这么连摸带掐的,羞臊的张苍堂堂七尺男儿,硬是哭成了月里的娃。
就在张苍人生进去最黑暗的时刻,即将踏上西南大道之时,他的男神赶到了-一个披头散发,粗壮如牛,如黑塔般的大汉-王陵,率领义军攻破了城池,杀将至此。
汉书中载:王陵见伏在刑具上的张苍,身体又高又大,同时还有一身如同葫芦籽一样肥硕白皙的皮肤,惊叹张苍长得好。因此,王陵将其举荐给了沛公刘邦。
“像曹丕攻邺,戮袁绍家眷,见甄宓瑰姿艳逸,近而纳之,这是正理。食色,性也,确是人之常情。”
“咂咂,王陵这口味的确独特,张苍能也借着与王陵几日的深交,上了刘邦的船,从此扶摇直上,甚至当上丞相。”
开国功勋,赐爵封侯,入朝为计相,通管全国财政,一人之下。按理说,张苍这辈子,不该再有什么追求了。
可眼见刘邦、吕后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张苍便又起了在秦时的避祸之心,趁着黥布谋反未成而逃跑,刘邦就立刘长作淮南王之际,主动请命去淮南国为相。
而到了淮南国,他这位国相是屁事不管,每日流连于风月场所,甚至不惜为了争抢美人于人大打出手,甚至还闹到了刘邦、吕后的耳中。
刘邦夫妇杀功臣,那也是奉行“莫须有”的罪名,就像杀韩信,他们说你造反了,就是造反了。
可对张苍不同,他们认为张苍本就是浪荡之人,前秦时便是浑水摸鱼,胆小怕事的角色,平时又贪财好利,那里是干大事的人。
于是,非但没有追究他有失官体之罪,还赏了他三名宫女,嘱咐她们好生伺候国相的起居。张苍因此又躲过了一场浩劫,而这一躲就是十六年。
至文帝四年,丞相灌婴去世,张苍继任为汉相。大汉建国已经二十多年,随高祖定鼎天下的文臣多以凋零,张苍便成了名副其实的文臣领袖。
为相十几年后,张苍也保举了一人为中候官,但这个人利用不正当手段大搞谋求自己私利的事,皇帝以此责备张苍,张苍就告病致仕了。
其实,当时的人都清楚,那个中候官就是张苍顶在前面搜刮敛财的,而文帝仁厚,顾念他辅佐高祖定国之功,并没戳破此事,给了他应有的体面。
回乡的张苍,年纪已经很大了,嘴里没有牙齿,只能靠吃人奶度日。
“所以,后来的人说张苍博学鸿儒,功成身退,人臣之范。然其任人以奸利,父子共乳,不肖为人也。”
侍卫们可不知道啥博学不博学的,他们就知道张苍享尽人间艳福,这人生几十载,能蹦跶多少年,老头活了一百多岁,生生快乐死了,谁人不羡慕!
李守义见侍卫们笑的开心,扔过去一个果子,问钟绍京:“曹孟德的三大爱好是什么?”
可却被李越给截胡了,举手高声答道:“我知道,我知道,大乔小乔,张绣他婶呗!”
李越这话说的是粗鲁,可却是心里话。他这呛帮的好,李守义也赏了他一个果子。
赏李越就是在告诉钟绍京,只要对朕忠心,他能想到的,李守义都能给他们。
在二楼窗前,捧着茶盏的明玉,见君臣等人在下面胡闹,也是摇头笑了笑:“这男人啊,甭管做了什么高位,至死都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