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吉知道在这个世界里正在发生的女真金国崛起之事,与他穿越前读史时,所知道的蒙元和满清的崛起立国,惊人的相似。
它们都是被当时实力占绝对优势的上国主子,纵容甚至挑拨其与同族他部战斗,以为可以达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目,但万万没有想到,却令其在战争中做大做强,最后养成了巨无霸,结果遭到了反噬。
赵吉是吸取历史教训的,为了防止他御驾亲征灭掉的西夏地方部落,再像女真金国、历史上的蒙元、满清那样崛起,他必须当众驳斥刘光世的馊主意。
赵吉当众宣布道:
“为朕拟诏:西夏各地方部落若有纠纷,相互间无法和平化解时,必须要上报驻西夏各州府的大宋监军司,依法裁断处理。若其认为处理不公,可上书或派人至大宋朝廷申诉……”
“朕严禁西夏各地方部落间发生武力摩擦,无论任何理由,绝不准相互攻伐。违令者,大宋官军必率归降的党项各部,共讨之。”
赵吉口述的这道诏书,得到了在场众将领的一致赞同好评。
岳飞敬佩道:“官家下达此道诏书,深谋远虑,利国利民,亦利于西夏战后之安定。官家圣明至极,臣飞佩服之至。”
一向敢于抗上直言的岳飞,都带头赞佩起赵官家来,其他众将领更不甘于人后,纷纷穷其溢美之词来赞佩赵官家。
“……”
赵吉微微一笑,抬手示意众将领不用再赞美了。
大殿内立即鸦雀无声。
赵吉高声道:“朕御驾亲征,率尔等虎狼之师,讨伐无道西夏,所向披靡,不足一个月,连破西夏数座州府,攻克敌国两京,伪帝李乾顺被逼畏罪自杀,西夏已亡国了。”
“然而,西夏还有多地未降,朕送给众爱卿两句诗:宜将乘勇追穷寇,莫要沽名学霸王。”
两位皇子赵楷、赵构以及岳飞等众将领纷纷赞服。
赵吉又道:“如今,折彦质率府州先锋兵马围困西夏静州城,尚未攻克。传旨,朕令种师道、种师中率领本部精锐,带上火炮火器,乘船去往静州,助折彦质部,速速攻克静州城。”
“此仗,要打得快、准、狠,让静州城内负隅顽抗、拒不投降的夏军余孽,尝一尝我大宋火炮的厉害。破城之日,定要杀光誓死不降的夏军余孽。”
“朕欲以此战,震慑西夏多地尚未归降的部落军,让他们知道朕的大宋军威,迫使其尽早归降。”
“遵旨……”传令官下去,赶往种师道和种师中部传旨了。
赵吉又道:“再传朕旨,只要西夏某一部落军归降,就要献出其部兵马的三分之一精锐,编辖进入我大宋官军各部中,以示其真心归降的诚意。”
在场的众将领纷纷赞佩起赵官家来……
“官家圣明,定此釜底抽薪之计,不仅可让西夏各部兵力减少,还可以用这些党项兵马在未来对付金军时出力……”
“……”
赵吉处理完军政大事后,传旨宋军各部,胜利后也不可放松警惕,轮休的兵将要在营盘内好好休息,不可扰民,职夜兵将认真巡查防卫,不可疏忽大意。
赵吉只留下了岳飞和杨再兴两位将领,让他俩带领本部精锐与皇城司禁卫军,共同负责这座新更名为大宋西北宁夏行宫的警卫任务,其余众将领纷纷退下,回至各部。
“报!”一声急促的高喊,划破皇城的宁静,报事官跑来,单膝跪地,双手抱拳,神色振奋,道:
“启奏官家,我军在这西夏伪帝皇城内,经过仔细搜查,终于搜到被李乾顺那厮关押起来的百余名各地方军首领的子侄。”
赵官家道:“问过他们为何被关押吗?”
“回奏官家,经我军严加审问,方知他们皆是留在此城内的质子,因其父亲或叔伯不能及时率兵来援西夏伪帝李乾顺,若再过十日,还有他们的至亲率军来援,他们便会被治罪处死!”
“哈哈哈……大善!”赵吉大喜,这是李乾顺临死之前,给他留下的一笔宝贵人才啊!
“朕得此百余名西夏地方军首领留存夏京的质子,便可收服西夏各地方军的人心。”
“官家圣明……”
赵吉在岳飞、杨再兴及皇城司禁卫军的保护下,亲自出殿去见那百余名质子。
……
穿越者赵吉知道:历史上朱元璋在鄱阳湖歼灭陈友谅后,从二十万降卒中精选五千勇士编为“骁骑卫“,命其担任中军侍卫。朱元璋对降兵的训话被记在史书上:
“尔等昔为敌,今为吾爪牙,当同心戮力,富贵共之。”
这支由陈汉降卒组成的部队日夜守卫朱元璋的大帐,成为后来明朝禁军的前身。
赵吉也要效仿朱元璋,把西夏这百余名质子收归为己用,他主要是看重他们的强大背景,可起到招降西夏各地方军的作用。
在宋军连成片的火把照耀下,赵吉看到,一百多名手无寸铁的西夏地方军的质子整齐站立,被全副武装的宋军看押着,列队于黑夜的深宫大院内。
赵吉立在瑟瑟发抖的西夏质子们面前,目光如炬,扫视着每一个人,而后,他仿照朱元璋收服敌部兵将的话,声音洪亮地对百余名质子训话道:
“尔等过去是伪帝李乾顺留在京城的质子,被编入李乾顺的御围六班值中当禁卫军,替昏君李乾顺卖命。故此,尔等曾是朕的敌人。然而,如今西夏灭亡,李乾顺畏罪自杀,朕不会再追究尔等过往之罪。”
“尔等若真心归顺于朕,从现在开始,便可官复原职,充入朕的皇城司禁卫军中,且每人皆有赏赐。朕将视尔等为心腹,望尔等同心效力,必共享富贵!”
质子们听到如此圣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们原本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心中满是绝望与恐惧。万万没想到,赵官家比李乾顺的胸襟宽阔了千万倍啊!
“赵官家的气度如此之大,不仅饶恕俺们的小命,还要给予俺们官职和赏赐,竟还让俺们担任保护赵官家安全的禁卫军,这是何等的信任与重用啊!”
这突如其来的转变,让百余名质子们一时之间难以置信,感动得热泪盈眶。
“扑通!”
“扑通!”
“扑通……”
质子们纷纷拜倒在地,声音颤抖,满是感激。
“多谢官家不杀之恩!”
“多谢官家饶命,吾皇万岁万万岁……”
“末将愿为官家效犬马之劳……”
“……”
赵吉故作礼贤下士姿态,向前走出数步,来到跪伏谢恩表忠心的西夏各地方军质子们的面前,他弯腰伸手,连续扶起了五位跪于前列的质子,并高声道:
“众爱卿,从现在开始,便是朕的皇城司亲从官了,众爱卿平身,不必多礼。”
百余名质子感激涕零……
赵吉看了看身边负责保卫他的岳飞和杨再新这两位青年将领,又望着这百余名质子那同样年轻的面庞。
他突然想起自己没有穿越前,曾经读过伟人把年轻人比作早晨太阳的名言,他略加改编,高声道:
“镇守大宋辽阔江山之重任,是吾辈之责,亦是汝辈青年之责也。然归根结底,终当归于汝辈青年。汝辈青春正好,意气风发,如朝阳初升于辰巳之交,光芒万丈,锐不可当。”
“朕的大宋兴衰,系于汝辈青年,社稷之安危寄望于汝怀。愿汝辈砥砺前行,不负韶华,以壮志豪情,承此千钧重担,续我大宋辉煌!”
岳飞、杨再兴与百余名质子,闻听赵官家圣言,都激动不已,振奋无比。
跟在赵官家身后的起居郎,也是个年轻人,他闻听官家把年轻人比作朝阳的圣言时,握笔的手因激动而颤抖不停,却努力地在纸上速记着,生怕漏掉赵官家这句至理名言的一个字。
起居郎清醒地意识到,赵官家把年轻人比作朝阳的圣言,将成为至理名言,千古流传。
……
“官家如此厚恩,我等无以为报!愿誓死效忠官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质子们纷纷振臂高呼,声音响彻宫院。
赵吉看着这些激动不已的质子,心中暗自欣慰,高声道:
“卿等既然诚心归降我大宋,那就为朕修书一封,劝降卿等那领兵在外的父兄或叔伯早日归降,共享荣华富贵!可好?”
“官家皇恩浩荡,天威凛冽,末将愿写劝降信……”
“末将亦愿写劝降信……”
“好!”赵吉高兴道:“来人,取笔墨纸砚和信封,发给他们每人一份。”
“遵旨!”
“再传朕旨:速派快马传旨官,去往刘光世部,让其稍等片刻,等到劝降西夏各地方部落军首领的书信送到他那,再派劝降使者启程。”
“遵旨……”
……
当百余名质子按赵官家圣意,写完了对其父兄或叔伯的劝降信后,赵官家再让军中数十名文吏,分别对每封劝降信审查了两遍,并未发现任何问题。
赵吉为了让西夏众多尚未归降的地方军长官,能相信大宋真的打下了西夏的国都兴庆府,伪帝李乾顺也真的死了,他命人取来李乾顺生前所穿的,几件龙袍。
正当在场众人不解,赵官家为何让人取来李乾顺的几件龙袍时,赵吉下令道:
“来人,将伪帝李乾顺生前所穿过的这些龙袍,剪出与劝降信同样多的数量的小块,装入信封内。以此让未投降我大宋的西夏各地方军首领和官员们,相信朕御驾亲征西夏后,真的速破西夏国都,伪帝李乾顺也真的畏罪自杀了。”
“遵旨……”
原本还心存疑惑的在场众人,随着赵官家说出其中缘由后,他们仿佛拨云见日,恍然大悟。
官家此举,不仅仅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高明的心理战术,利用了西夏人对龙袍这种西夏皇权象征的敬畏,以此来动摇西夏未降的地方军的抵抗意志,加速其归降的步伐。
一时之间,赞佩之声如潮水般涌来,众人纷纷对赵官家的深谋远虑表示由衷的钦佩。
“官家圣明啊!”
“官家深谋远略,微臣佩服之至……”
“……”
赵吉听着众兵将和百余名质子的颂扬之声,他笑而不言,心中暗道:
朕曾闪过更为激进的念头,将李乾顺的尸体分解送于西夏未降的各部,以此来彻底震慑西夏军民。但经朕深思熟虑之后,便放弃了这一想法。
因为朕明白,分解李乾顺的尸体,虽能带来一时的震慑,却也可能激起西夏军民的深仇大恨和顽强抵抗,这对于大宋的长远统治西夏并无益处。而分送李乾顺生前所穿过的龙袍碎片给西夏各部,则既能达到震慑的效果,又能避免不必要的仇恨与反抗,可谓一举两得。
此时,张宪小心翼翼地捧来了四件李乾顺生前穿过的龙袍,献于赵官家面前。
在场众人借着月光和火把的光照,都睁大双眼看向李乾顺生前曾穿过的这四件龙袍。
只见这四件龙袍之上,金线银丝交织,龙纹栩栩如生,仿佛每一针每一线都表达着西夏想与大宋分庭抗礼之势,然而此时,却沦为笑话!
赵吉高声道:“岳飞、杨再兴、张宪、王贵,你四人每人拿一件伪帝李乾顺的龙袍,送给刚刚写完劝降信的西夏各部青年才俊面前,让他们亲手撕剪伪帝李乾顺的龙袍。”
“末将遵旨……”
岳飞等将领,立即会意赵官家的意图,这是让党项各部的质子们亲手撕剪掉西夏龙袍,也意味着让他们亲手撕剪掉党项人反叛、复辟的可能。
岳飞、杨再兴、张宪、王贵奉旨,拎着李乾顺生前所穿的龙袍,走到四队西夏质子面前,像扔垃圾一样随手一扔,将那龙袍扔入质子们的队列中间。
之前,这些质子们受过李乾顺的恐吓和生死威胁,打心眼里恨透了李乾顺,在此时他们又急盼在赵官家面前邀功,纷纷挣抢着去撕李乾顺的龙袍。
“嘶啦……”
“嘶啦……”
“嘶啦……”
有的质子的手都因撕李乾顺的龙袍划出了血,但仍然争先恐后去撕。
赵吉见状,命人从西夏后宫内取来数把锋利的剪刀,送给这些质子,去剪已撕成长条状的龙袍。
随着数把剪刀张合,一片片承载着西夏过往荣耀的龙袍,被精准地剪下成了碎片。
“停。”赵吉看他们剪得差不多时,高喊一声。
西夏质子们吓得立即停下来,跪伏于地。
赵吉让他们从李乾顺龙袍碎片中,挑选出与劝降信同样数量的既保留了西夏龙袍的标志性图案,又便于装入信封的龙袍碎片,一一装入劝降信的信封内。
赵吉站在一旁,目光深邃而平静,他深知此举背后的分量。
‘朕的这一步棋是走对了。有了这些质子们现身说法的劝降信,再加上李乾顺生前所穿龙袍的碎片,劝降收服西夏各地方军的大业,必将指日可待。”
他立即派传旨官,带着这些装有西夏龙袍碎片的劝降信,骑快马赶往刘光世部。
赵吉兑现之前对质子们的承诺,立即给他们分发刀剑,分编入岳飞和杨再兴所领的护驾禁卫军内。
赵吉并不担心这些质子生出谋害他的心思,因为,他们被分编进岳飞和杨再兴所领的大军内,就相当于数点墨水滴入江河之内,根本起不到任何不好的作用。
然而,日后对外宣传时,就可以宣传为:赵官家收降了西夏伪帝李乾顺的御围六班值禁卫军,赵官家更是气魄非凡,敢用这些刚刚降宋的西夏禁卫军充当其贴身侍卫……
赵吉身后的起居郎,认真地将赵官家收服这些质子们的事迹记录下来,并大加称赞和美饰之词……
……
夜已深,赵吉终于处理完了堆积如山的军政要务。他揉了揉略显疲惫的双眼,嘴角不经意间勾起一抹释然的微笑,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一阵困意如潮水般悄然袭来,让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哈欠,整个人也显得慵懒了几分。
就在这时,面容谄媚的大宦官梁师成,双手捧着一个精致的托盘,迈着轻盈步伐,缓缓向赵官家走来。
梁师成行至赵吉面前,恭敬地双膝跪地,双手高举托盘,声音中带着几分谄媚,柔声道:
“启奏官家,臣梁师成幸不辱皇命,已为官家从西夏后宫三千佳丽中,精挑细选出了多位才貌双全、温婉可人的~处~子~美人,以供官家今夜温存。”
“这托盘之上,乃是她们各自的名牌与简介,请官家过目,随意翻牌,要多选几个,以定今宵官家之伴。”
言罢,梁师成微微抬头,目光偷偷打量着赵吉的反应,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进一步讨好这位心性大变后的赵官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