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真是英雄出少年
过了鲁省,跨过黄河,穿过通州,终于到达京城。
尽管只是在京城外,便也看得到京城的繁华,光是负责运粮的民夫就有十几万,更有几万的官兵在此监督,看到这繁华的景象,不免令人恍然如梦,仿佛鲁省遭了灾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根本不存在于大乾一般。
负责前来接张泗的是兵部主事,正六品,迎了张泗后,并未令他进京觐见圣上,而是安排了些人,带他们前往渝关。
对此,张泗的猜测是有两点,一是前线战事紧急,二来,兴许也是刘公公的折子上奏到了皇帝那里,他杀何公公的事,也是被得知了才会如此。
张泗也早有过心理准备,对此也没感觉有什么,便与督粮的这批上千人的官兵们一起,前往渝关。
渝关距离京城没多远,不过二百多公里,而且路非常好走,一马平川,只花了两天时间,就到了目的地渝关。
渝关依山带水,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既是城池也是军事重镇,与长城相连,遏制辽东的铁蹄南下非常有用。
渝关的主城便是关城,城高十四米,厚七米,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东南和东北有两个角台,上有箭塔,防备森严。
如此雄关,一般而言,的确堪称的上是难以攻陷了,看到城墙,张泗心中便更生出了几番信心。
城墙上有一些火烧过的痕迹,还很新,显然匈人就在最近还攻打过。
见来人则开城,官兵们与运粮的民夫们开始运粮,而张泗等人,则就不同了,而是李立轩亲自带人过来迎接。
不过一个多月未见,李立轩的精神面貌已与原先大为不同,见他身着官服,外面还披了一件棉衣,双眼迥然有神又疲惫不堪,整个人顿有沧桑之感,但走的笔挺,站的刚硬,一看就知道是个倔脾气的老头。
“小友,别来无恙啊,老夫盼星星盼月亮,可是把你给盼来了。”
一开口,李立轩的话,就惊呆了与他一起过来的众人。
几个李立轩的亲信倒也罢了,他们都是李立轩信任的力量,自然知道他对张泗的推崇。
可其他人,完全是一脸懵,纷纷打量起张泗来。
要知道,李立轩而今是蓟辽总督,领三抚四镇,大权在握,整个大乾以北,单以手中权力来轮,京城外他可以说是最大的了!
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四镇,六万大军皆归属他统管,按照官职来轮,甚至连京城,李立轩都能管得到。
这样一个人,却亲自来接张泗这么一个年轻儒生,口称他为小友,还说将他给盼来了,简直不可思议!
登时,众人都不由的对张泗肃然起敬。
“大人言重了。”
张泗一拱手,算是见了礼,泰然自若。
光是这表现,就令李立轩身后的众人惊讶万分。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冬天了,别说是辽东,就连这渝关也冷的出奇,小友一路颠簸,也当累了,随老夫入城!”
李立轩大手一挥,几个亲信便喊了人帮忙,帮着保卫队的众人将几辆马车的货给带进去,随即自己则迎着张泗,一起入城。
身后的众人们面面相觑,谁都没有先开口,而是跟着进来。
进城之后,城内人影稀疏,偶尔有人经过,也全是官兵们巡防,大量的院子空置着,而李立轩也早就给张泗准备好了住所,一个大的出奇的院子。
让张泗先去将带来的人和东西安置好之后,随后便带张泗去了总督府上。
李立轩接任总督没多久,这总督府虽然气派,但也不过是随便挑了一个,并不是住在这里,而是单纯的作为帅帐来用,因此,一进来,张泗便看到大乾边军的许多人,也算是守城的各方力量了。
“小友来了啊,来人,赐座。”
李立轩大手一挥,几个亲信便将座椅为张泗准备好了。
“谢大人。”
张泗一行礼,这才坐下。
“我来向诸位介绍一番,秀才张泗,浙省衢州人,向朝廷进献过神臂弩,被陛下下旨赏赐,此番老夫答应出任总督,也向陛下请求,下旨召他来为老夫帮忙,为国效力。”
“我这位小友,胸怀大志,才高八斗,处乱不惊,文采斐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像老夫之前向陛下上呈的诸多军制改革,就来源于小友的献策,他虽并未上过战场,可却通军法,懂韬略,是知兵之人。”
“此番匈人汹汹,老夫之所以答应领总督之职,不是出于老夫对自己的自信,而是出于老夫对他的信任!”
李立轩向众人介绍起张泗,一吹起来就没完了,这些吹捧之肉麻,令张泗都感觉鸡皮疙瘩上来了!
连张泗都是这样,府内的其他人,又会是何观感,可想而知。
众人都觉得太离谱了,就这么一个嘴上无毛的小子,竟被李立轩说的宛如能进武庙一般!
蓟州巡抚兼工部侍郎奚文光淡淡一笑:“原来这位就是张泗啊,不错不错,一表人才,是能成大事的人,本官听说过你的名字,进献神臂弩,不可谓不忠恤体国,似乎,还与叶尚书有渊源,攀得上亲?”
大乾经常有令文官出征,领总督,巡抚的职务,统管地方上的一切大权。
而总督又比巡抚要大,因此,奚文光虽是巡抚,但在这里,也要听命与李立轩,算是副职和一个保险了,也是让他这个工部的人到前线来,以确保后方的物资供应,都能供的上。
在这渝关里,他的权称得上是第二了。
“谢二位大人抬举。”
张泗起身行礼,没有接对方的话茬,虽然叶清淮是自己妻子,但自从上次李立轩离开后,那位叶尚书就再没了消息。
可见,人家看不上他是确确实实,既如此,他也没必要上赶着去攀附。
眼见二位大佬都对张泗吹捧有加,当即,一群总兵们也对张泗吹捧起来。
“先生多次为国效力,值此国家沦丧之际,不远万里前来相助,鞠躬尽瘁,真是英雄出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