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信道:“知道秦武王举鼎的前前后后,才能明白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许多人一看他举鼎绝膑而亡,就以为他只是一介莽夫,孰不知,下这样结论的人才与莽夫无异。秦武王是秦孝公的孙子,秦惠王的儿子。秦孝公任用商鞅,秦国在经过商鞅变法后,生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国力空前强盛起来。同时,军功奖励制度的实行,让秦国的军队战斗力也变得空前强大,在诸侯国中异军突起。接着,秦惠王诛杀商鞅,避免了权臣之乱,稳定了政局,并且让秦国继续按照商鞅变法的道路向前挺进。接着,秦惠王灭掉巴蜀,让秦国不但具备了秦川之地的大粮仓,还具有了巴蜀之地的大粮仓。秦国雄厚的实力,已经超过了其它六国一大截。再接着,便是秦武王上台。秦武王上台以后,便开始逞武力,希望用武力来打败其它诸侯国,实现一统天下的愿望。他一生所做的好几件事,都与他的这个愿望息息相关。比如他喜欢武士,重用武士,就是尚武,且想通过尚武来图强的表现。
比如他驱逐张仪,就是不想通过外交讹诈的手段,而是想通过武力征伐来解决问题。比如联魏伐韩、联越制楚,都是他想以武力实现统一的表现。包括秦武王最后到洛阳,举周鼎,被鼎砸死,也是充满象征意味的。”
石猛听到这些,一时间来了兴致,便问独孤信道:“为什么说秦武王举周鼎被砸死,具有象征意味呢?”
独孤信道:“石大哥请稍安勿躁,听我细细道来。大禹在平定天下以后,铸大鼎以安九州。因为这九‘鼎’是国家的象征。秦武王撬动周鼎,其实就是想替代周天子,自己成为天子的意思。而他最后被周鼎砸死,则是表明,他通过逞武的方式,是不能实现这个愿望的。或者说,在他那个时候,还没有到取代周天子,统一天下的时机。太史公司马迁说:‘武王有力好戏。’很明显他以戏谑的口气来评价秦武王,显然就是对他的做法极为不肯定。看完这个,我们再说说西楚霸王项羽举鼎。很多人觉得,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项羽时,说他‘力能扛鼎’,是肯定他的表现,后世也有一些人把项羽奉为英雄,甚至最后他自刎于乌江边,都获得不少赞赏。连前边女词人李清照都写诗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独孤信说到这里停了下来,喘了口气,石猛连连称是,杨逍沉默不语。马蹄声倒是分外清脆。
抬头望了望天空,也不知道独孤信看到了什么,他叹了口气,接着说道:“秦国的惠文王执政时,任用张仪为相,用‘连横’破坏各国的‘合纵’抗秦活动。并且,张仪还最早地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称霸策略,即秦国先夺取宜阳,逼近周王室边境,然后趁机控制周天子,握国之重器九鼎在手,然后号令各国诸侯,以成就霸业。只是,当时的秦国国力还不够强大,秦惠文王采取了司马错先灭蜀的策略,而把张仪的这一伟大的建议放置到了一边。秦惠文王嬴驷去世,太子嬴荡继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秦武王。秦武王登基时,蜀国已灭,秦国国内安定富足,国力蒸蒸日上,秦武王的野心也就膨胀起来,他年纪轻轻(即位时的秦武王年仅十八岁)就已经不满足于做各诸侯国的盟主,而是向往着周天子的宝座。于是,秦武王就公开向世人宣言:‘寡人欲容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恨矣。’(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中浓墨重彩地记了一笔)秦武王说的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说:‘假如让我的车子到三川(在黄河及伊、洛水之间,韩国有三川郡,当时的周王室也在此地),让我亲眼看看周王室的详情,我即使死了也不遗憾!’秦武王这段话就等于是向外界发出了宣言:‘我要取代周王室,自己做天子!’。”
石猛失口赞道:“这才是大丈夫的所作所为啊!只可惜秦武王十八岁继位,短短地在位了四年,年仅二十二岁就因举鼎而亡了,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令人无语的结局,也让这样一个踌躇满志的人,最终壮志未酬。”
独孤信接着说道:“虽说秦武王以身犯险,最终酿成大祸。但是,他在秦国统一天下的大业上,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一是秦武王向秦国人民发出了总动员令:明确地把消灭各诸侯国、吞并天下的统一大业,提上了秦国的议事日程,给他身后的继承者们提出了‘当天子’的目标。二是因为秦武王的雄心壮志,秦国军队再一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加强。秦国的无敌军团再次呼之欲出,在这种形势下,使几年后的秦国军队中出现了一位战神——白起。三是自秦武王开始,中国历史上真正创立了丞相制度。四是宜阳的攻取和永久占领,揭开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序幕。这样的一个人英年早逝,实在是太可惜了。”
沉默良久的杨逍此时却按捺不住了,他接着独孤信的话头说道:“秦武王年轻锋锐,重武好战,如果不是因为他举鼎而意外受伤致死,其前途不可限量。也许,在秦武王的手中,就已经比后来的秦始皇提前一百年完成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大业!同时,以秦始皇和秦武王二人的处世风格与个人性格来看,也许秦王朝的统治不至于转瞬而亡。可惜的是,历史没有如果,秦武王虽然拥有远大的雄心,却因举鼎而亡。这也给我们当世人敲响了警钟,那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能逞一时之英雄,耽误了卿卿性命。”
杨逍还没说完,石猛已经笑得前仰后合了,他拉了拉马缰绳,坐稳当了之后道:“历史哪里来的如果啊?过去的事情,终究是过去了,我们看得再清楚,分析得再透彻,也于事无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