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高丽学习中华是很快的。

唐朝的节度藩镇,明朝的卫所制度。

李成桂造反成功后,受到国内亲华主流思想的影响,很快就开始模仿明朝,施行了很深的改革。

其军事制度以五卫制为主,军队分为五卫:义兴卫,中卫、龙骧卫,左卫、虎贲卫,右卫、忠佐卫,前卫和忠武卫,后卫。

中枢设兵曹和五卫都总府统一掌管军政和军令,兵曹类似明朝六部中的兵部,长官称判书,正二品,五卫都总府长官称都总官,都总官、副总官共十人,具体掌管五卫部队。

国朝兵制,总于五卫,兵曹为本兵,都总府领之。

更休上番,则为宿卫之卒;有事兴发,则为战阵之卒。平时,五卫轮流承担宫禁警卫任务;战时,五卫赴前线作战。

五卫制也是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所属人员平时为农民,战时为士兵,士兵所需衣食兵器等物资全部自给自足,国家没有养兵的财政负担。

类同与明朝的卫所制度。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一直到倭国入侵李氏朝鲜,明军入朝平倭,带去了戚继光留下的军事制度,随后稳定后的李氏朝鲜,全面模仿戚继光的兵制练兵,进行了再一次的军事改革。

可是呢。

李氏高丽有个弊端,不光武官世袭,文官也世袭,庞大的世袭两班阶级,注定了上层的固化,并无法真的发挥其作用。

脱胎于五卫军,如今高丽的军队主要一分为三。

都察院的特使,和锦衣卫的两名探子,呆在隔海相望的登州。

上个月的码头大案,引起了他们的关注,不查不好,一查吓一跳,源头皆指向了高丽。

大明很大。

锦衣卫的探子去过上海县的码头,原本以为上海县的码头已经是天下数一数二的规模,没想到山东登莱码头的规模,并不比上海码头差多少。

那天津码头岂不是更大?

永乐九年。

十月。

码头上船只有气无力的趴窝。

海浪一阵接一阵,为大地送上来凉风,吹走了焦躁,驱走了浮华,秋日的凉爽,逐渐的冷了起来,沿岸的百姓们经过了夏收的喜悦,开始准备过冬。

人们努力的工作,丰收的季节,他们会在年关前,准备丰富的年货,全家人走亲戚,整个家族最热闹的时光。

北平行省,北平府天津化工厂区,为周边提供了大量的化肥,配合农家肥的使用,产量再创新高。

“呜呜~”

一艘蒸汽轮船进港。

登州也成立了船厂,专门制造蒸汽机的大型船厂,与天津与金州造船业形成体系,成为三角核心造船产业链,与南方的龙江船厂区,福建长乐船厂去,扩张成大明的三个船业基地。

每个造船产业区,最小的福建漳州船厂区,也有了上十万名工人,年产船只数千艘。

造船业的发达,带动了上千个行业。

而蒸汽机的产业也更加的细分,工厂开足了马力,日夜的生产各型号的蒸汽机,源源不断的供应全国。

“不能去高丽。”

锦衣卫的探子坚持的说道。

御史出身的特使,并不怕会在高丽遇到风险。

不过探子说道:“高丽是海外,与国内的情况不同,万一激发了矛盾,引起了高丽的叛乱,恐怕朝廷会很不满意的。”

御史听到锦衣卫的说法,忍不住惊讶,“他们敢?”

“狗急跳墙,何况是人。”

锦衣卫的探子说道。

高丽新左军节制使的态度变了,从试探的提出内附,到如今的闭口不谈,锦衣卫派去过探子打探情况,知道一些更隐晦的事务。

国内哪怕是实力最强的煤炭商人们,面对太子殿下的政策,也只能乖乖的听话。

可是国外不一样了。

商人们的势力竟然如此的猖獗,连探子们都有些恐怖。

种地很苦。

没想到为商人们干活会更苦。

那都不是人过的日子。

想到那些高丽的工人们,探子就忍不住打了个寒颤,那真是人不如牲畜啊。

无论高丽两班制度有多么的落后,但是高丽的确是一个王国,而不是部落,别看部落和王国打的有来有回,但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更有高丽的稳定,这些年来没有内战。

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前提包括了稳定。

第一家黄麻种植园,第一家采矿工厂,第一家冶铁厂

大明商人们带去了很多的技术。

虽然并不全面,可是在高丽自身的产业上进行了升级,做到了优化。

第一批鸟铳生产了出来。

因为火石的原因,以及欠缺更多的产业链,自生火铳的制造成本太高,性价比也低,所以高丽北王只能选了比较落后的鸟铳。

哪怕是鸟铳,也是除了大明之外,天下最先进的火器,中亚和西亚地区还在使用火门枪呢,没有进化成火绳枪。

高丽是继倭国之后,第三个能自己制造鸟铳的国家。

李孟宗拿着崭新的鸟铳,爱不释手的抚摸。

“可惜成本太高了。”

高丽的工匠们,靠着传统的作坊能力,每名老工匠,一个月才能打造出一杆鸟枪,加上火药和铅弹,哪怕李孟宗再喜欢,也只能下了一千杆的目标。

“是啊。”大明商人很诚实,站在高丽北王面前,腰杆挺的笔直,骄傲的说道:“比起国内,差距太大。”

李孟宗并没有羞怒。

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么,有什么丢人的,只是生气比倭国慢。

他们高丽,比倭国文明多了。

怎么能比倭国慢呢。

“刺刀这玩意,看起来很简单,制造起来才知道很复杂,特别是国内的刺刀,是通过锻造机器生产出来的,大小一致,高丽的工匠们做不出来。”

大明的商人指出了许多的不足。

“解决了没有,以后慢慢来吧。”

李孟宗不以为然。

有了这一千杆鸟铳当做精兵使用,他就不怕南王了,南王那边,听说扩军到了十二万。

李孟宗有些不懂。

为何他支持大明的商人们,自己的军队反而供养不起,裁减到了五万,而五叔却还能养起十二万大军,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难道自己学习上国发展工业做错了?

可是上国的书籍明确的说了啊,工业社会与农业社会有质的差距,那么为何咱北王不如南王。

太多的疑问,越是学上国,李孟宗的烦恼越多。

三省的百姓民意沸腾,不光百姓们不满,地方上的乡绅们也不满,太多的矛盾,让年轻的李孟宗不知所措,也不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

找不到原因的李孟宗,只能把鸟铳当做宝贝,更加的依赖大明的商人们。

大明商人们找到了“世外桃源”。

没有什么地方比高丽北地更好的了。

这里有文明,不是土着社会里野蛮的世界,他们的地位和财富有保障,可以放手施展,而且也不怕自己的财富被拿走一半,多么丰厚的遗产,也经不起代代拿走一半的政令。

一艘运输粮食的走私船,从国内私自出发,抵达了海州。

今年的气候很怪异。

同样的气候,金州那边高产,而高丽这边减产。

商人们知道金州那边有化肥,但是高丽这边没有,想要生产化肥可不是简单的事情,商人们做不到,也没有心思去做低利润的事情。

永乐九年的下半年,高丽这边出现了粮荒。

百姓们青黄不接,大量的流民们吃不饱肚子,小户的百姓们也活不下去了。

这是商人们最好的时机。

倭国没有粮食,他们也缺,南洋太远,只有交趾的粮食多,而且有秩序,可正因为秩序,让商人们无法从交趾获得粮食,运输成本也高。

那么从国内走私粮食出来,成为了商人们必须的选择。

可是国内对粮食管控严格,他们只能走私出极少的一部分,不过呢,对他们而言已经足够,他们又不是真的要救济高丽的百姓。

整个高丽,只有大明的商行卖粮。

哪怕从事黄麻种植行业的亨运来商行,手里都握着一笔粮食。

家家的高丽百姓们卖地。

一亩地只能卖出一斗粮食。

这样的买卖没有老百姓愿意,可是他们要饿死了,为了活命没有其他的选择,卖地是唯一的活路。

一个冬天下来,大明商行们手里的高丽土地翻了数倍,甚至十倍的也不少。

暴利。

太暴利。

海外商行的东家们笑疯了。

亨运来商行的黄麻种植地,翻了整整五倍,黄麻的产量也提升了五倍,一来一回,资本翻了十倍。

国内的市场需求像个无底洞。

上亿人口的工业发展社会,人均资源和面积都奢侈,以人为本的高度民间富裕,不但没有让亨运来商行的产品滞销,反而销售一空,只不过降了一点点价格而已。

永乐十年春。

开春后。

亨运来商行取消了本就不高的工钱,想要进亨运来工作的伙计们,只给饭吃。

成片的流民们伸着手乞讨,他们哭喊着要成为亨运来的伙计,道路上,随处可见的尸骨,看着瘦的只剩下皮包骨的流民们,亨运来一口气新招募了上万人。

亨运来还成立了护厂队,还是向大明工局学的。

不过呢。

大明工局的护厂队是为了保护工厂和工人,而亨运来的护厂队,只保护亨运来。

最低成本的人工,低廉到令人发指的土地,原本是低利润的黄麻,被亨运来做成了暴利行业,更恐怖的是,黄麻属于民生物资,大宗商品目录,也就是说黄麻的销售量很高。

漆树、人参、茼蒿.

原本在大明不起眼的生意,一夜之间惊呆了国内的商人们。

生意还能这样做啊?

不把人当人。

光一个人力成本带来的利润,就让大明国内商人们目瞪口呆,学到了,学到了。

可是他们在国内办不到。

工民联合部就是第一道坎,还不提大片井制度,片坊制度等等。

看得见摸不着。

年关。

高富贵回老家了。

大字不识,年轻的时候是个懒汉,人人嫌弃的老光棍,狗都不要的人,一把年纪了,去了高丽四五年,不光带回了漂亮年轻的媳妇,还有了两个娃。

村里的人们张大了嘴巴。

高富贵见人就送天津买的特产。

“咱们东家好啊,只要是咱们的人愿意跟着去的,不但给的工钱高,关键是地位也高啊,咱在那边,人人都得称呼咱一声老爷。”

底层人感觉到不安的时候,上层的人早就行动了起来。

高丽也如此。

民不聊生,这么危险的环境,商人们怎么可能视而不见呢,他们可不怕老百姓,没有武力的乡绅才会怕。

商行们成立了护厂队,离不开心腹。

还有什么比国内的人更放心的?

国内去的人,真要是敢害人,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比一无所有的高丽流民值得信任百倍,而且好吃好喝,还有高人数等的生活,谁不支持自己的商行。

高富贵很得意。

看着能当高富贵孙女年龄的小媳妇,高富贵还打人,家里活什么也不干,高丽小媳妇又要干活,还要照顾孩子,晚上又伺候高富贵。

“呸。”

村里后生们,背后羡慕的直咬牙。

这是贫富差距带来的。

一个能过关的普通司机而已,却在关内买了几套房子,养了几房未登记的妻子,各个为他生儿育女,二十年后,随着关内经济的发展,再也没有了这样的现象。

不知道这批女性是否后悔过。

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女性,在异国他乡嫁给一个失业的贫穷老头,这样素质低下的人口,能为她带去什么爱情和精神关爱呢。

只是经济问题的现象罢了,中西都是如此。

后生们不能理解,但是挡不住他们的羡慕。

海外商行们发现,原本他们在国内很难招募到的人手,突然受到了欢迎,乃至于年轻人开始参加他们的招募,甚至有社学或县学毕业的青壮。

人才素质的升级,为海外商行们提供了更多的力量。

(本章完)

天才小说推荐阅读:真无为君陌种田记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和古人打游戏,看电影农门状元不见长安我在大宋当苟王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孤手握三十万重兵,你让孤自裁?虎毒食子:从被逐出皇宫开始崛起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三国之帝心逆转北宋,开局收下潘金莲从原始部落到清末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文曲在古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王之所指,虽死亦往矣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大夏第一假太监三国秘事第三部东晋,我来了!喋血盛唐三国:赵云是我弟纵横与连横三国:召唤梁山好汉副本大逃杀异世之帝王路我在秦国助嬴政统一世界穿越大宋之倒爷为王红楼:窃国贼幻想三国从反白衣渡江到三兴炎汉汉末三国之再建大秦朕绝不退位逍遥小地主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华夏网游【强到只剩开挂】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臭县令朕怀孕了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秦:公子丹,镇守边关八年穿越汉末做驸马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回到古代成了个无赖绝世小书儒曹操:刘恒远之谋,当世无双逍遥三公子日月战旗明末:无限军火,谁给我披上皇袍
天才小说搜藏榜:闯旗大唐面首开局侠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煌煌帝国之大秦你呀就缺一味药三国之制霸寰宇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捡个王爷来种田武林帝国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枭起传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明末枭臣逍遥小里正三国之龙战八方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大唐极品闲人大唐之最强驸马火爆爱妃开天鸿蒙诀两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现代城抗日小山传奇傻王嗜宠:鬼医盗妃大唐神级太子他逃她追,王妃逐渐黑化富婆启动计划万世秦疆大明1642超次元战争游戏天灾年,我囤养了古代女将军塑晋锦衣卫创始人沙雕网友援北伐帝国猛将策马大明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我与着名帝皇们的争霸人生三国之吕布天下贞观荣耀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三国之大楚天下回到远古带领部落一统华夏刘禅之一梦中兴大隋:全能败家子我在秦朝当神棍南朝第一赘婿大明最狠总兵
天才小说最新小说: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