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三章 虾夷国
东北行省与帝国渐行渐远,而首相与皇帝之间的矛盾也愈演愈烈,渐渐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帝国权力结构决定了皇帝权力的式微,商业主义的繁荣,平民阶层的壮大,让民粹有了生存壮大的土壤。民众对皇帝或议会都不满意,他们喜欢用更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国际争端。
大部分民众属于鹰派中的鹰派,若发生战争,很多人是可以自带干粮冲上战场充当炮灰的。
指望炮灰产生觉悟,需要一场惨重的失败,可能要一片数百万条人命汇成的海。
这片海,迟迟没有出现。
大齐在东部行省的统治秩序摇摇欲坠,想要维持帝国在各岛的统治就需要继续增兵。
继续增兵显然得不偿失。
不止是倭国土着反对大齐,就连移居各岛的新移民也对殖民统治甚是不满,自从倾茶事件发生后,人们从四面八方从各个角落袭击齐军。
于是驻守东部行省的齐军陷入无休无尽的治安战,每月都有数以百计的精锐战兵伤亡·····
这是帝国不能承受之痛。
所以皇帝主张顺应大势,逐步退出在东部行省的统治。
首相张若渟却有不同的看法。
他坚持认为倭国还是原先的倭国,只能作为大齐的原料产地和倾销市场(对于后者大部分人还存有疑虑,因为那片土地极端贫困,人们没有一块多余的铜板)。
这是帝国的至暗时刻。
决不能向东部行省叛乱分子低头妥协。
是的,作为帝国实权人物,张若渟肩负帝国国运,必要的话,他会和皇帝抗争到底。
“首相大人决意一意孤行,煽动民意,最终对东部行省宣战,将大齐引入战争泥潭吗?”
“不惧战,方能战!陛下明鉴,战争并非我们能决定的,现在最重要的是,如果放弃东部行省,那么帝国在美洲、非洲、澳洲等地的统治也将土崩瓦解,百年大业毁于一旦!····”
刘烨不满道:“这是危言耸听吗!”
“臣刚才所言,句句属实。陛下请看,”
张若渟边说递给皇帝一封电报,电报上密密麻麻写满了不列颠文字。
刘烨不屑一顾:“各地大员,也主张派兵?”
“那倒不是。”首相停顿片刻,接着道:“伦敦发来的最后通牒,署名是乔治三世,额,就是陛下的那位外公。”
皇帝脸上闪过一丝愠色。
从刘烨出生起,乔治三世就成了他的外公。
皇帝还从未见过这个便宜外公一面。
这位远在伦敦的外公,三番五次打压天心城,总是以“自由正义公平”诸如此类的名义,充当齐国的教师爷,令人厌恶。
“是否需要翻译?”
刘烨一口拒绝道:“朕的英语足够应付。”
“首相看了吗?”
张首相笑道:“既是英国国王发给陛下的,臣若擅自阅览,恐怕不妥。”
张若渟嘴角压抑不住的上扬,像是要克服内心巨大的喜悦,说完便用眼角余光偷瞄了皇帝一眼。
刘烨自言自语道:“这好像是大齐第一次收到此类文书,首相大人,什么是最后通牒,朕的外公是要向朕宣战吗?”
张若渟不以为然道:“最后通牒嘛,当然是一些威胁恐吓,自吹自擂的话,陛下不要被英国人吓到了,太宗文皇帝当年说过,不列颠人不过都是纸老虎,长公主亦有言,你若战便奉陪到底,大不了大齐损失一半人口····”
张廷玉的儿子忽然停住,可能是觉得自己这样说有些似有不妥。
“不列颠人畏威不畏德,陛下不可被他们愚弄了。”
刘烨对张若渟很是不满,如果不是因为皇权日渐式微,他早就换掉了这位桀骜不驯的张首相。
“英国人要派海军过来,如果大齐继续增兵东部行省的话,臣以为,这是一个契机,与欧洲人决裂的契机。”
“这会加剧国内的分裂。”
“陛下,看来您的外公被那些叛贼收买了。”
“那些移民,有那么多英镑吗?”
张首相笑道:“收买不列颠这样的国家,不需要金钱。”
刘烨眯起眼睛:“你还知道些什么?”
“叛贼把九州各大银矿未来三十年的收益权抵押给了东印度公司,以此来换取伦敦方面的支持!”
皇帝长叹口气:“看来英国人非要搅这趟浑水喽?”
刘烨不想让英国人牵连进来,可是眼下似乎没有其他阻止英国人行动的方法。
见皇帝犹豫,张若渟趁热打铁:“陛下是否同意出兵倭国,彻底解决东部行省问题?”
“无可奉告!”
~~~~~~~
不知火山枪声响起的那几天,不列颠王国对大齐的敌意也达到了一个顶点。
三月二十八日,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委托驻齐大使托马斯向齐国议会发出最后通牒,英国方面要求齐国尊重虾夷国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并停止迫害当地民众合法的政治诉求。
在此之前,东部行省四大岛屿联合议会联合发表声明,宣布东部行省独立为虾夷国(音译)。
这样一个名字听起来很是怪异,不过如果按照倭国语言本来的意义,就是东方太远升起的国度的意思。
英国上下对这个东方太阳升起的国度充满兴趣,对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新移民的建国行动表示支持。
因此这不仅符合不列颠王国的传统价值,更成为牵制大齐势力扩张的重要筹码。
是的,虾夷国将会成为牵制齐国势力扩张的重要筹码。
如果齐国一意孤行,对虾夷国的独立采取任何镇压行动,英国皇家海军将采取他们认为必要的行动,包括但不限于向九州等地派出援军,提高对齐关税,限制发动机、电报机、纺织机器等关键技术设备对齐国的出口。
那样一来,大齐将面临资源匮乏,商品滞销等严重问题——虽然这些问题一直存在。
从根本上说,不列颠人一直将齐国当做一枚棋子,从没真正将后者作为一名势均力敌的棋手。
无论英国人是出于正义还是私心,无论如何,在天心城方面看来,老乔治的诉求可谓无理。
天心城的议员们群情激愤,他们逐条批判英国人列出的条款。
大多数人认为,相比出兵东部行省,限制出口这种卡脖子的无耻行径更令人愤怒!
所有人都知道,齐国是商业国家,离开外贸只有死路一条。
在英国人发出最后通牒的第二天,首相便令大齐礼部外藩院召开发布会,向各国宣布大齐镇压东部行省的强硬态度。
四月初一日,礼部侍郎肇对一众外国记者怒气冲冲道:
“不列颠王国此种行径无疑是闭关锁国,是开历史的倒车!是逆流而动!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是与全球统一背道而驰!”
“我们敦促不列颠王国立即停止干涉大齐国事,须知东部行省是齐国固有领土,是太祖时代就确立的疆域,是大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英国人无权置喙!”
“永远不要低估了大齐扞卫殖民地统治的决心!永远不要!”
剑眉星目的肇侍郎还在台上唾沫横飞激情澎湃,大厅中的各国记者和大使们已经听不下去,不过在这种重要的外交场合,尽管很不耐烦,大家还是要坚持听下去。
肇侍郎滔滔不绝演讲半小时后喉咙发干,停下来喝了口水,用睥睨宇宙的目光扫视会场,继续道:
“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充当教师爷,对大齐指指点点!长期以来,不列颠王国对大齐百般打压,限制,动辄以自由平等法制虚伪的概念抨击大齐,说大齐四万万同胞生活在痛苦之中,宛若地狱!面对大齐议会的一次次善意,贵国总是置之不理!这里,我要送贵国大使一句成语!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
两个小时后,终于熬到了记者提问环节。
剑眉星目的肇侍郎环顾会场四周,勉强从绷紧的脸上挤出一丝笑容,努力让自己显得和颜悦色:
“好了,下面到了提问环节,我给大家五分钟时间提问,注意同样的问题不要重复提问,尽量不要浪费其他外国朋友们的时间,另外不要提问一些无意义的问题,还有之前已经提问过的问题也不用再问了。此外要注意提问时间,尽量将问题压缩在最短时间……
肇侍郎又长篇大论滔滔不绝讲了三分钟,直到时间来到最后两分钟时,他才意犹未尽停了下来。
大齐发言人刚放下话筒,一名金发碧眼的男记者眼疾手快,立即举手。
“好,有请这一位记者。”
那记者刚要起身,却见肇侍郎摇手道:
“不是你,是你后面那位女士!”
那位女士记者确定是在叫自己,随即站了起来,她自称是泰晤士报记者。
“这位女士,请提问吧。”
“感谢发言人。”
她信心满满,打开手中文件,开始向大齐发言人提问:
“请问帝国是否会向东部行省发出援军,据我所知,你们的军队刚刚在不知火山遭遇了惨重失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