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针对城墙的争夺战,其实对于日军来说,是完全徒劳的事情。
反复尝试几次之后,他们就彻底放弃,而是专注于进行巷战。
他们提前几个月的时间,就在张家口构筑了大量的街垒阵地。
如今城墙已经丢失,他们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利用巷战拖延敌人开始的速度。
毕竟对面敌军的装甲部队,就算是原野上再怎么无敌天下,但是到了满是狭窄街道的巷战之中,这些大家伙们就不好展开了。
而且再加上城市之中的房屋,可以让很多日军士兵,借助着屋顶,窗户等等,对这些坦克,装甲车进行居高临下的攻击。
他们在之前的作战之中,已经总结出来一定经验。
那就是敌军的坦克和装甲车正面冲过来的话,并不好对付。
尤其是敌军的坦克,甚至一些日军的反坦克火炮,在正面命中的话,也不好将其直接摧毁。
可若是到了巷战之中,他们甚至可以使用单兵反坦克手雷,直接从上方投掷到那些敌人的坦克顶部舱室之中。
楚天现在就在城墙外面不远处的指挥部之中,看到他们的军旗,在风中咧咧作响,他就知道这场仗距离结束,已经越来越近了。
巷战虽然残酷,而且面对抵抗意志力比较坚决的部队,想要将他们从张家口的大街小巷之中驱赶出去,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
但是楚天的态度是相当坚决的,那就是必须尽快将整个张家口打下。
在巷战开始的时候,此刻,日军两个师团的支援兵力,已经放弃了铁路运输。
原因非常简单,从他们出发之后不多久,四军针对铁路的轰炸,就几乎没有停下来过。
关键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对面敌人的轰炸效率,要远远超过日军的轰炸效率。
一个轰炸机编队,只需要十多分钟时间,就可以让一段长达几百米的铁轨彻底报废,无法继续使用。
支援来的两个日军师团,哪个没有上万人的规模。
运送他们最快的方式,自然就是铁路运输。
结果在这个过程之中,他们乘坐着火车,非但要随时挨着头顶的轰炸,还要走走停停。
因为前面很多铁轨被直接摧毁,日军的工兵正在抢修那些已经被损毁的铁路。
只是这种方式并不牢靠,很快日军的两个师团长就意识到了,前方这些工兵部队的修理速度,是远远比不上四军空中部队轰炸速度的。
往往是日军工兵刚刚将铁路修好,不等火车启动,下一轮的轰炸就接踵而至。
就好像有那么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这条铁路,只要是发现了铁路被修复了,便立刻呼叫空中部队,来对铁路进行又一次的轰炸和破坏。
所以黑藤助苦苦等待的援兵,从原来的铁路运输,硬生生变成了陆地运输。
甚至是陆地运输,都很快遭遇到了四军的轰炸。
总之,四军的空中部队,有相当一部分,都集中到了这个方向,专门破坏他们的支援部队。
在这些日军师团,顶着四军轰炸,艰难向张家口支援的时候。
黑夜来临的时候,他们才知道什么叫做地狱。
因为这些日军部队,在刚刚进入到张家口四军的包围圈之后,就已经被盯上了。
四军的装甲部队,之前一直在侧翼活动,只是因为空间有限,施展不开。
现在好不容易等到了打援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这些日军的支援部队,在之前就已经被四军的轰炸机不断的轰炸,搞得身心俱疲,同时也伴随着不小的人员伤亡。
结果就在这些日军部队,在晚上休整的时候,开始遭遇到地面装甲部队的冲击。
四军的这些装甲部队,要说参与攻击的部队,基本都是连营作为基本战术单位的。
并没有非常大规模的行动。
但是他们行动的范围相当广阔,几乎是两个行军之中的日军师团,都在他们的攻击范围之内。
也就是很多日军部队,还没有出发抵达伏击区域,不然的话,这群人绝对会连着他们一起收拾。
这些临时抽调出来,组成的日军支援部队,其实对于接下来的战斗,并没有非常明确的概念。
纵然已经被反复告知,对面的四军部队,是极为强大,而且极为难缠的对手。
可这种认知,并不具体。
他们对于中国军队的印象,仿佛还停留在两三年前,亦或者是那些个穿着草鞋和他们作战的游击队。
结果就在这天晚上的时候,在一颗颗照明弹的光芒之下,那些日军士兵们清楚无比地看到,那些装甲车和坦克,向他们冲锋过来。
同时还有大批量的四军步兵,跟随在这些坦克和装甲车的后方行动。
娴熟无比的步坦协同战术,这些以步兵为主的日军部队,纵然没有真正学习过这种战术,却也知道眼前这支敌人,前所未有的强大。
黑夜之中的这场突袭战,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中午,才算是进入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