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牢关的消息既然已经传到了府城,引起百姓的不安是必然的事情。即使王茂平早就预料到边关会有战事发生,早就提前听说了,边关战事的发生,仍旧没有办法去避免。
对战争的畏惧,是普通百姓的本能反应。这种畏惧会随着时间与战事的变化,增加或者减少。
而府衙能够做的,也就是尽量去保证肇原府的安定,尽量去减少百姓的恐惧,尽力减缓恐惧的逐渐攀升。
但此时还是要给百姓们宣泄恐惧的时间。
之前已经有大户人家听到了消息,其中的一些已经悄声的离开了肇原府。王茂平自然没想过要阻止他们离开。
趋利避害,求生,都是人的本能。人家既然有这个条件与能力,去躲避灾祸,为什么要阻止呢。
不只是那些大户人家,就是普通百姓在听到消息后,一些有退路的,也会选择离开。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不是所有百姓都有退路,不是所有百姓都会选择离开,绝大部分百姓都需要习惯战争所带来的影响,需要去习惯恐惧,克服恐惧,在肇原府城继续生活下去。
直到战事结束,或者肇原府沦陷。
而王茂平要做的就是守着这座城,守着绝大部分百姓,直到战事结束,他的知府职责结束,或者生命结束。
战事才刚刚开始,无论是他还是百姓们,都需要去习惯。
“听说了吗?”
“外族已经开始攻打古牢关了!”
“啥?打起来了?”
“这要是打进来了可咋整,咱们肇原府离边关可是最近的。”
消息已经传到了府城,街头巷尾百姓们几乎都在谈论着此事,脸上都带着恐惧与担忧。在战事面前,连王茂平这个知府都很难做到从容应对,更何况是普通的百姓。
“这才过了几年的好日子,怎么就打过来了呢!”
“那群外族人真是太该死了!”
当百姓们都在讨论的时候,恐惧无疑会被放大,心里都惴惴不安,不知道要面对的是什么,一时间也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下去。
“这要是真的攻进肇原府,那咱们还能有活路吗,那些外族人可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到时候肯定是要丢命的啊!”
“不行,我得收拾东西去避一避!”
“我也得去避一避,唉,这都什么事儿!”
消息传到肇原府城,也很快传遍肇原府城,恐惧与慌乱中,城里的百姓在煎熬着,也在煎熬中,做着选择。
城门附近,出城的人已经排起长队,马车,驴车,甚至是手推车。有些看似从容,有些略显狼狈。
但无一例外的,他们都为自己找好了退路,选择在此时离开肇原府城。因为只有这时候离开才是最安全的。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几天的时间,城门似乎已经恢复了正常,很少再有前几天举家离开的情况发生。
而就像王茂平之前所预料的那般,即使几天的时间有不少百姓离开,但相对于府城而言,也只是极少的一部分而已。绝大多数百姓还是要继续生活下去。
虽然话虽如此,但相比于从前平静安稳的生活,此时则是,心焦气躁,寝食难安。
“唉!”
“唉声叹气的做什么!”
“外族都快要打进来了,这日子可咋过呀。”
“该咋过还咋过呗,现在还有饭吃,还有衣服穿,怎么就过不下去了!”
“可,万一要是——”
“哪有那么多万一,想那么多做什么,知府大人不是还在呢吗!”
“知府大人再厉害,他也打不过那么多外族人啊!”
“大人受到上天庇佑,老天肯定会保护咱们肇原府的。即使最后真的没有活路了,大不了到时候一起死,怕什么!”
留下来的百姓总需要在交谈甚至是争吵中,去让自己对于如今的形势妥协,并找出压制恐惧的方法。
而绝大多数百姓,找出来的方法,还是转化成了和以前一样的一句话:“怕什么!天塌下来也有大人顶着。”
于是府城之中,有关于王茂平的传言,不,传说又一次变得受欢迎了起来。
或许是因为面对的恐惧太大,压力太大。如今的传说中,王茂平的实力又被进一步增强,妥妥的爽文大男主加天之骄子模板,中后期所向披靡的展开方式。甚至连以后的剧情都已经为他写好。
王茂平原本以为百姓们还需要很长时间的调理,才能够与恐惧共存,回归正常的生活。却没有想到,他们调理的方式是自己。
他一天被公务,城中的形势,边关的战事,以及还没有降下的雨水,折磨的有些心力交瘁,在听白景讲述八卦而来的传闻之后,让他更加的欲哭无泪。
“大人,如果最后真的是兵临城下的局面,百姓们可都等着你,引得天降神罚,将外族劈的灰飞烟灭呢。”白景语气中,没有调侃,反而像是期待他能引得上天垂怜。
王茂平无语的摆摆手,让白景退了下去,小伙子平时还是少读点儿话本吧。
还有百姓们的想象力怎么能丰富成这个样子。这种当事人听的都脚趾抠地的设定与剧情,到底有谁喜欢!谁能管管这些百姓,抽象到他了好吗!
但不得不说,这种对他来说无比尴尬的传闻,还是能够让他在现实的繁忙与焦躁中,得到片刻的喘息。
却也只是片刻而已,放下茶杯的功夫,烦恼便又重新爬上心头。
也不知道,如今边关的局势到底如何了。
“杀!”
“杀!!”
古牢关的关城城门被打开,铁骑顷刻而出,手持寒刃,踏起层层烟尘,向着被火炮伤及的外族而去。
士卒们终于迎来了和外族兵的正面交锋。一时间马蹄声,战鼓声,呼喊声,兵器碰撞发出的声音,让战场变得喧嚣而肃杀。
莫砀与田多岭如今也在其中,原本以为自己会有一丝的恐惧,却发现当短兵相接的时候,心中不仅没有任何恐惧,还升起了万丈豪情。
大丈夫,纵马革裹尸,也不枉费来这世间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