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禅位之后仍居住在养心殿掌控朝政!这得多不要脸,禅位又不让权。
嘉庆元年正月十九日,他在圆明园召见属国使臣,告诉他们:“朕虽然归政于太子,大事还是朕办。这真是不要脸。
乾隆禅让只是为了让大家说他好,他自己做做样子罢了,其实舍不得那皇权。
六不要脸,作诗最多!
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做过两首诗,被传唱了几千年!
乾隆呢?他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诗人,一生作诗四万多首!
乾隆作诗,为了韵脚甚至不惜造字,让他的诗生僻难懂,显得狗屁不通!
至今没有一首流传为佳作!他甚至都做不出来“清风不识字,无意乱翻书”这样的句子,诗句大部分都是打油诗,还在名画上按上自己的印鉴。
七不要脸,好大喜功。
乾隆帝后期好大喜功,生活奢侈,任用大批贪官污吏,百姓生活在水火之中!
大贪官和珅更是开创大清史上的贪官之最!
由于吏治的腐败,导致了各地农民起义以及埋下了众多农民起义的种子!
乾隆刚一退位,湖北、四川多处爆发叛乱,后有数十万人参加波及川、陕、鄂、豫、甘五省。乾隆立即分兵镇压各路叛军战局进展很不顺利,白莲教叛军虽遭到一些打击但仍汹涌澎湃!
和珅怕影响乾隆的心情和健康,对他报喜不报忧!
但即便是这样,乾隆自己还乐呵呵的!
这真是不要脸的出奇,康熙雍正留给他的都被他给败光了,留给嘉庆帝一个烂摊子!
。。。。。
其实在乾隆早期,精确点说是乾隆十六年,他就开始了他的“文字战争”!
如果说刚开始他的文字#在前期还只是开端的话,在他的晚年完全就是巅峰。
随着乾隆的专治统治强化到了极点,只要是文章里头有点反清的意思,作者都会被其打入大牢视作谋反。
由于清朝是异族入主中原,免不了有许多人私下议论,而乾隆到了晚年更是听不得。
为此,他开始了严厉地清查行动,但凡有点苗头,立马扔进大牢。
经过一段时间的大搜捕后,人们都只敢怒不敢言了,乾隆还是疑神疑鬼。
既然现在没人说,不代表之前没人说!
于是乎,他开始搜查明末清初揭露清朝罪行的书,甚至是隐晦地说到也不行。
写书或诗者,掘墓鞭尸,藏书者难逃一死。
对于当今官员上书呈见,若是乾隆哪天理解力不好,他就“误”以为是谋反,这就比如说,“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
这“壶儿”在乾隆眼里就是“胡儿”,好大的胆子!
《康熙字典》是康熙钦定的书自然是神圣而不可侵犯,至少在乾隆那里,这本书就是真理。
然而,《康熙字典》也不是尽善尽美,也有错误。
恰巧,这个错误被学究王锡侯看到了,就私自删删改改。
这件事传到乾隆的耳朵里后他立马“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在审理中,他又发现王锡侯竟然又犯了庙讳,简直罪不容诛,于是按照谋反的罪名处决了他。
到了再后面,乾隆老了,却又不想看到“老”字与“死”字,所以奏章里凡是有这两字出现的,都难逃一劫。
……
再说武功方面,乾隆最为人所知的就是跟缅甸的战争。
但这场这战争实在是太滑稽了。
“朕既已有武功,自当求文治辉煌!“这是乾隆的原话!
所谓武功,指的就是缅甸之战!
借着雍正留下的算是丰厚的家底,乾隆皇帝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以立“不世之功”。
当年的汉武帝不是如此吗?乾隆皇帝也想留下一个“精彩”的履历,但是他没汉武帝的本事,一顿操作猛如虎。
乾隆三十一年,缅甸内乱,而且还不断骚扰云南边境。
乾隆一听到消息,瞬间觉得机会来了。
他派陕甘总督杨应琚任云贵总督,全面处理缅甸事宜。
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下属。
杨应琚知道乾隆想要“武功”所以就上奏乾隆说拿下缅甸不在话下。
然而第一次作战却以失败告终云南百姓还受到极大的损失,乾隆皇帝哪是个甘愿失败的主。
听到失败的消息后,他立马撤去杨应琚所有官职,派明瑞接替。
然而,由于缅甸恶劣的天气以及复杂的地形,再加上指挥者本人不冷静,第二次征缅之战还是以失败告终。
不过也不是没有成效,至少缅甸被打怕了,派人来求和。
目的达到了,乾隆总该收手了吧,可乾隆脾气倔,他受不了一点“屈辱”,拒不接受和谈,非要打。
于是,第三次征缅战争开始了。然而,这一次,征缅战争还是失败了。
当地的气候实在是不适合清军作战,许多清军产生厌战情绪。
主帅阿里衮病死,统帅傅恒也一病不起。最后,缅甸方再次求和,乾隆无可奈何才接受了和谈。
“三次征缅战争,都是以失败告终,而且损失了数万士兵!
“天朝上国大皇帝怎能接受这样的失败!
“千古一帝乾隆怎甘接受这样的屈辱?
“恰好此时,乾隆的“六十大寿来临!他又怎会接受这样的“礼物”?
“乾隆不服,也不愿,他必须进行一场完美的战争,用碾压的胜利来证明自己的“武功”!
“于是,在大小金川不守规矩并骚扰四处土司后,乾隆发动了大小金川之战!
“不过清军的战斗力着实低下!
“虽然初期收获了不少胜利,然而又因内部不团结,刚得来的胜利又以三千士兵被全歼的失败告终!
“接着小金川勉强被收复,在攻打大金川之时又被敌人偷袭,清军几乎全军覆没!
“三千人战死,万余人溃逃!小金川还没占热乎,就被敌人夺去。。。。
大小金川之战就不多说了,这是乾隆自命十全老人中的十大胜利之一!”
“用人命堆出来的惨胜……
“所谓文治,在武功方面有成效后,追求完美的乾隆又寻思文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