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作为满清入关的重要人物,可以说是一位非常具有才华的人,无论是治国还是统领军队方面,都拥有相当大的才能。
他和其他的满清贵族一样,酷爱三国,每每在自己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候,就会拿出三国出来看看,从这里面总是能找到自己需要寻找到的答案。
在后世,有着满清靠一部三国来治理国家的传说可不是史官瞎吹嘘的,而是真正有这种事情。
目前这种局势,满清南下的大军要想做到各个击破,来执行以前的政策是难以做到的,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目前的局势变得非常复杂,两广的沈犹龙已经李自成进行了合作,这说明什么,说明满清要面对的是两面夹击,所以他不可能继续让军队南下作战。
南下作战很有可能陷入到两面包围之中,虽说李自成的实力已经大不如最鼎盛时期,但是手底下的几万部队也是经过阵仗历练出来的,这样的部队可不能小瞧了。
加上福建的郑家手里握有十万雄兵,可以从水陆并进,对满清的后方进行攻击,这样的冒险行为他还是不敢做的。
所以目前需要做的就是找出一个好的方法出来解决问题,暂时性的将浙江的鲁王势力给剿灭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在所有的势力当中他是最弱小的一方。
另外多尔衮还注意到了澳洲人的行动,从两广释放出来的信息可以看到,澳洲人对于两广的支持是非常尽力的,不但从各个方面出手,还出兵对他们进行帮助,据说香港已经集结了一万多人的精兵,准备应付阿济格的大军南下。
要是真的这样,那阿济格所受到的威胁也就不是来自于一方面的了,而是几个方面,这样有可能会让阿济格的南下大军陷入到了包围之中。
一旦被包围了想要退出来就很难了,几十万的大军南下,但是真正能够打仗的也就是几万人,这几万的精锐部队一旦出了什么事情,基本上其他的部队也就完蛋了。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那些新归附的大明新军,并不是那么忠诚他们很有可能随时都会临阵倒戈也说不定。
这种事情也是发生过的,原本还想要靠着强大的武力一统江南,现在想来并不是那么简单。
现在多尔衮看到了一个机会,一个让敌人内部进行分化,自相残杀的机会,也就是弘光的退位,桂王的登基,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其他几大势力对于在这一决定都没有表现出支持。
也就说这完全是两广的自己个人行为,既然是他们个人的行为,那其他人就一定不会支持,这正好可以好好利用一番,让他们相互之间起了争夺,这样才能渔翁得利,花最少的代价夺取江南。
福建的郑芝龙对于沈犹龙扶持桂王上位是不同意的,毕竟都知道桂王上位掌握朝廷大权的必然是他,自己能够获得好处有限,所以他虽然表面上没有反对,其实心里是非常不支持的。
要说起来鲁王势力也不支持,毕竟他们打的旗号是监国,现在桂王当上了皇帝,那自己还监国吗,肯定没有这么好的事情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沈犹龙也是费了不少力,他必须让人知道桂王上位对于大伙才是最好的,同时也希望大伙从民族的大义出发,将个人的利益放在一边,他提出了在击退满清之前,大伙可以保证现在所持有的力量,但是必须做到尊统桂王的决定。
也就说大伙目前这种独立状态下的情况是可以保持的,但是必须支持一个朝廷的决策,在有问题上必须保持高度统一。
这样的决定虽然从表面上各个势力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地盘,但其实已经间接的承认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承认了桂王的实际地位,这个条件可不是随便答应的,一旦答应了就等于支持桂王,所以大伙都在等,看看情况具体怎么样。
就在这个时候,弘光皇帝出来发表了演讲,呼吁大伙都支持桂王,并且表明桂王在治国之道上有一定的能力,大伙应该支持。
他的演讲可以说还是起到了一个作用的,毕竟不管怎么说,从表面上来看,弘光是支持桂王登基的,不管是被逼迫还是自愿的,但是他出来说了话,有些人还是会听的。
即便是那些人怀疑他是不是被控制住了,但也必须要考虑一下目前的情况,除了几个势力之外其他的一些小股势力根本没有法子和两广相比较。
两广兵强马壮的,不管是在人力还是物力上除了福建的郑家之外,其他的人都没有法子和他相比较。
毕竟有澳洲人在背后支持着,可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多尔衮也看到了这一点,知道攻打两广是一个硬茬,要是不处理好就有可能成为入关以来最大的一次败仗。
所以他要让南方的其他势力都共同对抗两广,只有他们共同对抗两广,才有可能将损失降到最小的。
于是多尔衮派出了各种细探到福建浙江等地进行散播谣言,说桂王现在只是表面上的对他们进行友好,一旦坐稳了,就会对他们收回兵权。
其实这种事情也是有可能的,不用他说大伙都会想到,毕竟两广要整合各方势力才有可能完成南方的一统,对满清作战。
不过就在他们还在思考的时候,驻扎在香港的一万澳洲大军已经高调进入了广州城,并且表示对满清宣战。
这个消息可以说来的有一点意外,大伙都知道澳洲是支持两广的,只是没有想到会那么快的出兵,一万多人进入广州城防御,将会让两广腾出一部分的兵力来对付其他人,不管是针对哪一方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但是对于沈犹龙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消息,因为澳洲大军的进入,意味着两广的统一之战开启,那么其他势力想要抵抗基本上已经没有了什么机会,澳洲人会直接出兵。(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