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我大中,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细究起来,李衍说的这话,其实是给自己以及自己的后世子孙全都套上了一个紧箍咒,这大大限制了自己和自己后世子孙应对困难时的手段,也大大增加了自己和自己后世子孙渡过危急的难度。

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像,汉朝,先是皇帝被围,走夫人路线才保住条命,然后该和亲和亲,但始终没有忘记这个耻辱,忍辱负重,等待时机,等终于强壮了立刻反击,封狼居胥,通西域,最终喊出“犯汉者虽远必诛”。

像,唐朝,也曾被异族欺压,不过该借兵借兵,该和谈和谈,缓过气来就反攻,直接灭了突厥,终成霸业。

而反例也不少。

最显着的就是明末崇祯皇帝,他如果思想灵活一点,跑到南京去继续抵抗,最差最差,他也能效仿赵构,跟李自成或是满清来一个划江而治,不可能成为亡国之君。

可虽然李衍清楚喊出这句话的种种弊端,但李衍仍是义无反顾的喊出了这话!

为何?

首先,喊出了这话之后,能立竿见影的让李衍赢得到大中百姓的认可,能让李衍尽收天下人心。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也就算了,这只能说皇帝有骨气,敢硬钢,谁想来我大中打劫,最好好好掂量掂量,没有好处且不说,还得遭到我大中的顽强抵抗。

而对百姓而言,让他们大大受益的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一直以来,中原王朝的百姓都饱受来自北方胡人的侵扰,很多百姓,尤其是河东、河北的百姓,全都是提心吊胆的活着,哪怕就是河南的百姓,这次也遭到了金人很严重的侵害,好几个城池,都遭到了金人的屠戮,现如今,李衍这个皇帝,要亲自替全天下的百姓镇守国门,要亲自替全天下的百姓抵挡北方的胡人,国防线再被胡人攻破了,李衍这个皇帝和朝中那些大佬才是先死的,不是他们这些百姓先死,因此,中军不可能不尽心守卫燕云、守卫边疆,还有比这更安全的嘛?

所以,天下百姓有甚么理由不支持李衍这个致力保护他们的帝王?尤其是在发生了靖康之难汉人饱受金人欺凌之后!

这也就导致了,李衍这个新皇的声望很快就高到无边无际的地步,甚至,以前不少期待赵宋复国的人,现在都高举双手支持李衍当皇帝!

其次,喊出了这话之后,那些想阻止李衍迁都的人,连嘴都不敢张——他们如果敢阻止,几乎等同于是与全天下为敌,试问,他们的脑袋得进多少水,才敢犯这天下大不为?

再次,喊出了这话之后,是能将李衍和李衍的子孙逼上绝地,可有句怎么说来着,“置之死地而后生”,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逼得李衍和李衍的子孙不敢懈怠、不敢荒废朝政、不敢不思进取,甚至是可以逼得很多守城、喜欢主张议和的大臣,都得好好掂量掂量他们自己的主张,要知道,国都被攻破了之后,皇帝固然要与国陪葬,他们这些亡国之臣,也都很难有太好的下场。

最后,如果李衍的子孙当中真出现那种生活在这种生死边缘之地还敢荒淫无道的皇帝导致大中最终亡了,甚至哪怕大中只有他李衍这一朝,李衍也要让大中铁骨铮铮的立在历史之上,换而言之,李衍信奉的是,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

李衍计划迁都可不是一天两天了,所以,在喊出“我大中,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第二日,李衍就下达了一系列的人事任命。

李衍任命,李纲兼任燕云总管,立即赶赴燕京,全面负责燕云地区(包括平滦营三州)的所有政事和民事。

李衍任命,朱武兼任燕云总防御使,立即赶赴燕京,全面负责燕云地区的军事布防以及防御设施的建设。

李衍任命,李光为燕地总管,负责燕地的政事和民事。

李衍任命,胡铨为云地总管,负责云地的政事和民事。

李衍任命,张孝纯为平州知府——中军攻破燕京之后,救出了不少原赵宋的官员,像蔡靖、许采、张中孚、张中彦、郑亿年、李正民、毕良史等等数十个北宋时期的高官、将领,这其中也包括张孝纯。这些被中军救出来的官员和将领几乎全都加入大中,只有极个别的几个人,不愿侍奉大中,选择成为平民。不过,那极个别的几个人当中,并不包括张孝纯。李衍很欣赏张孝纯和王禀坚守太原城,因此召见张孝纯觐见。李衍与张孝纯谈过之后,发现张孝纯其人很有才干,于是这次让他充当了平州知府,兼管滦州和营州的民事。

李衍任命,王时雍兼任皇宫监造总管,全权负责燕京皇宫的建设。

李衍任命,陶宗旺和金大坚为皇宫监造都监,监督燕京皇宫质量和建造进度。

从李衍对燕云地区官员的任命上,就不难看出,李衍对燕云地区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李衍是用一群宰执人员去治理燕云地区。

世人也因此看出来了,燕京取代东京成为新的国都已经不可改变。

的确不可改变。

很快,李衍就又下了一个命令——在全国范围内高薪招募匠人,去燕云地区修建皇宫、修建长城、修建城防、修建官员的宅邸。

随着李衍的这个命令一下。

隶属于工部的十几万匠人和他们的家眷最先北上。

紧接着,当初李衍从中南半岛掠夺来的二十万匠人和他们的家眷也从全国各地开始聚集,然后纷纷北上。

与此同时,户部以高薪聘请民间的匠人北上——这里不仅仅有大中各个地区的匠人,甚至是有印度地区、阿拉伯地区、西方国家的匠人应召,简单点说,只要是大中能触及到的地区,皆有匠人应召。

最后,户部硬是给李衍招募了四十多万匠人。

为甚么会有这么多匠人应召?

无它,待遇实在是太好了。

包吃住,报销往返路费,三到十倍的工资(按名声和手艺给),允许他们带家眷,家眷也供吃供住,也报销往返路费。

而且,户部的人还上门去请那些着名的匠人。

这么说吧,没被户部的人找上的匠人,都算不上是一流的匠人。

除了匠人以外,户部又以三倍的工资招募了五百万民夫——这民夫亦是包吃住,报销往返路费,允许他们带家眷,他们的家眷也供吃供住,也报销往返路费。

七八十匠人、五百万民夫!

李衍这是准备建多大的皇宫?

动用了这么多人,李衍想建的皇宫自然不会小,不,准确的说,李衍想建一个规模浩大空前的皇宫!

其实——

李衍之所以要迁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现在住的这个皇宫,也就是北宋皇宫,实在是太小了,根本住不下他这一大家子。

宋代皇室所居住的宫城,可能是历代统一王朝中格局最小的,既不如汉唐长安宫城之恢宏,也不及明清北京皇城之宽阔,甚至站在汴梁的酒楼“丰乐楼”上,就可以俯视宫禁,所以后来官府干脆禁止市民在丰乐楼的顶层眺望,以免他们“下视禁中”。

汴梁是从唐代的州城发展起来的,宫城的前身只是节度使的治所,自然不可跟长安、洛阳这样的故都相比。

宋立国之后,宋太祖曾按洛阳宫殿的模样,扩建了汴梁皇城的东北隅,“建隆三年,广皇城东北隅,命有司画洛阳宫殿,按图修之,皇居始壮丽矣”。

虽然号称“壮丽”,其实北宋的皇宫,其周长也不过才五里——明代北京城的皇城周长为十八里,对比一下,就知道,北宋的皇宫有多小了。

宋朝的皇帝不想将皇城扩展得更加阔气、大气一些吗?

档案是肯定的——当然想。

但如果这么做,首先必须面临一个问题:拆迁。

汴梁城跟宋代之前的城市有点不一样,以前的城市是权力规划出来的,显得工整而呆板,而汴梁则是自发“生长”出来的,显得杂乱无章,而又生机勃勃。

这就导致,汴梁宫城之外,都是密密匝匝的民房、商铺。

因此,不论从哪个方向扩展宫城,都势必要拆掉一大批民居、商店。

宋朝的皇帝不是没有想过要扩建皇城,让自己住得更舒坦点。

宋朝的第二任君主赵匡义,就曾下了决心欲广宫城,甚至下了诏书,提出了建设规划,让殿前都指挥使刘延翰等人测绘图纸。

不久,图纸便画了出来,赵匡义一看,按照那图纸所建,要拆迁的民居实在是太多了,便让官员去找拆迁征地范围内的居民征询意见。

而那些居民,根本不愿意搬走。

退一步说,就算那些居民愿意迁走,朝廷也要付出不菲的代价。

要知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那时的汴梁城可以说是寸土寸金,更何部是皇城边上的黄金地带。

而赵匡义又没有搞强拆的魄力。

最终只好作罢。

到了最爱大兴土木、最爱享受的赵佶上台,也想扩建皇宫。

可到了赵佶这一时期,汴梁的房价就更贵了,以至于赵佶更动不起了。

万般无奈之下,赵佶只能扩建相对独立的延福宫。

可即便是这样,北宋的皇宫,也是小得可怜。

如今,李衍有封号的妃嫔就有两千多,没有名号的宫女已经一万多了,再加上四百多子女以及他们未来的妃嫔、使应,这小小的宋皇宫哪里够他住?

而一旦李衍要扩建这宋皇宫,势必也要面临有宋一朝的所有皇帝所面临的问题。

宋代宫城之所以格局不够开阔,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宋朝的君主,不管是明君还是昏君,都对拆迁民居的事情颇为顾忌,不敢放开手脚大拆大建。

为什么贵为天子都不大敢搞拆迁?

赵宋的皇帝当然不可能个个都长着菩萨心肠,都会言念赤子,为之恻然。

他们的这种共识,是经过培育、累积、感染、沉淀,形成为一种无形却时时可感知的风气,让皇帝在展开拆迁图纸的时候感受到强大的道德压力,不得不有所节制。

再者,宋朝的皇帝不敢扩建皇宫,也是因为有宋朝士大夫的阻拦。

举个例子:

宋仁宗继位时,因为年幼,由章献太后垂帘听政。

天圣八年,玉清昭应宫发生火灾,几乎烧成灰烬。

章献太后向大臣哭诉说:“先帝竭力成此宫,一夕延燎几尽,惟一二小殿存尔。”

大臣们全都听出太后的意思,是想重修玉清宫。

宰相吕夷简当即反对,说上天的惩戒如此,万不可重修。

给事中范雍说得更为激烈:“这玉清宫还不如烧光了。如因其所存,又将葺之,则民不堪命。”

另一位宰相王曾也反对重建玉清宫。

章献太后只能息了念头,只是将烧剩的两殿略为修葺。

直到二十五年后,才增建另两殿。

李衍的魄力当然不是北宋那些胸无大志的皇帝可比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李衍要是扩建赵宋的皇宫,也是麻烦重重——这麻烦主要体现在,汴梁的一切都已经成了定局,因此,扩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并且还会触及到那些豪强的利益。

而且,不管李衍在不在意,都有赵宋历任皇帝对比着。

而燕京就完全不存在这种问题。

燕京已经被战火摧残过无数次了,其燕京的皇城附近原来住得又全都是金朝的达官权贵、大中朝的罪犯,李衍抢他们的住处天经地义,一个子都不用给。

燕京又没有甚么豪强。

即便真有几个小豪强,李衍也不用考虑他们的态度。

所以,在燕京,李衍想建多大的皇宫就能建多大的皇宫。

那李衍到底想建多大的皇宫?

答案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

李衍要把自己的皇宫建的规模浩大空前,仅比凌霄殿少半间,李衍要将朱棣都没能实现的想法实现了。

朱棣原来也想将他的皇宫建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

可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朱棣取巧了——他将四个柱子就算一间(也可能是,那时的人,就是那么算的房间),不过,即使按照这种算法,他建的皇宫也没有达到他想要的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

而李衍则准备按照后世的算法,建足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

有人可能会问,李衍这么干,得花多少钱?不怕别人说他骄奢淫逸?

花多少钱,说实话,李衍也不知道,总之,指定不会少。

可李衍不在乎,因为他有钱,非常有钱。

这些年来,李衍可以说是得了辽、宋、高丽、日本、中南半岛、朱罗国的绝大多数财富。

这些年来,李衍的人在日本发现了大大小小数百个金银矿,那里每天产出的金银,都得用吨来计算。

李衍掌控的海上国际贸易,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聚宝盆。

这些财富,再加上李衍弄出来的钱庄,李衍可以说是拥有数之不尽的钱。

所以,花多少钱来修建自己的皇宫,李衍都花得起,甚至都不需要动用国家的钱。

至于,怕不怕别人说自己骄奢淫逸?

秦始皇修建阿房宫的时候怕了吗?

刘邦修建未央宫的时候怕了吗?

李世民修建大明宫的时候怕了吗?

李衍为甚么要怕?

而且,李衍这么大兴土木,这么斥巨资大兴土木,还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这些年来,饱受战火洗礼的燕云地区,人口凋零。

更为关键的是,燕云地区的汉人太少了,甚至可以说是,燕云地区根本就没有多少汉人——那里的汉人,多是汉儿,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汉人。

作为一国都城,尤其是以汉人统治为基础的都城,这是绝对不行的。

所以,李衍才大兴土木,以经济手段促使全国各地的精英涌向燕云地区,充实燕云地区的人口——汉人人口,进而使得燕云地区成为大中真正的中心。

……

……

PS:这是二合一的大章,所以今天就这一章了。

天才小说推荐阅读:真无为君陌种田记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和古人打游戏,看电影农门状元不见长安我在大宋当苟王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孤手握三十万重兵,你让孤自裁?虎毒食子:从被逐出皇宫开始崛起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重生后我母凭子贵上位了三国之帝心逆转北宋,开局收下潘金莲从原始部落到清末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文曲在古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王之所指,虽死亦往矣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大夏第一假太监三国秘事第三部东晋,我来了!喋血盛唐三国:赵云是我弟纵横与连横三国:召唤梁山好汉副本大逃杀异世之帝王路我在秦国助嬴政统一世界穿越大宋之倒爷为王红楼:窃国贼幻想三国从反白衣渡江到三兴炎汉汉末三国之再建大秦朕绝不退位逍遥小地主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华夏网游【强到只剩开挂】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臭县令朕怀孕了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秦:公子丹,镇守边关八年穿越汉末做驸马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回到古代成了个无赖绝世小书儒曹操:刘恒远之谋,当世无双逍遥三公子日月战旗
天才小说搜藏榜:闯旗大唐面首开局侠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煌煌帝国之大秦你呀就缺一味药三国之制霸寰宇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捡个王爷来种田武林帝国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枭起传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明末枭臣逍遥小里正三国之龙战八方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大唐极品闲人大唐之最强驸马火爆爱妃开天鸿蒙诀两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现代城抗日小山传奇傻王嗜宠:鬼医盗妃大唐神级太子他逃她追,王妃逐渐黑化富婆启动计划万世秦疆大明1642超次元战争游戏天灾年,我囤养了古代女将军塑晋锦衣卫创始人沙雕网友援北伐帝国猛将策马大明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我与着名帝皇们的争霸人生三国之吕布天下贞观荣耀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三国之大楚天下回到远古带领部落一统华夏刘禅之一梦中兴大隋:全能败家子我在秦朝当神棍南朝第一赘婿大明最狠总兵
天才小说最新小说: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