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新闻与传播本身就是社会性、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其中很多的理论是由社会现象总结归纳延展而来的,也有很多理论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总结经验教训得出来的。
当然,这些理论也可以反过来去分析和指导社会现象。
其次,她所提到的关于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校园安全问题,确实是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个非常严重棘手的问题。
因此,导师觉得她提出的这个设想非常有意义。
如果到时候真的能够通过一系列的调研研究,分析出其背后所存在的关键问题,并且找到合理的解决方式,那确实会对社会产生良好的影响。
但从目前来看,她的这个想法还仅限于口头表述,还非常不成型。
所以,导师的意思是让她写一份非常详细的计划,把自己所有的想法通过书面的形式全部写下来,以及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创新点之类的,尽可能详细。
除此之外,导师也告诉她,要做这个课题可并非是一件容易事,这可不像一般的课题论文那样,只需要查找相关文献,分析文献,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小小的创新点就可以完成一篇论文。
这个课题是需要真正实地去调研的,这可不是一个小工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
一方面,目标对象的种类比较多,就学生这个群体就可以分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等,以及在不同阶段又可以分为男学生和女学生这两个大类。
按照地区又可以分出很多种类。
如果要真正准备调研的话,需要涉及到每个小分类,不能仅仅依靠随机抽样的方法去抽取样本,否则样本很容易不准确,导致最终的结果出现偏差。
另一方面,实地调查是非常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季节、天气,同时需要不断研究数据分析数据,还需要定期撰写阶段性总结报告。
当然,一个重大的课题,一旦各方面审批通过了,那将是由一整个团队去做的,不仅仅是依靠一个人。
而且一个人单枪匹马,也无法完成如此巨大的工作量。
所以,导师说这些其实就是让她提前想好,到底要不要去做这个项目?
要考虑其中的艰苦,以及要付出的心血,各种成本,而不是头脑一热,一时兴起决定要做,到时候兴致下去了,又不想做了,那可不行。
对此简裙只回了一个字,“做”。
导师可能还不太了解,她这个人其实特别轴,一旦她做了某个决定,或者她想做什么事情,那可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就像以前周天说过的,她这人看上去好像什么都能妥协,实际上特执着,只要是她决定的事情,基本上就是一条路走到黑。
——
和导师聊完,回去后简裙就着手开始写计划书。
对于这个课题她是非常上心的,其实之前本科的时候她就曾有过做这个课题的想法,当时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时候她还和当时的论文指导老师谈到过这个选题。
但当时的老师以该选题只属于社会学领域,不属于新闻与传播范畴为理由敷衍她。
她觉得新闻与传播本身就是处在十字路口的交叉学科,是很宽泛的学科,包罗万象,这个选题怎么就不属于新闻与传播范畴了?
那时候因为这个她还和老师争论了几句,后来碍于权威她只能忍气吞声了。
把自己真实的想法隐藏了起来,选择顺从老师,选择听老师的话。
毕竟,自己当时只是个小小的本科生,学习的内容非常浅薄,可能对于新闻与传播的理解还是不深刻吧,可能确实有点分不清什么选题是属于这一范畴,什么选题不属于这一范畴。
所以她只能将此选题暂且搁置。
到现在她还记得当时第一次和研究生导师聊起这个选题的时候,她说完自己的想法后,小心翼翼地问老师,“老师,我这个选题属于咱们新闻与传播的研究范畴么?”
导师一脸笑意,“当然。咱们新闻与传播本身就是包罗万象的学科,像传播学很多理论不是都建立在各种实证研究的基础上?”
她又问:“那这个算不算社会学范畴?”
导师非常认真又很耐心地回答她,“这属于是交叉领域,其中有一部分属于社会学、也有一部分属于传播学,也有属于新闻学……”
她听后点了点头,和她内心所想的差不多。
这再一次印证了她内心一直所坚信的道理:一个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是非常大的,也是非常深远的。
——
写这份计划书用了她将近两周的时间。
因为既要写,又要去查找相关资料,包括搜集与该内容相关的新闻,各种评论等。
所以她写的很慢,非常详尽细致。
这段时间除了吃饭睡觉上课之外,她全部的时间都用来写这份计划书了。
宿舍里的人除了晚上快睡觉的时候能见到她,其余时候基本见不到她。
有时候她在图书馆通宵,宿舍里的人一整天都见不到她一面。
大家开玩笑说,“你这工作狂,这幸亏没对象,要是有对象估计对方会疯掉。好几天都见不上一面儿。”
简裙笑了笑,没说话。
心说:可能我确实不太适合搞对象,还是专心搞研究,搞事业吧。搞研究能让我开心!
当她把这份十几页的计划书拿给导师看的时候,导师有点吃惊,看来这女子不简单了,准备工作做得挺足。
导师翻开看了几眼,发现后面还有各种表格、新闻、评论的截图,以及一小部分数据等等。
于是把她的老花镜从眼镜盒里取出来,戴上后认真细读。
读了一段时间,才读到了第二页,当时她正好有点事,导师就让她先回去,说自己要认认真真读,等读完后再给她反馈。
——
自从把计划书交给导师后,简裙并没有松一口的感觉,反而是一直很紧张。
担心导师会觉得她的计划太过于理想化,又担心导师会临时觉得她这个选题存在问题,最终把她的选题给否了……
总之各种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