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英感觉只让杨逍学习兵法,似乎并不妥当,所以有意识地将他往文武双全的路上引。杨逍年纪虽小,却懂得程英的苦心,朗读、背诵、默写都很用心。
学堂里的那些孩子,六岁时拜师,学究们教他们数目与四方之名,从六岁至八岁,读《三字经》、《小学集解》、《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千字文》、《百家姓》等。
杨逍六岁时,就举办过“开笔礼”,顺序为:正衣冠、拜孔子、朱砂开智、击鼓明智、启蒙描红、封存心愿。
可是他学有余力,用了不到一年,就把同年龄段的孩子们给甩开了一大截。不到七岁就在程英的教导下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孔子家语》、《孝经》等。还每天坚持练小楷、写行书。
《诗经》、《周易折中》、《礼记》、《春秋》、《尔雅》、《说文解字》等书,他还不到十岁,就已经读了个遍。他最喜欢的就是程英经常念的那首“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自从杨逍出生以来,程英一直都在身边,虽然不是自己亲生的,对他却比亲生的还要用心。杨逍的父母就腾出手来好好地干活,家里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
知道孩子聪明好学,杨逍的父母亲也喜出望外,虽是渔家,却置办齐了文房四宝,省吃俭用,再征求程英的意见,几年下来给小杨逍买了很多书,《古文观止》、《古文释义》、《文章轨范》、《古文笔法百篇》、《古唐诗合解》、《赋学正鹄》、《骈体文钞》、《六朝文絜》、《昭明文选》等等应有尽有。
杨逍也不负众望,读书特别用功,程英带着他劳逸结合,玩耍的时候学武功、摆阵法,上课的时候背诵、默写、吟诗作赋,每逢天气晴朗或者心情大好时,程英还会与小杨逍对对子玩。
这对对子看起来简单,操作起来可并不容易。对联的种类繁多,从用途说,有春联、喜联、寿联、行业联、名胜古迹楹联、赠予联、讽刺联、挽联等;从修辞格说,有析字联、谐音联、镶嵌联、顶真联、拟人拟物联、回文联等;从内容说有正对、反对、流水对;从对仗宽严度说,有宽对、工对等,不一而足。
对联看似简单,实则博大精深。蕴含的知识极广,涉及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修辞学、逻辑性,天文地理,历史典籍,社会人文,无所不包。
要对出好对子并非轻而易举,要对出佳联绝对更是“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所以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小杨逍每逢对对子就来精神,可是年纪尚小的他,任凭学问超过同龄人多少,也不可能每次就对得特别工整。
可是,小杨逍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虽然这次折戟沉沙,可是下次一定要补回来,要不然就不是男子汉了。
只见他一个人蹲在河边,大声地背着:“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程英看到他这么努力,心中也是非常欣慰的。可是高兴过后,她的心里却想起了另外两个人,那便是杨过托付给她和程英的两个孩子——风儿和信儿。
话说独孤信和杨清风二人辞别了张伯恩老爷子,兄弟两个人各奔东西,风儿一路向西来,过了大概一个月进入蜀地。
他们兄弟两个离开古墓之后,曾随程英等人在南阳逗留,对于诸葛丞相非常仰慕,对于他的事迹也十分钟爱。
来到蜀地,怎能不去锦官城,小时候兄弟两个在无双一字一句的教导下,熟背杜少陵那流传千古的七律诗《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他们兄弟二人很早就会背,对于诸葛丞相的故事,不仅程英、无双经常讲给他们听,到了襄阳城,郭靖和黄蓉夫妇二人也经常给他们讲。
风儿自小就有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理想,而且对于郭靖常常挂在嘴边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也非常赞同。此次来到蜀地,他特意要去诸葛丞相的祠堂看看。
诸葛丞相的《前出师表》,更是郭靖每日必读的文章,耶律齐和郭芙在襄阳城里里外外找了很久,才找到一个书法高手,为郭靖写了一幅字,上面写的内容就是《前出师表》。
风儿走了几百里,才好不容易来到武侯祠前,看着匾额上“汉昭烈庙”那四个大字,他想了很多很多。
大门内浓荫丛中,矗立着六通石碑,两侧各有一碑廊,其中最大的一通在东侧碑廊内,是唐代“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唐宪宗元和四年所立。
因其文章、书法、刻技俱精,被称为“三绝碑”。唐朝着名宰相裴度为其自亲撰写碑文,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之兄)书写,名匠鲁建刻字,都出自名家,因此被后世称为三绝碑。
碑文对诸葛丞相的一生,作了重点褒评;竭力赞颂诸葛丞相的高风亮节,文治武功,并以此激励唐代的执政者。
碑文特别褒奖诸葛丞相的法治思想,马谡因失街亭被诸葛丞相依法处斩,临刑,马谡哭着表示自己死而无怨。李严与廖立,两人都是被诸葛丞相削职流放的罪人,但他们也自甘服罪。当他们得知诸葛丞相病逝,“闻之痛之,或泣或绝”。这些均属史实,裴度据史褒评,令人信服。
碑文通篇辞句甚切,文笔酣畅,使人百读不厌。诸葛丞相之所以为后人所敬仰,是因为他的高风亮节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生写照。
从武侯祠出来,风儿一路向西,一边走一边打听,想尽早投靠明教。路上,他想了很多,觉得自己的名号不够响亮。
杨清风是杨过和小龙女二人在古墓隐居时起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涉足江湖,参与那些纷争与仇杀,能够清风明月地过一生,安安稳稳地过属于自己的生活。
可是风儿不这么想,父亲那么英雄了得,能够为了国家和民族大义,不顾生死,自己绝对不能落后。一个人在路上想了很久很久,突然想出来一个石破天惊的名字——杨破天!
“好!就叫杨破天,现在是蒙古人的天下,我一定要赶走他们,破了他们的天!”风儿自言自语道,不觉加快了脚步。
大概过了半年左右,杨破天找到了昆仑山下,初来乍到,就想去找人问上明教总坛光明顶的路怎么走。可是昆仑山周围行人很少,等了大概半个时辰,来了两个农夫打扮的年轻人。
杨破天上前问道:“请问二位大哥,我要上光明顶去,这路该怎么走啊?”其中一人答道:“我们也是去光明顶,你跟着来吧!”
杨破天也就没多想,跟着他们就走,不大会功夫就到了一个去处,房舍建筑比较陈旧,他们三人入得门来,只听外面的大门吱呀呀一声关上了,冲上来四五十个大汉,围着杨破天就打。
可怜的小风儿,现在的杨破天,初来乍到,就身受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