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区的蒙古人主要是久居新疆一带的准格尔蒙古人。蒙古人在藏区的势力主要还是在青海和西藏,西康地区接近四川,受到中原的影响比较大,大明帝国还是个庞然大物,蒙古人还不敢过分嚣张。西康的主要统治势力就是藏族的大奴隶主和大寺庙的僧侣,或者是他们的联手统治。
这些大奴隶主大多数都有“土官”的身份,就是类似于秦良玉的宣抚使的那种身份。土官是世袭的,一代传一代。这种身份大多数是大明朝廷任命的,有不少已经年代久远,在大明的官府中还有没有备案都不好说了,有的干脆就是自封的。在藏区,藏传佛教有很高的地位,大型的寺庙自己就拥有大量的土地和奴隶也有僧兵。这些土官、领主、僧侣就是西康的实际统治者。
很多年来大明的官府已经失去了在这里的影响力,即便是有所影响也仅仅是名义而已,实际的权利官府是掌握不了的,以赋税为例,这些领主是不会交赋税的,他们不伸手要朝廷的援助就不错了。所以朝廷在这了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最然在版图上这里还有西康省、西藏省,但是,朝廷已经不把他们看做行省了。
在清代有数次改土归流的行动,解决了一部分,但是像西藏这种地方还是难于解决。“改土归流”就是改变“土官”为“流官”,土官就是世袭的领主官员,流官就是朝廷随时任命,随时可以撤换的官员,一般都是从外地调来的官员,也都有进士的身份。
这些领主们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就要有自己的武装,大小领主、土官、寺庙都根据自己的实力养着一批军队。在某一地区,谁的军队多,力量强,谁就是这一地区的霸主。这也有点类似于秦良玉的白杆兵。
目前的西康就是这种状态。
康藏军若想建立官府,征收税赋,形成统一的政权,那是没有什么好说的,进门就开打!要打掉他们的军队,私人军队一个也不能保留,杀掉反抗的领主,废除他们的土官,解散寺庙的僧兵,杀掉一批活佛、喇嘛。把听话、老实的活佛、领主扶植起来,任命官吏管理地方。
对于马守应建立的政权不能要求过高,西康、西藏的奴隶制度是应该废除的,但是,不能要求马守应做到这一点,他们未必有那个思想水平,也没有那个施政的水平,同时也是因为康藏地区太落后了,生产力过于低下,因此藏区的奴隶制就听其自然了。
废除奴隶制也要有一系列的办法政策,解决后续的问题,否则,会遭到强烈的反抗。奴隶主反抗还可以理解的,废除奴隶制还可能遭到奴隶的反抗!你能理解吗?这就是因为社会生产力过于低下,独立的自由民由于势单力薄,无法生存,从而必须投靠生存能力强的社会集团,否则就是死路一条。就是说他们必须做奴隶才能生存。
这可不是没有根据的胡说,是历史事实,我们从前说过的王莽就经历了这样的教训,王莽在废除奴隶制时,就遭到了奴隶主和奴隶的双重反抗,迫使王莽不得不终止废奴的行动!
能够废除土官,废除领主、僧侣的社会统治权力,已经是极大的进步了。要知道后世的现代社会,直到1959年才废除了西藏奴隶主的社会统治权力,才废除了作为奴隶主代表来执政的“噶伦”。
听话的奴隶主,能够正常纳税的,解散自己的私家军队、武装的奴隶主,就不要动他了,维持现状。不听话的,不纳税的,不解散私家武装的,则剿灭、杀掉。给解放的奴隶们分配(需要低价购买)土地、牛羊,给予户籍登记,让他们成为自由人。至于以后他们中的不少人,可能重新沦为奴隶,那也是没有办法的。
这些解放的奴隶就是康藏军极好的兵源,可以借机大力扩军。军粮、军饷不用担心,只要康藏军没有过分的膨胀,联省官府还养的起他们,何况西康自己也有税赋收入,补充差额的负担也不是很重。
以税收为纲领,为由头,按照土地数量、牛羊数量征税,凡是抗税的就镇压,就杀!税收就是执政的纲领。
所以大都督府告诫马守应,初入西康,一定要放开手脚,要敢于杀人,不能手软,否则,政权是无法建立的。
听话的要扶植,但是,只能是类似于大明的士绅、乡绅的地位和身份,不能扶植新的土官出来。人人都要纳税,这是底线。
在建立政权,壮大队伍的同时,还要建立维持地方的二流武装。
对于农牧业生产、工商业、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面,就更不能要求马守应的政权有多大的作为了,只要社会安定,农牧工商就有发展的动力,自然就会繁荣。只要康藏军不危害地方,社会经济就会发展,这是自然规律。
八月底,康藏军开始准备向雅安进军。
在老回回的部队中,作战能力比较强的就是贺一龙和贺锦,这两位都姓贺,可是毫无亲缘关系。现在康藏军的总兵官是马守应亲自兼任的,将来如果占领西康和西藏,两个省就有两个总兵官的职位。但是眼下,以及占领西康之后,只有一个总兵官的位置。于是这两个人心中都暗自较劲,都想着拿到首功,争夺那个总兵官的位置。因此,这一次进兵,为了争一个头功,两个人就争得不亦乐乎,互不相让。
按说军中将领争功也是好事,可是这两位争得有点不正常。
众人坐在一起议事,开头就遇到了麻烦,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在场的所有人中,只有马守应有联省衙门任命的巡抚身份,其他的官员要进入西康之后才按照需要开始任命。因此,只有他一人身着联省高级官员的官服,煞是威风。康藏军不是国防军系列的编制因此没有标准的军服,军官也就没有军官服。他们的军服将来要由联省统一供给,所以就把临时营使用的鸳鸯战袄拿出来给他们使用,军官们就只能自行其事了,愿意穿什么就穿什么,没有统一的服装。
老回回人缘好,跟谁都不争,但是现在自己的部下争起来了,他有点不好办,于是求助于李岩和牛金星。
不过马守应的这种状态估计持续不了多久,军政大权集于一身,用不了几天,那脾气定然见长!
李岩和牛金星这两个人都是鬼机灵的主。李岩打仗有办法,治下也有办法,但是,李岩现在还是没有实质性的职务,没有权利,纵然有办法他也使不出来。牛金星的职务倒是有着落,进入雅安之后他就是西康的布政使,这是不会有错的,这个职位没人能争过他,但是这不是军职,部队的事情就不好插嘴了。
这关系到康藏军的组织办法了。原岳西军中,部下人数超出5000人(一个大队的人数)的头领,全都不担任大队长的职务,大队以上又没有相应的军官位置,所以他们都是总兵麾下的军官,领兵作战时按需要分配军队,贺一龙和贺锦都是这种军官。小首领就直接分派到大队、中队等担任队长了。
牛金星、李岩这两个人谁也没出声,马守应一着急,反而急中生智,想出了办法。
马守应的办法说来也简单,就是拿出第一、第二两个大队的人马,首先进军直取首府雅安,主将他派的是李岩。点将的事情他不管了,他倒要看看李岩怎么办?
李岩被逼到了第一线,他就必须选择了。李岩是绝对有办法的。他选贺一龙为副将,但是他点贺锦为先锋官。
马守应的侯爷身份不能用了,但是现在有了巡抚的身份。于是部下改用巡抚大人的称呼了。
李岩说:“巡抚大人调拨的是第一大队、第二大队,这两个大队的队长都是原贺锦将军的部下。现在的康藏军是正规军队,要避免将领的军阀倾向,贺锦将军也要避嫌,因此,带兵的副将应为贺一龙将军。
从宜宾到雅安有四百多里的行程,大部分路段是沿着岷江行进的,这一路上都是山区边沿的平原地带,但是河网纵横,桥梁和渡口则重之又重。攻城略地固然重要,也很风光,但是,大军行军调度方见将领的真本事。如果大军能够快速、平安、有序的到达雅安,则贺锦将军就是首功。我从两个大队各抽调一个中队给贺锦将军开路之用,还望两位将军不要推辞。”
贺一龙很高兴,口称:“遵命!”
贺锦颇为不满,口中哼了一声,再无声息。
李岩立即板起面孔,站立起来,厉声问道:“贺锦将军不接令吗?”
不接受任命,一般可以讲一些理由,哪怕勉强编排几句也行。至多给人印象不好,也没有太大的过失。就算是像贺锦现在这样硬抗,也没有死罪,至多记个过失。
乱民军的习惯也是了不得,李岩有威望,但是没有实权,贺锦不怕他。
贺锦说道:“不接令又如何?”
李岩也来了脾气,心想,今天你送上门来,我不拿你立威日后这康藏军还有我的地位吗?
李岩说道:“我是巡抚大人点的主将,现在我用军令调你为先锋官,贺锦,接令!”
贺锦愣住了,刚才是商量,现在是军令!这可不是玩笑,康藏军的军规军纪刚刚颁布,就那么几条,所有人都背下来了。今天若是违令,杀头倒是不至于,关监狱是肯定的了。
贺锦的汗一下子就冒出来了,但是多年的流寇习惯让他无所顾忌,他也知道,这算不上死罪,脸面也是要紧的,一时他也不好改口。于是他说道:“我现在还不是你的部下,也用不着接你的令,该杀该剐你就看着办吧!”
李岩怒极反笑了,他说道:“我李岩自然是拿你没有办法,我数万大军若都如你贺锦一般,如何调度?如何作战?”
说完他就坐下了,不再出声,因为他再说下去,就是逼迫马守应了,此事应该马守应处理。
就连马守应都没有想到,平日了软绵绵的李岩还有这么一手,不得不刮目相看啊!
马守应也是气的够呛,只说了一句:“贺锦,军规你是明白的,你自己领罪吧!中军!带他下去!”
中军,就是中军大帐的警卫军官,一般都是主官的嫡系亲信。马守应的这个命令就是关押起来,用现代的话就是关禁闭。也不是了不得的处罚。
一万大军出动,途径乐山,这里还是四川省的地盘,当然国防军也会与四川官府打交道,知会一声。
大军出动之前,也会有若干批的探子先行,进入雅安探听情况,马守应的大队人马也会随后跟进,这些都不细表了。
雅安城居于山地的边沿,位置也深入了雅安地区的内部,康藏军途径不少村镇和县城,都是绕城而过,并没有作战攻击的动作,马守应的目的就是先拿下雅安的中心,以便控制全局,拿下雅安对敌人的心理震慑作用还是很大的。
康藏军的进军路线就是他们的补给通道,这条通道将由第七师和康藏军共同守卫。沿途要点都要派兵驻守的。
有一点要说明的,这一地区是大江大河集中的地区,知名的像岷江、大渡河、金沙江都在这一带,并且江河中的水量都不小。但是,这些江河基本上都不能行船,其原因就是,在大山之中,河道窄,落差大,江水急,流速过快,船只是无法行驶的。所以人员物资都要靠车辆和驮马运输。
---第371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