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念那时光!”项紫丹幽幽地说:“那时候,怀玉姐姐和易如妹妹都在,还有卡拉她们。
三百多年前,法国医生拉美特立写了一本书叫作《人是机器》,书中说,“钟表要走,就要开发条,人要活动,就要吃饭。发条用久了要磨损,人年老了就要衰老死亡。……人是一架巨大的极其精细的巧妙的钟表。”这种在现在看来很荒唐的观点,在当时也风行了一把。事实上,在拉美特利之前,笛卡尔便提出过类似的观点。在17世纪,解剖学已经有所发展,机械制造业又处在兴起阶段,人们很容易从钟表的精密构造联想到人体解剖图上的复杂有序。然而,当时的生物学并不发达,甚至还没有足够的成就来赢得世人的正眼相看。等到达尔文、法布尔等生物学先贤的成就真正为世人所广泛接受,时间已经进入20世纪。这个时候“动物是机器”,“人是机器”这一类的言论已经基本沦为疯子的白日梦话。
古往今来,人类一直在思考生命是什么。从最早的灵魂说到后来的机器说,再到现代生物学兴起,引发关于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的种种讨论,生命到底是什么,我们好像已经懂了,又好像一无所知。不过,显而易见的是,人类对于生命的认识一直和科技的进步存在密切关联。每一次科技的飞跃都必定提出一系列关于生命本质的深刻问题。
今天,我们有了人工智能、转基因工程,甚至有了换头手术。在赢得惊叹和欢呼之余,所有这些技术也无一例外地牵扯着文明世界最脆弱的神经,它们让我们一次次陷入冥思苦想——机器人有没有人权问题?转基因工程是否破坏了生命密码的深奥和谐?头换了身体,身体换了头,换完头的人究竟是谁?所有这些问题的背后,都是人类对生命的困『惑』,甚至是人类对于生命和非生命界限的困『惑』,对于自我的困『惑』。
21世纪继续向前,生命又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剧烈碰撞,这个碰撞叫作奇点。
一年前,我写了一篇关于聚变能作为能源的评论,标题为“聚变反应堆: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美好”。该文章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这从100多位读者评论中可以得出。 因此,我被要求撰写一份后续报告,继续与读者对话。首先提供一些个人背景资料,这会为刚刚进入这个领域的人带来好处。我是一位实验物理学家,在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做了25年的核聚变实验研究。 我的研究兴趣在与聚变能研究和开发有关的等离子体物理和中子生产领域。 现在我已经退休了,我已经开始更冷静地看待整个聚变行业,我认为一个日常工作的商业核聚变反应堆会导致比解决问题更多的问题。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消除一些围绕着人工核聚变而来的夸张说法,这种夸张常常称核聚变为“完美”的能源,并且经常被吹捧为世界能源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去年的文章表明,无休止地宣称的核聚变完美(通常是“取之不尽,廉价,清洁,安全,无辐『射』”)已经被严酷的现实所击破 - 聚变反应堆实际上和理想能源的情况恰恰相反。但是这个讨论很大程度上只涉及了设想中聚变反应堆的特点缺陷,聚变支持者继续坚持将会在某一天会以某种方式解决。
然而,现在我们正处于第一次可以研究现实世界中的原型聚变反应堆设施: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正在法国cadarache建设中。即使实际运行还有好几年的时间,iter项目已经足够先进,我们可以将其作为托卡马克堆型的测试案例进行研究 - 这是最有前途的基于磁约束实现人工核聚变的方法。 2017年12月,国际热核实验堆项目管理局宣布,50%的建设任务已经完成。这个重要的里程碑提供了相当大的信心,最终完成将是唯一在地球上安装的可以与所谓的实用聚变反应堆类似的设备。(实际上已经拖延了好多好多)正如“纽约时报”所写,这个设施“正在建造以测试一个长期以来的梦想:可控核聚变,发生在太阳和**中的聚变反应,可以被控制用来发电。”
等离子体物理学家认为iter是第一个可能展示“燃烧等离子体”的磁约束装置,其中通过聚变反应中产生的a粒子加热是维持等离子体温度的主要手段。 该条件要求聚变功率至少是施加于等离子体的外部加热功率的五倍。 虽然这种聚变功率实际上不会转化为电力,但iter项目被吹捧为沿着实用聚变发电厂道路迈出的关键一步。
她想起了在情侣堡垒的那些日子,心中戚然。其实那时候,是舒云鹏把她们晾在情侣堡垒的日子,心有艾怨,日子过得并不开心。但比之现在,那就象天堂一样了。
2045——这是一个不太遥远的未来,但是任何一个对科技史有所了解的人都不敢对2045年妄下结论。从17世纪到现在,科技发展一直在提速。17世纪的科技进步就已经超过了在此之前所有年代的总和。而量子物理、集成电路、基因技术、纳米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等惊为天人的成就居然统统诞生于20世纪。这就是说,塑造了当今人类的科学技术成就,都不过是一百年间的产物。
举一个更直观的例子。唐明两朝相隔几个世纪,一样骑驴骑马,一样人力耕织,一个唐朝人未必猜不出明朝人的日常生活用品。可是30年前的人却根本无法想象能上网、拍照、录像的智能手机。就算保持同样的科技发展速度,30年后发生的事也应该大大超乎我们现在的想象。
正因如此,当雷-库兹维尔提出2045年人类将有机会战胜死亡时,我在怀疑之余,还是打算看一看他的《奇点临近》。
尽管离奇,库兹维尔的预言却不是空中楼阁。库兹维尔有三条基本观点:第一,科技进步是一个呈指数增长的过程,到了增速的拐点,人类社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科技爆炸,那个拐点就是奇点(即2045年左右);第二,在奇点到来之时,发展成熟的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和基因技术将达成真正的渗透式结合;第三,生命科学和非生命科学的通力合作将使人们有能力以综合手段弥补生命体的不足。
《奇点临近》不是科幻小说,而是对未来科技发展的预言。库兹维尔为他所支持的这种趋势提出了很多佐证。这中间包括了对复杂度的剖析。以往,谈及人工智能以及其他试图模仿甚至改进生命的科技,反对者的观点基本可以总结为一条,那就是生命体的复杂程度远远高于人造装备。然而,科学家正在以飞快的速度解读和生命有关的所有复杂度。以1990年工程启动时的速度,破译整个人类基因组至少需要100年,但这项伟大工程实际只用了十几年。更重要的是,现代科学已经证实,任何复杂的生命活动(包括思考、学习和创作的生物学基础活动)都是由极为简单的活动构成的,而最最先进的计算机,其硬件基础也不过是一大堆在0和1之间切换的小开关。这种相通本身就蕴含了无限可能。
然而,这个奇幻未来的『逼』近不见得令人欣慰,反倒可能引起某种恐慌,因为科技正在让人越来越不像人。我们也许可以改造脆弱的人体,让纳米机器人精准提取我们需要的营养,抛弃毒素和多余脂肪,让微米级人工血小板实现比生物血小板快1000倍地止血,让集成电路和无线网络介入神经元的工作。但是这样一个血『液』里流动着机器,脑子里长着芯片的人,我们还能称他为人吗?好吧,那些科技都不过是工具,这个人会更加健康、长寿、聪明,仅此而已。那么如果有朝一日库兹维尔最大胆的预言实现,人类有望因科技而永生,事情还会这样简单吗?
生命总是有生有死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器官会老化,机能会减退,直至日益虚弱,无法继续生存,个体在自然界中的一个轮回就结束了。但是,如果器官真的可以不断更新,而不产生强烈副作用,如果纳米机器人真的成为人体的一部分,时刻排查所有于人体不利的因素……如果我们根本不需要以自然方式获取能量,只要电池不要心跳,那么我们就有可能不死,但是我们真的还是活人吗?
恐怕不是了。这就是库兹维尔所说的永生,它的代价就是放弃生物学意义上的人,通过以高科技置换自然器官,让人一点一点变成机器人。
“不想了,紫丹!”他情不自禁地拥抱了项紫丹:“我们回忆过去时,总会把当时一些不愉快的感觉抹去,造成我们失去什么似的错觉,所以越想越烦。干脆什么也别想,也别比来比去,那样会过得轻松些!”
人世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