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盆大雨足足下了一天一夜,翌日清晨便渐渐转为了淅淅沥沥的和风细雨。李徽昨夜辗转反侧,不过囫囵睡了两三个时辰,瞧起来甚是恹恹的,并没有什么精神。不过,张傅母却觉得他大病未愈,这般无精打采的模样方是寻常,亲自端着药汤过来劝他饮下。
李徽上一世病逝时,早已不知曾饮过多少苦药汤子,喝药便如同饮水,已经习惯了。如今一口饮尽大碗药汤之后,连压下苦味的杏脯亦不用,便略进了些舀去油花的鸡丝粥。张傅母见他胃口恢复得不错,甚是惊喜,便亲自去厨下吩咐再备些清淡的吃食,又遣侍婢去请医者来诊脉。
李徽也觉得身上生出了些气力,不像昨日那般沉重不堪,便靠在隐囊上闭目思索起来。尚未生出什么念头,就听外头雨声延绵,滴滴答答宛如乐曲一般。他张开眼望去,窗户紧闭,如何能看见什么霏霏雨景?于是,他侧首望向静静立于一旁的侍婢,低声道:“开窗。”
“三郎君风寒未愈,不可受凉。”几位侍婢立即跪倒在地,“奴们不敢开窗,望郎君恕罪。”这位主子的病情好不容易有了起色,她们堪堪逃过一劫。若是因开窗赏景再生出什么反复,不论王妃殿下与张傅母再如何慈悲,都不可能轻易饶过她们。
李徽心中一叹,扫了她们一眼:“起来罢。”他怎么忘了,这些侍婢皆是母亲阎氏派来伺候他的,一向由张傅母严加约束,绝不敢违逆她们的意思。而他如今到底不过是个年纪尚轻的少年郎罢了,又在病中,不足为惧。且这几张脸瞧着似有些熟悉,日后都是他府中的管事娘子,亦是张傅母替他留下来的可用之人,因为些许小事责罚她们也不值当。
见他语中并无怒意,侍婢们互相瞧了瞧,又道:“三郎君若想赏雨景,只需搬来屏风挡住风即可。只是行李中并无合适的屏风,也不知这馆驿里有没有可用之物。不如奴们去问一问捉驿?”
“也罢,将那捉驿一并与我唤来,也好听一听乡野之事。”李徽从善如流。
他从未踏出过封地半步,对外头的新鲜事物都存着几分好奇。如今好不容易有机会随着父母出行,虽不知前路漫漫究竟去往何方,但也不妨碍他打听此地在何处。或许,亦能推知阿爷到底意欲前往何地,究竟想做什么。毕竟以他素来养尊处优的性情,断然受不得什么穷乡僻壤之地。
捉驿很快便被带了过来,穿着不甚合身的新绸衣,连手脚都不知往哪里放好。因常年劳作之故,他肤色黧黑,头发花白,脸上沟壑纵横,浑身上下虽透着低微到泥地里的畏缩之态,目光却明正清澈,很难令人生出厌憎之感。
旁边两个侍婢脸上禁不住露出了或嘲弄或厌恶之色,李徽淡淡地瞥了她们一眼:“将她们遣出去,再不许近身服侍。”二人顿时大惊失色,却也不敢哭着求情,只得委委屈屈地流着泪退下了。剩下几位侍婢亦不敢再流露出什么憎恶之态,忙垂首不语。
在前世,趋炎附势与仗势欺人的小人,李徽已经见得够多了,朴实无华的小民却一直无缘得见。仔细论起来,仆婢不过是奴婢之流,地位卑下,远远比不过平民。但豪门奴婢却个个气焰嚣张,欺负百姓且不说,有时甚至连主人也能欺负。这般恶奴,他最为厌恶。
他细细打量着捉驿,缓声问道:“敢问老丈,此馆驿何名?位于何地何州?”
捉驿抬起眼悄悄望去,便见床榻上倚着一位含着笑的少年郎君,不由得心神微震。他何曾见过这般出众的贵人?相貌俊美且不说,神态尤为温和从容,说起话来亦是毫无鄙薄之意,便宛如神仙中人一般。虽然脸上带着病容,显得有些消瘦苍白,但也完全无损于他的风采。与这位少年郎君相比,乡邻中口耳相传的县令家公子,便生生如同泥地里的野鸭子似的了。
“回小郎君,此馆驿名为岭南驿,属商州管辖。”
商州?岭南驿?李徽双眸微动,震惊无比。他的父亲濮王李泰,乃太宗文皇帝与元后之嫡次子,因夺嫡失败而被逐出长安,贬至封地均州郧乡县。在他记忆中,自此之后,他这位阿爷从未出过郧乡县半步,全身心皆沉溺于作诗赋文、饮酒作乐之中。待到祖父驾崩,叔父继位之后,他便逐渐郁郁而终。而他在十年后亦是步他的后尘,心情抑郁以至于重病身亡。
如今,他这位万事不理的阿爷竟然踏出了封地,急匆匆地朝着西北而去?均州虽与商州比邻,但仔细论起来交通却甚为不便。原因无他,横亘在二州中间的便是隔绝关内道与山南道的秦岭。只有越过秦岭,方能真正进入关内道腹地,进入繁华的商州之境。而商州之西便是雍州——便是京都长安!
他眼前仿佛展开了一幅虚幻的舆图:均州与长安相去不过六百里,这六百里却如同天壑,驿道崎岖,馆驿偏僻破败。当年被贬出京时,阿爷与母亲这一路便吃尽了苦头,唯一的嫡子在路上早产,不久便夭折了。而他亦是降生在馆驿之中,生母因生产时不洁净而染病,不久就去世,便抱养在了嫡母膝下,当作夭折的嫡子悉心养育。
这一路的驿道与馆驿,留给他们一家人的皆是痛苦的回忆。如今再度踏上这条路途,想来他们的心绪亦是复杂难言。若非有什么绝不可能拒绝的理由,他们怎可能如此行色匆匆地离开封地?辛辛苦苦地翻越秦岭?
商州岭南驿,无疑便是秦岭之南最后一个馆驿,下一个馆驿或许便是岭北驿了。阿爷绝不是奔着秦岭狩猎而去,他对狩猎根本毫无兴趣——更不是奔着商州而去,商州之繁华于自幼生长于都城长安的他又算得上什么?——他显然正在回长安的路上!
新安郡王被自己的猜测惊呆了。能召回阿爷的还能是何人?或许是他的祖父,或许是他的叔父。不,叔父如何可能会召阿爷回京?本来已经拔出的骨头,难不成还要放进喉咙里不上不下地梗着?那便只可能是祖父病重,思念爱子,特意急召了!若是如此,就算是长安如今是龙潭虎穴,大概也不能不闯了!
捉驿与侍婢们就见小郡王的脸色忽白忽青,仿佛病情反复发作一般。众人无不大惊失色,急急忙忙地围过去细看。小郡王却神情恹恹地挥了挥手,让侍婢们都退到一旁,又对捉驿道:“我从未到过岭南,这附近可有什么特产之物?越过秦岭须得多少时日?秦岭中可有什么馆驿?若是露宿在外,爷娘恐怕并不适应,安危亦难以保证。”
捉驿眼睛一亮,笑道:“小郎君算是问对人了。旁的不说,小老儿时常在山岭中打猎,这大山岭就像是小老儿家的后院似的。说到馆驿,大山岭中应当也有一个,顺着驿道行两三日便到了。若要越过这座大山岭,慢些须得十日,快些不过四五日……对了,前些时日,村里人刚猎了一头肥壮的野猪,舍不得吃用,不若搜罗了来让贵人尝尝鲜?”
听他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李徽既觉得新鲜,心中又煎熬无比。
在他看来,圈在封地之中固然失去了自由,回到长安却也绝非什么好事。尤其自家阿爷居然能在占尽上风的时候跌落尘埃,显然不是什么权谋之才——空有聪慧之名,于人情谋略却委实迟钝非常,根本不是其他人的对手。此去长安,就像是羊入虎口一般,还不知会生出什么事端来。
夺嫡失败的阿爷再度入京,本便会无端端引来风浪。而后祖父驾崩,叔父继位,光是想想便觉得处处皆是刀光剑影。他那位叔父在外颇有慈悲善名,但骨子里却是凉薄之人,兄长舅父一个也不曾放过。血脉亲情,于他而言不过是流几滴泪便足矣。他们一家人此番若能全须全尾地回到均州,可能便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捉驿说了半晌,李徽听了好些秦岭的野闻传说,便吩咐婢女赏了他一贯钱,又道:“阿爷素喜野味,若能搜罗些野物与厨下,老丈便来我这里领赏。”
捉驿千恩万谢地退下了,李徽便又皱着眉躺在床榻上思索起来。不多时,便逢阎氏带着张傅母来探望他,满口赞他实在孝心可嘉:“听说你特意让捉驿寻野味孝敬你阿爷,他可算是开怀了些。不然,还不知要与我们母子赌气到什么时候呢。”
李徽垂眼道:“都是孩儿身体不争气,坏了阿爷的事。行程这般急,耽搁了这几日,该不会误了大事罢?”他想确认,是否是祖父重病,急诏众子入京侍疾。如今究竟又是贞元多少年,已发生的与即将发生的诸事,到底与前世那些记忆有何差别。
阎氏宽慰他道:“不过是几日的功夫,想来应当能赶得上为你祖母侍疾。而且,昨日暴雨倾盆,水都已经漫过了驿道,本便不适合疾行。侍卫与部曲都去前头探路了,让你歇息几日也并不碍着什么。”
祖母?新安郡王再一次怔呆了——若是他不曾记错,他的嫡亲祖母,元后秦皇后,不是早在多年前就殡天了?!如今这位重病的祖母又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