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亏钱不亏心
1943年1月31日,美国对意大利最后通牒期限的最后一天,罗马延续着连日的晴朗天气,华盛顿则处于yin雨的笼罩之下。面临宣战或妥协的抉择,两个在各自国家拥有极致地位的领袖人物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留守办公之所。于是,几乎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华盛顿白宫和罗马威尼斯宫,以期在第一时间获得左右历史进程的关键消息。当然了,这一天德国总理府外也聚集了不少媒体记者,这个拥有强大军力且努力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角色的欧陆豪强是否会真的置身事外,立场不同的人们都在拭目以待。
在上午的正常工作时间,担任政府内阁总理的罗根确实召集了他的部长们开会,但当天的主要议题却和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没有太直接的关联。因为到了这个时候,德国的军政首脑们已经分别和美、意派来的特使完成了秘密会谈,一系列秘密的协定和备忘录也相应签署。拥有如此充分的准备,他们无需在这最后的时刻瞻前顾后、左右摇摆,而是抱定主意坐山观虎斗。
“军队规模虽然已经按进度裁减了三分之二,但从去年4月1日到现在,我们的军费总开支仍达到了922亿帝国马克,较上一个财政年度前10个月的数据增加了百分之六十七,这主要是给付了退伍军人的一次性补贴、伤残及阵亡人员的战争抚恤金”财政部长克罗希克伯爵,第三帝国以来独一无二的“四朝元老”,一边用他那藏在镜片后面的小眼睛扫着面前的报告文件,一边以沉稳缓慢的语调向内阁汇报国家财政状况——考虑到德国政府的财政年度是自每年4月1日至次年3月底,接下来还有两个月的时间进行收尾。
“军费之外的政府开支为417亿帝国马克,较上一年度前10个月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主要是增加了企业改革的政府补贴、退伍军人投资办商的政府贴息这两大项目综合起来,预计1942至1943财年,我们的政府总开支将达到1500亿帝国马克,相比920亿马克的预计总收入,赤字很可能达到580亿马克”
单纯就数字而言,这一年的政府赤字已经超过了德国政府在1933年至1939年这6年间政府赤字的总和,而且当时的德国也在大兴土木、整军备战——考虑到1943年初帝国马克对美元依然保持着2.5比1的汇率,这一赤字的规模是令人咂舌的
经过战争的消耗,国家的财政状况似乎非常不容乐观,但这里大多数内阁成员,尤其是一正一副两位总理,都安安稳稳地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听着财政部长用他那专业的言辞估计下一阶段的经济和财政情况。
“考虑到军事、工业、经济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的一系列战略调整,下一财政年度的收支状况存在较大变数。依据目前已签订的大宗出口协议,我们认为今年下半年军火相关行业的盈利将会有很大幅度的提升,而出售军队的多余装备又将为政府换取大量的硬通货,若是军费开支能够继续按计划缩减,下一财政年度是有望实现收支平衡的——至少是大幅缩减赤字规模”
“若是军费继续缩减”——财政部长给自己的官方预测留足了回旋空间,这不仅反映了国际形势的巨大不确定性,更说明相当一部分德国人的大国心态,他们空前膨胀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眼界,甚至高出了这个国家的实际能力。毫无疑问,德国在经过西线和东线的长期作战后,在军事技术和作战经验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许多人不知道或不愿承认的一点是,德国的战时经济却是相当糟糕的,政府背负着沉重的债务——包括外债和国债,唯有倚仗对占领区的经济掠夺以及收取高额的占领费,加上不断扩大对外军火输出规模,来维持政府开支和国内的经济金融运行。
伯爵结束了发言,施佩尔旋即开口道:
“从经济发展的寻常规律来看,短期内消灭政府赤字不仅难度很大,对于国家的整体经济形势来说也可能是弊大于利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当下的外部环境,想方设法恢复和扩大经济规模,提高非军火工业的竞争力。眼下虽说还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若是我们最终拿下美国政府总额高达600至700亿美元的分期造船订单,造船及相关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将是相当可观的,甚至可能给我们的造船业以及沿海港口带来持续数十年的繁荣,并且每年都给政府带来不菲的收入更令人向往的是,我们将真正迈出从陆地到海洋的历史性步伐”
施佩尔描绘的蓝图固然是美妙绝伦的,可这里所坐的都是见过了大风大雨的内阁成员,他们不乏国家精神和民族主义,只是习惯于冷静和理智地看待一切。当副总理最后一句话的余音尚回荡在这会议室中,他们一个个面无表情地挺着胸,各自揣摩着话语背后的深意。最近一段时期,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连带着对德国国内的政坛也造成不小的影响。最为轰动,也是引起最多争议的,莫过于德国总理的访美及两国战略合作关系的加深,这基本意味着轴心协定的自然毁除。就历史而言,意大利和日本并非德国的传统盟友,纵然如此,许多人还是对德美关系的发展持质疑甚至抵触态度,在他们看来,独霸欧洲并且获得了远超过第二帝国时代的海外殖民地,德意志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梦幻时代,这样的强大国家根本不需要放低身段与其他国家协商和平——正如阿道夫.希特勒曾经为他们描述的那样,它应当成为至高无上的“世界领袖”
关于德国大战略的争论对平民来说或许过于遥远,而让他们更加好奇及关注的是与高层有关、或称“国礼门”的另一件事。新年之后,总理罗根、副总理施佩尔、国防部长雷德尔以及外交部长冯.牛赖特带头向国内的博物馆或纪念馆捐出了由外国政府私下赠送的礼物,这其中不乏精致昂贵的工艺珍品和价值不菲的古董宝贝。随后,一大批军政高官也以各种方式捐出了当年或是历年收到的国外贺礼。尽管绝大部分人并未公布礼品的具体来源,但人们还是能够通过它们的造型、制造工艺等等揣测其“娘家身份”,意大利毫不意外地成为德国艺术界的头号贡献者。舆论之下,自以为是的意大利政府被狠狠将了一军,以公立博物馆的馆藏来孝敬外国政要,如此行径在意大利国内也引得一片抨击之声。对于德国的军政首脑们而言,这种行动造成的个人利益损失是微不足道的,重要的是他们在民众中获得了公正廉明的好名声,更在关键时刻间接促使对美秘密协定在德国内阁最终通过。要知道在这之前,不少部长级的要员还对德国的亲美政策提出了异议,之后虽然仍有人对意大利赠礼之事避而不谈,但在关键的表决上还是自知理亏地投了赞同或弃权。
“船舶和军火贸易带来的积极影响确实是可以预见的,虽然不能做出准确的估量,但我们在安排政府收支的时候还是会尽量将其考虑进去”
财政部长的回答很快也很及时,也许是出于个人考虑,也许是给赠礼方留一些情面,他没有宣布捐赠——亦没有就意大利人的礼物作出任何表态,但也有传闻说他匿名捐出了一批珍贵的古董。对于战时“现购自运”政策,这位伯爵从一开始就是持欢迎态度的,毕竟财政状况较差的国家,例如意大利,赊购很可能导致长期收不回货款,甚至最终沦为政治交易的筹码,那对于战争消耗颇大的德国来说毫无益处。
“好了,年度财算的讨论就暂时到这里吧”坐在上位的罗根开口道,“昨晚总统召我前去进行了一番长谈。有赖诸位的努力,新年以来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总统的认可,尤其在对待意美冲突的立场上,总统非常赞同。据此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我们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把和平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当然了,军事投入非但不会减少,还会根据财政状况适当增调,以确保我们在十年之内成为超一流的世界军事强国,并对海外贸易、协约港口以及直接控制地区形成一整套完善的保护体系”
话说到这里,那些出于各种考虑而对现行战略决策持保留意见的内阁成员也只能将酝酿的言辞压在腹中。按照这一次内阁会议的议程,部长们继而讨论了一些无关大局的内政事务,临近结束时,一名副官走进来单独向罗根报告,紧接着,总理起身通知众人:
“意大利大使向我们转来了罗马的决定:在经过了双边协商之后,他们仍无法接受美国提出的通牒,若是战争无可避免,他们将勇往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