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藏国正文卷第五百五十二章惊悉谋反李泌取出一幅地图,摊在桌上道:“我们不用进关中,从兰州南下进入渭州,再向南进入成州,沿连云西道进入汉中,其实就是沿着西汉水走,走三天就到达汉中的兴州,到了汉中后,我们就可以沿着汉水向东走,最多一个月就能抵达襄阳,从而绕过了关中。”

李邺大喜,这条路不错,以后安西过来的军队如果去襄阳,都可以走这条路了。

他连忙问道:“沿途有关隘吗?路况如何,能不能走骑兵和骆驼?”

李泌微微笑道:“这条路还是粟特人告诉我的,我特地找了走过这条路的商人询问,他们说成州那边有一座铜谷关,其他就没有关隘了,粟特人都是带骆驼而行,那肯定骆驼可以走,骑马也可以走,我们找几个向导带路就行了,问题不大。”

李邺一颗心落地,这个方案不仅完美地解决了过境问题,还给他打通了一条连接襄阳和甘州间的战略通道。

时间一晃又过去了十天,这天上午,李邺前往军衙打探消息,刚走到军衙门口,迎面遇到了外公裴方从军衙出来,裴方满脸严肃,一见李邺便道:“刚刚收到你岳父的紧急快信,安禄山公开举兵造反!”

这个消息虽然在李邺的意料之中,但还是也让他感到震惊,历史只是稍稍改变了时间,但依旧按照原来的路径推进了。

裴方命人取来鹰信抄件递给李邺,李邺接过细看,举兵时间是五天前,安禄山打出的口号是‘除国贼,清君侧’,向天下发布讨逆檄文,要求天子诛杀杨国忠,下罪己诏以谢天下。

不管事诛杀杨国忠,还是下罪己诏都是不可能的,这就是安禄山公开造反了。

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天,安禄山的军队应该攻入了河北。

李邺拿着鹰信抄件匆匆去找李泌

李泌看了鹰信,点了点头道:“这一天终于来了。”

李邺沉吟一下问道:“我有点不明白,既然安禄山是河东节度使,他完全可以把军队带到河东,在河东南部部署一支奇兵,在宣布造反的同时,攻占蒲津关,关中大门就打开了,然后大军杀进关中,派数万铁骑以最快的速度夺取长安,天子很可能就逃不掉了。”

李泌微微笑道:“节度使这个偷袭长安的策略确实很高明,甚至还可以派上千士兵事先混入长安,然后里应外合拿下长安,或许天子能仓皇出逃,但其他皇亲国戚一个都跑不掉,这其实就是我之前说的势和策的问题,也就是公子所说的战略和战术的问题。

节度使想想看,如果安禄山这样做了,他确实可以占领关中和长安,但幽州他还保得住吗?河东的唐军一定会切断他的后路,切断井陉通道,河北唐军会杀进幽州。

安禄山就等于是把造反根基地从幽州迁到了关中,关中百姓支持他吗?唐军从四面八方杀进关中勤王,安禄山还能支持多久?

如果安禄山这样做了,他的策能成功,但大势必败,高尚和严庄绝不会同意他用这个策略,甚至不会同意他先攻河东,节度使知道为什么?”

李邺着实惭愧,他想得太简单了,李邺点点头,“愿听先生教诲!”

李泌缓缓道:“此事还得从几百年前说起,从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后,北朝就被分割为两大部分,关陇系和山东系,北魏也跟着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然后又被北齐和北周取代,他们的根基就是山东士族和关陇贵族。

到了隋朝,隋朝执政的重点是在弥合南北,比如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三下扬州,都是为了融合南北,甚至皇后萧氏也是南朝贵族之女,可见隋朝统治者对南北关系的重视。

隋朝同样也重视东西关系,隋炀帝迁都洛阳就是为了化解关陇派系和山东派系的敌视,但可惜时间太短,作用也不大,最后几支反隋的大势力都是山东系,像山东瓦岗军,河北窦建德,洛阳王世充等等。

唐朝建立已经一百多年,东西敌对消失,但东西歧视还在,而且非常严重,天下人都知道,所以安禄山造反,在政治上一定会走东西对抗这条路。

我断定他绝不会走河东,一定会夺取河北道、河南道和都畿道,加上老巢幽州,定都洛阳,建立一个新王朝和关陇对抗,就像北周和北齐的对抗。”

李邺点点头,李泌看得很透彻,历史上,安禄山造反确实是这样走的,这就解释了自己多年的疑惑,明明安禄山兼任河东节度使,他为什么不在河东造反?

同时也解释了藩镇割据的政治基础,根子还是东西方对抗,藩镇得到当地士族的支持。

李泌冷笑一声又道:“不过呢?安禄山是胡人,他的军队也以胡兵为主,残暴是他们的本性,就算高尚和严庄懂得要笼络河北士族,但他们控制不了军队,只要安禄山的军队侵犯到士族的利益,那么河北的局面很快就会扭转,毕竟唐朝建立一百多年,根基已深,关西和山东最多只是歧视,并不是敌对,所以只要朝廷应对得当,安禄山的造反最多也就一两年。”

李邺沉默无语,他知道朝廷腐败太深,要朝廷应对得当,怎么可能?

两天后,由裴琇和安太玄率领的八千河中军抵达了张掖,同来的还有两万头骆驼,这些骆驼背负的不仅仅是粮草,还有大量物资兵甲,其中最让李邺期待的就是六千桶火油。

大军驻扎在张掖城外,这支军队的将领基本上都是当年他从甘州带走的三百裴家军,通过他们,李邺对河中军控制得非常牢固。

加上他本人在河中军将士心中具有崇高的威望,所有将士都愿为效死命。

大营内,李邺将八千将士集结起来,当他站在高处时,八千将士一片欢呼,又再次见到自己的统帅了。

李邺摆摆手,所有人都安静下来,一双双明亮的目光无比崇敬地望着自己的统帅。

“能再次看到大家,我非常激动!”

李邺这句话说完,八千将士顿时振臂高呼,“为都督效力!为都督效力!”

李邺又招招手,将士们再次安静下来。

“我要告诉大家一件事大事,安禄山在幽州造反了,天下即将大乱,我奉天子之令,将率领河中军防御襄阳”

八千将士一片寂静,每个人的目光里充满了担忧,李邺知道,他们担心自己家人。

“安禄山的敌军一定会进攻关中,关中将沦为战场,为了解除大家的后顾之忧,我会在荆襄准备土地,安置所有将士的家人,接下来,你们要给家人写家信,动员家人迁徙到荆襄,那里才是安全的地方,能给老人和孩子生存的土地。”

所有将士顿时一片欢呼,只有解除了后顾之忧,保证家人的安全,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战场上。

接下来,百名州学学生进入军营,负责给士兵们写家信,裴健一口答应,他会亲自负责此事,组建三百人的送信队伍,将将士们的家信送到家人们的手中。

三天后,李邺率领八千将士出发了,同时也带上了保存在甘州的两百万枚金币。

同行者还有李邺的妻女,独孤新月用背带和包裹将孩子背负在自己背上,骑着骆驼跟随丈夫同行,她武艺极高,轻功甚至远远超过了李邺。

她带着孩子同行没有问题,其他几个丫鬟侍女和乳娘都不肯回关中,一定要跟去襄阳,李邺无奈,只得让她们也骑着骆驼同行,路上也能帮助独孤新月照顾孩子。

天才小说推荐阅读:红楼:玩主天下医妃惊世重生之战神吕布灵剑尊神魂至尊九域神皇抗日之特战兵王佣兵的战争慈悲大陆战记长宁帝军灭世武修天下王者奇门医圣在都市抗日之全能兵王三国:我被曹操挖出来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肉身横推!你管这叫亡灵法师?雷武游戏民国无渊大地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邪龙狂兵交锋万古神尊黄天之世大晋太宰国士云澜乱世志主宰江山我在明朝当国公大漠狼烟起,穿越乱世情龙腾美洲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汉天子我横扫异族时,三国诸侯还在摸鱼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进击的刘备帝临鸿蒙宗明天下亡命之徒谍海王者大明:朱元璋,咱家老五杀疯了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三国:曹魏逆子乱斗群雄枭雄之明末争霸万古杀帝北隋军神黑铁之堡庆余年
天才小说搜藏榜:闯旗大唐面首开局侠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煌煌帝国之大秦你呀就缺一味药三国之制霸寰宇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捡个王爷来种田武林帝国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你和本侯提和离,我转头娶公主枭起传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明末枭臣逍遥小里正三国之龙战八方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大唐极品闲人大唐之最强驸马火爆爱妃开天鸿蒙诀两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现代城抗日小山传奇傻王嗜宠:鬼医盗妃大唐神级太子他逃她追,王妃逐渐黑化富婆启动计划万世秦疆大明1642超次元战争游戏天灾年,我囤养了古代女将军塑晋锦衣卫创始人沙雕网友援北伐帝国猛将策马大明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我与着名帝皇们的争霸人生三国之吕布天下贞观荣耀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三国之大楚天下回到远古带领部落一统华夏刘禅之一梦中兴大隋:全能败家子
天才小说最新小说:夜读全唐诗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说我战术太脏,战败后告我是战犯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此去直上青云路三国:开局遭到陷害,请父皇退位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大唐:开局被李世民模拟人生曝光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平步青云后,侯府跪求我回去在澳洲建国1796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马超重生大宋朝陛下不好了,六皇子又发疯了!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重生之我在上海滩当活阎王就藩辽东,给诸国一点工业时代的震撼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我刷的视频,能投放到古代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乱世边军一小卒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退婚当天,我继承了北幽王爵被妖后强迫和亲后,我一统草原成为天可汗无敌皇子:我真不想登基啊!重生刘协,打造日不落大汉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从败家子到天下共主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穿越异界,我能召唤游戏玩家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甄嬛:让你安慰后宫,你造反了?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穿越,从深山打猎开始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