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三天,导师终于给了她回复,表示计划书基本没有问题,不过还需要根据标注继续完善。
可喜的是,导师已经把这个选题报审,就看到时候能不能通过,如果通过了就可以开始准备具体的实施了。
如果过不了就需要根据要求进行修改和完善。
不过,导师的意思是放宽心,应该没啥大问题,可以过审。
听到这个消息后,简裙非常开心,也很激动。
当她再一次把自己的计划书拿到手里后,她重新打开,看到上面用各种颜色的笔密密麻麻的做了好多标注。
哪一部分是写得好的,哪一部分是需要修改的,哪一部分是需要继续补充内容,需要完善的,都写得清清楚楚。
她看后惊讶又感动,更重要的是由衷敬佩她导师这种做学问的态度。
一想到那个小老太太,在昏黄的灯光下,戴着她的老花镜在那儿一个字一个字给她的计划书写着标注,她就觉得眼眶湿润。
人这一生会遇上很多很多的人,但如果能够遇到一个良好的引路人,一个善良正直的老师,那绝对是人生一大幸事。
若是能够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遇到不同的引路人,那简直就是运气好到爆。
以前简裙觉得自己是个命不好的人,她觉得自己就是倒霉,什么好事都轮不到她,相反什么坏事都少不了她。
别人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东西,她每次都需要付出很多很多才能够换回来一点小小的回报。
但现在她不那么想了。
现在回想,其实她也算是个比较幸运的人了。
从小到大,不是什么出类拔萃的风云人物,虽然也遇到了很多糟糕的人,但更多的还是遇到了好人。
就像高中的时候,虽然高一上学期遇到了很多坏人,但也遇到了樊序燃、刘硕朋、周天、于航他们。
虽然遇到了不尊重学生、对学生侮辱谩骂的老师,但也遇到了陈老师、王老师那样正直善良的老师。
虽然高中阶段很努力,也没考上多好的大学,但本科阶段也遇到了很好的舍友,也遇到了让她瞬间开悟的教授,并且也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
虽然之前的选题被否了,也没有遇到认真负责的论文指导老师,但现在遇到了啊,不光认真负责而且人非常和蔼可亲,除了学术方面还会给她们讲一些生活的经验和道理。
……
所以,人有的时候还是要看开,要多看看事物好的一面,这样整个人才会豁达开阔,才会对未来充满向往。
——
在完善计划书的这段时间,简裙一边等送审结果,一边继续研读相关文献,生活的非常充实。
不过相比于前段时间,最近几天她不算太忙,中午的时候还会回宿舍睡个午觉啥的。
周三的时候,她们宿舍一个女生新交往的男朋友请她们全宿舍的人吃火锅。
晚上七点来钟,她们宿舍四个女生一起下楼,往吃饭的地方走。
之前她说的是只请她们一个宿舍的人。
简裙以为就她们几个女生,结果去了之后才发现有很多很多人。
她们宿舍其他三个女生的对象全在。
除此之外,还有好多她不认识的男生女生。
她虽然通过大学这几年出落的开朗了不少,但是面对这种场合还是无法做到游刃有余,就感觉特别尴尬。
尽管她们宿舍的几个女生一直安顿她,叫她不要拘束放开吃,但她根本放不开,夹东西的时候看着这一大桌子陌生人,感觉手都在抖。
看这场面好像也不太像是请客吃饭,有点像开派对的感觉,男女生都开始喝上酒了。
大家你一盅我一盅,喝得不亦乐乎。
简裙一看这架势,内心犯了怵,心说:一会儿该不会逼着我喝酒吧?
她越观察越觉得自己不太适合眼前这种场面。
一来她实在不喜欢喝酒,二来她超级害怕劝酒名场面。
随意扒拉了几口饭,她就想找个借口先离开。
她刚转过身准备和宿舍那个女生说一声自己想先走,话还没说出口就看到门外又走进来四五个人。
妈呀,她心说,赶紧逃吧,一会儿指不定还有多少陌生人呢,对她来说在这种人生地也不太熟的场面多待一秒都是一种痛苦。
她借口说导师有急事找她,和同宿舍那个女生说了一声就起身匆匆往门外走。
刚走了没几步听到身后有人叫她。
听声音是个男生。
她心想,干嘛,不会真的逼着我喝酒吧?
什么想走的人就自罚三杯?什么先干为敬?
想到这些她就眉头发紧。
于是假装没听见,飞速往门口溜去。
当她彻底走出饭店的那一刻,她终于松了口气,心说终于躲过了。
然而,下一秒就听到身后仍然有人在叫她。
这什么人啊,还追到外面来?
你追也没用,我反正就是不喝酒,爱咋咋。
她这样想着,边想边继续往前走着,没准备理会后面的人。
但这人似乎很执着,一直在叫她,而且声音越来越近,似乎就快要追上她了。
她心想,这劝酒未免也太过分了吧,在里面劝也就算了,还追到门外,门外也就算了,这还追出这么远,真是烦死人了。
今天必须要和这个人说清楚,必须要强烈谴责他这种令人讨厌的劝酒方式。
于是,她停下脚步,准备好好问问这个人,到底想怎样。
她一咬牙,一跺脚,也没仔细看对面是谁,转过身就凶巴巴地朝那人说:“你有完没完了?劝酒也要有个分寸吧。你这一直追到这里啥意思?是今天非得让我喝几盅酒?”
“我告诉你,我不喝酒!不是不会喝酒,就是不爱喝,不爱喝,能明白么?”
夜里天色漆黑,路灯昏黄,她情绪也有点急,没注意看对面的人是谁,就一股脑把自己对于酒桌文化的厌恶和盘托出。
这会儿看到面前不远处的人默不作声地站在那儿笑,她才抬起头仔细打量了几眼,发现这人有些眼熟。
好像在哪儿见过。
“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