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冲老狗,敢在老子面前狺狺狂吠、口水四溅、恬不知耻!
若不是你朱冲,汴京如何陷落、百年天下第一名城化为一片废墟、百万民众流落他乡无家可归、十几万军队烟消云散!
你朱冲是大宋的罪人、是天下的罪人、是历史的罪人,滔天之罪,倾黄河之水亦洗不清白!
今日是你朱冲自己送上门来找死。种师道相赠的宝刀,在老子手上尚未饮人鲜血,就拿你朱冲来祭刀。
无视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紧张、肃杀气氛,柳哲单手撑着桌子,瞬间跳到朱冲身前,猝不及防地举起宝刀,狠狠地挥斩而下:“大宋诛杀叛贼!敢叛大宋者,杀无赦!”
噗~
鲜血四溅,朱冲得意的脸色来不及变化,人头已经滚落在地。
震惊全场。
伸手将朱冲的狗头薅在手里,柳哲一个弯腰翻身,滚回到南边,对着耶律大石就是一枪:“愣着干嘛!给老子剁了耶律大石!谁也别想跑!和谈?谈个鸟啊!干~!”
电光火石之间,赵构立刻翻身蹲下,将宝剑刺向对面惊愕的契丹士兵。
耶律大石眼疾手快,飞身将耶律章奴扑倒,紧滚几下,躲过柳哲的铅弹,暴怒而起:“杀!杀了妖孽柳哲!”
小小的帐篷里枪声四作、刀兵交响,须臾,柳哲、赵构滚出帐篷。
耶律大石护卫着耶律章奴狼狈地钻出帐篷。摇摇晃晃之后,帐篷轰然倒塌,激起遍地尘土。
柳哲跑向驻立在远处的亲卫和马军疾声大呼:“全军上马,歼灭耶律大石!”
嗡嗡嗡~
警戒中的三万马军刹那间整装上马,盔甲和刀枪碰撞发出威严、霸气的金戈之声,全军严整、肃穆,杀气四溢、剑光嶙嶙。
耶律大石将耶律章奴放在路边的草窠里,窜上马背,与三万契丹精骑紧紧靠在一起,举起手中的屠刀,要来一场军人荣誉的对决。
天地为之激昂。
轰轰轰~
柳哲感觉背后震耳欲聋,远处天空黑压压的一片,震天动地而来,打头的是大宋西北军的旗号,一位老将疾驰而来。
是种师道。
柳哲勒马相迎:“老将军不辞辛劳,远涉千里而来,所为何事?”
种师道惆怅地看着近在咫尺的析津府,一百年前,石敬瑭割让此地给了契丹。
中原自此失去屏障。任由游牧民族来去如风、劫掠中原,坑害了无数百姓、抢走了数不尽的财物、掠走的牲畜更是不计其数。
世宗柴荣御驾亲征,中道崩殂。太祖增设封桩库,欲以百万贯赎回燕云,不允,则以此激励天下勇士夺回燕云。
距那时的风起云涌、人才辈出、一心北图的时代,已经过去一百多年。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触摸到燕云十六州。
灼热的目光在泪花的旋转下逐渐冷却下来,种师道是奉皇命来都督和谈的。若是晚来一步,柳哲就和耶律大石兵戎相见、无可挽回了。
“本将率五万西北步军,前来支持你和谈。”种师道神情复杂、语气沉重,昔年的名将依旧神采奕奕,只是心中的束缚更重。
皇命不可违,在种师道心中越来越重要。
柳哲平静地看着种师道,心中有千言万语的抗争、不解、委屈,最后出口化成一句话:“哲谨遵老将军令!”
“不必如此沮丧。此次不行,他年亦可领军北上,马踏燕云。你还年轻,本将已经垂垂老矣。”种师道从来不会安慰别人,今天却为柳哲破例。
几十年的戎马生涯,种师道练就了一双独具慧眼,看得出来,眼前这个气宇轩昂、才华盖世、无惧风雨、不畏生死的年轻人,将来能成为大宋挺立的脊梁。
也算种某给大宋未来打磨一块璞玉。
“老将军在上,请受柳哲一拜。”柳哲翻身下马,面色坚毅、神情肃穆,衣冠严整,拱手、弯腰、行礼,一躬到底,出于心底的敬意、敬佩、敬仰。
“行了。你小子,本将率五万步军为你压阵!和谈吧!”种师道眼眶润湿,策马扬鞭回归步军方阵的大旗之下。
柳哲注目良久,平复心情,而后驱马来到两军阵前。举刀直指耶律大石,柳哲朗声:“我五万步军、三万马军,若对你三万契丹精骑雷霆一击,耶律大石,你还自信守得住析津府吗?”
耶律大石脸色惨白,大宋西北军一向天下闻名、凶名赫赫。五万西北步军的开到,让耶律大石压力倍增。
倘若强行开战,三万精骑覆没不说,析津府自是难保。临潢府会增派援军不假,但那时,我耶律大石人头不保,全家连坐!
和谈吧。
松开手中握着的马刀,耶律大石驱马上前,与柳哲对视,气势丝毫不减:“析津府守不守得住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耶律大石不会活着退出战场。”
够男人。
做老子的对手,够资格。柳哲轻轻策马,目光深邃地看着远方的燕云十六州,心中感慨万千:“不知道吾皇是如何想的。倘若由我柳哲领兵,今日爬也要爬上析津府的城头。耶律大石,你记住,柳哲会回来的,带着千军万马,光复燕云。期待那时,你还是我的对手。来一场军人荣誉之战。”
耶律大石同样是不世出的天才,在砍杀与铁血中成长,历经风雨、饱经沧桑、大小百余战,心性被血与火锻造地如同一块紧密的钢铁,坚韧不拔、英勇无畏,为了自己的国土和人民,顽强赴死。若非敌国,有柳哲这样的人为挚友,耶律大石感觉不再孤单。
“柳哲,耶律大石在析津府等你厉兵秣马后的挑战!绝不退缩,用血肉和刀枪一决胜负!”耶律大石含而不露,扬眉傲然。
“今日你我两国缔结盟约,以古北口为界,无岁币、通榷市、造福万民!”身后是威风凛凛的三万马军、密不透风的五万步军方阵,柳哲语气坚定,出口掷地有声。
形势逼人,耶律大石不再坚持,眼角闪过一抹余晖:“好!古北口为界,缔结盟约!”
大宋以三万马军、五万步军压阵,拿到略占上风的古北口之盟。
柳哲柳逸尘,第一次在和约上签字画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