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信对于谢驰和石猛的态度感到非常痛心,他看似有意,又像是无意地问了一句:“这些年,刘将军对你们怎么样?”
谢驰答道:“礼数非常周全,供养非常到位。不曾磕着碰着,更不曾冷着饿着。”
石猛也答道:“刘克仁不像那些粗鲁的蒙古人,他的为人非常谦和,总是彬彬有礼。对我们照顾得非常好。”
独孤信道:“看来,你们已经习惯了这样平静的生活了。”
谢驰道:“是啊!平静有什么不好的?折腾来折腾去是一辈子,平平静静也是一辈子。就算你折腾来折腾去,还不一定会得到想要的结果,还有可能落下一个不好的名声,还不如与世无争,安安静静地过日子呢。”
石猛附和道:“我和谢大哥已经是风烛残年了,反正时日无多。既然这一生已经注定一事无成了,还折腾个什么劲呢?”
独孤信悄悄地转过身去抹了一把眼泪,当他转过头来的时候,却对石猛和谢驰笑着道:“不瞒二位大哥说,多年的艰难和挫折,早就已经磨光了我的棱角,但是我的耐心,我的信念仍然在。虽然你们认为折腾没用,折腾只是白费力气,可是我多年的折腾,多年的经营,多年的沉淀和总结,是那些不折腾的人根本理解不了的。”
谢驰明白独孤信的意思,他知道自己和石猛早就已经没了斗志,可独孤信仍然斗志满满,仍然想着有朝一日去实现光复中原的目标,因为这是他骨子里的东西。
挫折是有,困难是有,敌人的强大也不可否认,但是再多的障碍,也无法阻挡独孤信那前进的脚步,他就像当年在襄阳城孤军奋战的郭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自己一人之力有限,但是仍然不顾一切地冲了上去。
每当遇到挫折,面临失败的时候,独孤信都会想起孟子的那段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独孤信从来不会自怨自艾,更不会唉声叹气,他会把人生的困难挫折当成是一种对自己的磨练。
曾经拼尽全力当上丐帮帮主,后来又不顾一切地带着热血的“武穆军”冲锋陷阵,虽然屡战屡败,但是心中的火却越烧越旺,上过战场之后,对战场更多的是熟悉,而不是恐惧。和敌人交过手,拆过招,独孤信慢慢地也就找到了敌人的弱点,相信只要给他足够的兵力和时间,打败蒙古人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事情。
独孤信在挫折中找到了自己的缺点,也找到了自己的长处。一点困难根本难不住独孤信,更不可能让他消沉下来。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遇到困难时,根本不会因为这些困难而哀愁,反而会积极地想对策,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迈过了那个坎,自己心境也就更加坦然了。
范仲淹在面对困难时却有着更高的境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种不因遇到困难而有任何苦闷情绪,反而还感谢生活的苦难,把挫折当成了自己有更大成就的基石心态。做人就要像范仲淹一般,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境界。
谢驰赞道:“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石猛也感叹道:“失败者总是把挫折当成失败,并让挫折深深打击追求胜利的勇气。我就是被挫折一次次打击得再也抬不起头来的人。我也经常告诉自己:‘我已经尝试过了,倒霉的是我失败了’。挫折多了,我也就没有信心了,更不要提斗志了。”
独孤信仍然不忘了鼓励石猛,他慷慨激昂地说道:“失败并不是一个问题,只有当你无法从失败中记取教训时,它才会变成一个问题。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训。如果你可以从失败中学习,就不算是真正的失败。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路是人走出来的,只有勇敢面对,才能开拓新的人生之路。勇敢面对失败,不失去明天的希望,用信念改变命运,把抱怨的力气化为动力,坚持你的信念和斗志,直到最后一刻。”
石猛道:“这些道理我们都懂,这些话我也曾经不止一次地给自己说过,可是,事与愿违。你还年轻,不害怕失败,失败越多次,就会累积越多的经验,你把失败当成指引你成功的明灯,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怎么可能不颓废?”
独孤信仍然笑着鼓励石猛,他朗诵了一首唐人刘禹锡的诗,诗名叫作《酬乐天咏老见示》:“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最后一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与苏东坡的那句“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有异曲同工之妙。独孤信的意思再明白不过,自古豪放之人,面对岁月的流逝和身体的衰老,都是用一种豁达的态度积极面对的吧。他希望自己的结义兄弟,能够用积极、昂扬的态度去生活,不要沉沦,更不要蹉跎岁月。纵使年纪大了,纵使身体不好,但是心态绝对不能崩溃。
石猛感叹道:“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谢驰也说道:“我这一生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也懂得了很多事情;人生的阅历随着年纪增长,看过的人如同积水成川。然而在我仔细的思考之下,这些事情都是应该庆幸的呀,一个人一旦明白了生死之间的道理,这一辈子也就别无所求了。”
独孤信笑道:“太史公司马迁还说过这么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前朝文丞相也有一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可不是说说玩的,而是古人对死的态度。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人生一世,绝不能糊里糊涂地来,乱七八糟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