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遗民因为失去了自己的国家,最后流亡到海外岛屿,为了记念自己是华夏子孙,旅居海外岛屿的宋朝人把当地称为吕宋。
吕宋岛上的土着不多,一部分的首领获得大明承认,封为吕宋藩属国,为大明的外藩属国,更多的土地则为大明的领地。
历史上永乐朝南下西洋,封当地华人许柴佬为当地总督,如今大明的商船遍布南洋,不需要彻底依靠当地华人势力,所以大明在当地派了官吏管理。
吕宋南部的群岛,最南端是原苏禄三国,苏禄三国西端海外大岛是渤尼国,这两个地方如今属于渤尼都司,大明的领地。
大明内地的百姓一日三餐,铁锅家家普及,渤尼的香料成为普通百姓餐桌上的调料瓶,酒楼的兴起和规模,更离不开各类香料。
庞大的需求,每年有不可计数的船只往返渤尼都司,而因为大明商人的商业行为,无疑垄断了当地的行业,所有香料的贸易控制在大明商行手中。
香料不光在大明贩卖,包括原来南洋的各地,因为香料在大明的销售火爆,导致香料的价格越来越昂贵,大明商人狠是发了大财。
而且随着西部七省的传播,香料甚至贸易到地中海贸易圈,渤尼都司生长的香料价格,在西方各国等同黄金,只有国王和贵族在举办宴会的时候才用得起。
每年商船运来大量的粮食和商品,粮食供应卫所,商品卖给军人,然后从大明商行的庄园里采购到香料,朱元璋创办的开中法,虽然在陕西山西早已经消失,可是在海外却仍然执行。
无论是吕宋还是渤尼都司,地理条件虽然不如内地部分富裕的地方,可也超过了多数的地方,吸引了不少的军队士兵。
异地服役的士兵们,许多来自福建广西江西等地,甚至还有来自贵州的。
许多人的家乡山多地少,而在渤尼和吕宋,只要退役后愿意留下来的士兵,分几百亩的庄园,并可以招聘当地土着为自家的佣人。
比较起渤尼都司,吕宋多年的战乱,以及明人生活的富裕,吸收了很多的土着人口,这些土着人口是最好的劳动力。
与大明的北方不同,大明北方的军户们已经普及了农业机器和化肥,而海外的军户们,仍然主要使用佣工,军户地主模式。
卫所和军队是两种制度。
卫所的上级部门是行都司,都司,五军都督府,军队则由朝廷直接管理。
“噼里啪啦。”
端午节。
吕宋岛上的人口主要来自福建广东等地,这一天里,家家户户燃放起了鞭炮。
城市里格外的热闹。
自从大明立国以来,特别是进入了永乐朝,吕宋岛上的华人们与国内交往的越发频繁,不光恢复了传统的交流,也加深了两地百姓的联系。
而且与别的地方不同,这些前宋的遗民皆能获得大明籍,属于大明的百姓。
除非自己不去官府申请,申请也不麻烦,只要拿得出族谱或者周边华族的证明就能获得大明籍,是大明海外最轻松入籍的方式,羡慕了很多人。
吕宋岛上的治理问题并不大,一个是当地土着势力非常的落后,还有就是经过前宋移民多年的发展,华人早就掌握了当地的文明。
在西方列强抵达南洋之前,华人是南洋各国统治阶级的部分。
这是他们掌握的文明程度所决定的,犹如琉球国在明初主动请求,朱元璋答应后赐给的一些船户,百年后,那些船户的子弟们掌握了琉球国的政权,例如郑家兄弟。
郑迵是福建长乐移民郑肇祚的后裔,也就是洪武朝的那批船匠后代。五十七岁时,郑迵被任命为琉球的三司官,类似宰相。
同样的道理,当下大明在吕宋的统治权,正是因为靠着这大批华人的支持和帮助,为大明在当地的统治提供了条件,得到了顺利的实施。
城市里的龙舟,包粽子等热闹不提,乡间兴起的庄园农庄,主家们也大方的送给了自家佣工们丰盛的食物。
之所以不称为佃户,是因为哪怕佃户也是有大明律保护的,而佣工不同,吕宋的佣工是大明人自己招募的当地人,三五户的心腹和十几户的苦力,为庄园主提供劳动换取食物,这样的经济关系,两者的依附程度非常高。
原来前宋遗民类似的程度并不够深,而经过这十余年的催化,特别是当地军队和卫所的建立后,得到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几代人的忠仆存在。
“你想要我的仆人。”
主家来了几位客人,是军队退役下来的军人,他们选择留在当地,不光卫所支持,当地的华人也很支持,希望更多的大明人留下来。
土着的势力越来越衰败,反观他们的地位越来越稳固。
“土着们不懂教化,全部招募土着的话,恐怕几年下来我的庄子都没有收成,所以希望张公卖给我一两个老仆,帮忙管理我的庄子。”
说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李坚。
李坚从把总的位置退了下来,年近四十岁的李坚已经失望,他的年龄注定无法突破中级武官,思前想后,他准备为自己留下财富。
除了自己积攒的财富,更有优厚的政策和待遇,粮票银行的无息贷款,让他在当地获得了整整两千亩的土地。
与他一起退役的还有几位下属,他们选择了一处的土地,这样可以相互扶持,也有个伴,他们几人成为片井的几位军户,退役后的李坚还挂职卫所佥事。
这样人的请求,主家自然不会拒绝,痛快的答应下来。
几名世代的仆人到了李坚的手里,为李坚管理庄园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快搭建了庄园里的管理体系,从听话的土着里,提拔了几户人家住在了庄园中。
那几户人家欣喜不已,住进了庄园后,他们世代都有了吃饭的地方。
李坚带着家人在吕宋安家落户,过上了崭新的生活。
每个月的时候,他会和几位老手下们一起去打猎,还有的时候去周边熟部里做客,部落的头人热情的招待他们,围着篝火击打从明人那里购买的手鼓。
部落里年轻的姑娘们眼热的看着他们的孩子,几位少年在热情如火的目光下,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谁都想嫁给这些子弟们。
大明施行一夫一妻制,子弟们的正妻只会是各家的女儿,但是海外的庄园主们,许多人纳了不少的妾,妾的地位很低,所生的子女也没有继承权,但是大明人富裕的生活,吸引了太多的年轻姑娘。
她们想要住上大庄园,穿上漂亮的衣裳,带着精致的首饰,涂画昂贵的白粉胭脂,她们还能把自己的家人带进去庄园,成为庄园的心腹人家,世代不愁吃喝。
四十岁生日的这年,李坚突然收到了一封信,书信来自渤尼都司,原来是他当年的老部下。
这是封遗书。
想到比自己小一岁的武震梦,李坚拿着书信的手颤抖了起来。
当年,自己还是哨官,武震梦是自己的兵,他们追随皇帝在撒马尔罕作战,为大明打败入侵的敌人,最后奠定了大明的胜利。
“这家伙够倒霉的。”
李坚忍不住的唏嘘。
从小就没了父亲,母亲被人拐走卖去烟花之地,在卫所里吃百家饭长大,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年随御史去北平查燕王,最后运气好加入了北平的军队。
好不容易在撒马尔罕立了军功,结果得知母亲的消息返回老家拔刀杀人,失去了军队的前程,多年在海外兵团流离失所。
终于在渤尼都司安定了下来,有了自己的家人,可是呢,谁想到从军十几年的汉子,竟然会马失前蹄摔成了残废,最后一命呜呼。
李坚的庄园已经有了稳定的收成,不缺物资的李坚,卫所里有同僚帮忙看顾,最近的军队离此处也只有数十里地,李坚交代了儿子与友人后,来到了码头坐上前往渤尼都司的船只。
从福建沿海抵达吕宋需要十五日左右,从吕宋坐船抵达渤尼都司也只需要半旬,沿途多岛屿,可以沿着海岸线航行,风险降低到最低。
这就是大明收复吕宋与渤尼都司的好处。
吕宋坐船到交趾也只需要半旬上下,如此下来,为大明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否则直接从福建出发到渤尼都司,因为路途遥远,沿途又不属于大明,获得补给很艰难,还需要顾虑当地的势力变化,导致传统的航行一年才能往返一次而已。
李坚抵达渤尼都司后,按照书信的地址,根据大明在当地建立的驿道系统,很快一路询问到了武震梦所在的卫所,最后找到了武震梦的庄园。
武震梦已经下葬多日,他的家人得知李坚的身份后,非常热情的招待了李坚。
李坚看着武震梦已经十六岁的儿子,长的非常的魁梧,笑着说道:“比你老子长的高,你老子从小吃不饱,竹竿似的,但是能吃的狠,咱们哨开伙的时候,就属你老子最能吃。”
武震梦的儿子叫做武忠明,早已不再是当初只晓得玩闹的少年,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也是军户挂名的正丁,每年参加军事操练。
“家父生前常常提起世叔,怀念在世叔手下做事的时光。”武忠明沉稳的说道。
“你父亲是个好苗子,如果不是那件意外的事情,说不定你父亲早就超过了我,我是没有希望才从军队退下来的。”武震梦能打,头脑又灵活,更重要的是有豁出去的胆量,李坚一直觉得可惜,如果当年武震梦留在军队,说不定成就比自己高。
他认识的同一辈里,目前只有赵宏的职位最高了,听说这家伙留在了交趾,最后一次见面,还是两人同时休假,在北平大场第一场活动那天意外碰到。
武忠明听到此人言语里对自己父亲的认可,心里对这位世叔的印象非常好,暗想难怪父亲还记得这位老上官。
武忠明一直认为自己的父亲很厉害,只不过缺乏机运而已。
父亲的意外死亡,让武忠明很伤感。
不过武忠明已经决定加入军队,等二弟十六岁的时候,他就会报名参军,他决定继承父亲的遗志,成为一名将军,至于庄园里的活计,有庄园里的几位老人帮忙看顾,不需要母亲操什么心。
听到武忠明的志向,李坚高兴的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大声夸道:“不错,好男儿怎么能不去军队里挣个前程呢,你能放弃舒适的生活,果然是武震梦的种。”
李坚知道军队现在竞争的激烈,认真的说道:“军队是好去处,哪怕最后没有成为将军,退役后的好处多多,而且你也不会遗憾的。”
见世叔如此认可,武忠明心里的志向越发坚定,再过两年自己就能去军队了。
李坚最后在渤尼都司呆了半个月,向武忠明讲了许多军中为人处世的准则,并且传授了一些自己带兵的经验,离开的时候,武忠明送到了码头。
“打铁需要自身硬,再多的道理,咱们都要从底层做起,本事才是立身之本,本事越大,你就站的越稳,然后才能谋求志向。”
“你既然有大志,那么从现在起就不能放松自己的要求。”
李坚越来越喜欢武震梦的这个儿子。
要是自己的儿子就好了,不过自己有个闺女,李坚已经准备嫁给此子,回去后向赵宏写封信,看有没有机会去他手里当兵。
赵宏是大明子爵,又是交趾的游击将军,有了他的关照,武忠明才能走的更加顺畅。
这个世道上面没有点关系很难走到高层,自己就是因为上面无人,才放弃了留在军队,至于赵宏,听说他一家子很早就认识太子殿下,得到过太子殿下的恩惠,如此机遇,旁人如何能比。
兜兜转转。
赵宏最后的确收到了李坚的书信,匆忙的回了信,他就带着军队出发了,缅甸宣慰司的平安将军感染了疫病,大夫们救治无效,已经病故了。
平安是个狠人。
只是他一死,缅甸宣慰司就乱了起来。八百大缅那边再次入侵缅甸宣慰司,缅甸宣慰司经过平安多年的高压,势力大大的衰退,在许多周边势力看来是块大肥肉。
南洋铁道后期的工程进度遇到了阻碍,朝廷思来想去,想到了交趾的赵宏。
临危受命的赵宏,带领交趾军队疾奔缅甸宣慰司,先稳住当地局势,等待朝廷任命新的大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