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笑着安慰道:“四叔不必遗憾,以后四叔可以上战场的机会多的是。”
朱棣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殿下说笑了,以后哪里还有什么战争的机会啊,这鞑靼与瓦剌经过这一战,估摸着二十年之内很难有所作为了……等二十年后,四叔还拿得动刀吗?”
朱雄英摇了摇头,说到:“咱远的不说,近在咫尺的女真,能不能干tmd?”
朱棣瞟了一眼地图,顿时像小鸡啄米一样的点头,说道:“能能能!”
朱雄英白了朱棣一眼,继续说道:“四叔,你的眼界有些局限了?还有倭寇?大明境内的倭寇孤肯定要干掉,再就是倭国,棒子国?倭国孤也是要干他丫的,棒子国目前还算是恭敬,观察观察再考虑要不要揍他。四叔,你说还有没有上战场的机会?”
朱棣继续点头说道:“太孙殿下批评的是,四叔目光短浅!到时候能不能让四叔带兵出征。”
这时候,晋王朱棡忍不住嘲笑朱棣说道:“老四啊,你看你那怂样……还真是个好战分子,”
朱棣听说有仗可打,也跟着笑了起来,说道:“我这不是闲不住嘛,一想到还有仗可以打,我就开心嘛……”
晋王继续说道:“我虽说没像太孙殿下这般直面鞑靼及瓦剌,但我和平安也在宣府周边干掉了鞑靼和瓦剌的辎重部队。没了粮草辎重,他们的大军就如同没了牙的老虎,战斗力大打折扣,也算是为此次胜利出了一份力。”
朱雄英点头赞道:“嗯,三叔断了鞑靼与瓦剌的辎重确实是大功一件。”
接着,朱雄英神色变得严肃起来,看向两位,说道:“如今鞑靼、瓦剌虽已投降,但后续还有不少事情需要两位叔叔配合。我已安排凉国公让降兵修缮土木堡的城墙等设施,也给四叔您发了指令,让您找工匠带着降兵修路、修缮边境据点。
四叔,关于这鞑靼与瓦剌投降的士兵,到时候我们还是要还给他们的,由于他们的衣食住都由我们大明供应,这其中的尺度你要掌控好,还有,关于目前的边境局势和安排,你们两人怎么看?”
朱棣皱着眉头,盯着地图上的边境防线,说道:“殿下,降兵的问题,我会妥善处理,这边境嘛,依我之见,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眼前的胜利。在修好道路和据点的基础上,还需加强边境的巡逻力度,建立起完善的预警机制。一旦有风吹草动,我们便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朱棡也补充道:“没错,此外还可以在边境地区鼓励军民屯田,既能解决部分粮草供应问题,又能让边境更加稳固。”
朱雄英听完,说道:“你们的方法都是老方法,孤为何要设立互市?你们可知道?”
朱棣抢先回答道:“难道不是殿下为了答应鞑靼与瓦剌的条件吗?”
朱棡思索了一番,也毫无头绪。
朱雄英看着两个人,无奈道:“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们居然想不明白。哎……”
朱雄英摇了摇头继续说道:“那孤今天就给你们讲讲孤的用意,孤的意思很简单,再往北,苦寒之地,孤现在还不想收入囊中,但是,北方的资源孤也想要怎么办?互市啊,他们为我们大明打工,我大明为他们提供粮食及衣服,他们为我们大明提供战马矿产等各种资源。孤要他们仅仅在温饱线上挣扎。这样才能更好的奴役他们。”
朱棣和朱棡异口同声道:“可是,粮食我们大明还有点不够吃啊。”
朱雄英摇了摇头说道:“大明百姓的粮食不够吃不代表大明总体的粮食不够吃。”
朱棣:“0.0?”
朱棡:“0.0?”
朱雄英神秘道:“这些你们不懂,孤后面会让那些为富不仁垄断粮食的人付出代价……”
而后,朱雄英似乎又想起了一件事,自己四叔这苦力不用白不用。
于是朱雄英不怀好意的对朱棣说道:“四叔,这乌兰巴托离北平很近,离女真也近,四叔懂我的意思没?”
朱棣接过话茬:“还请太孙殿下明示。”
朱雄英见朱棣上钩了,说道:“这鞑靼与瓦剌割让乌兰巴托以南,边境的建设,及乌兰巴托互市等事情,还请四叔上点心,不然,这出兵女真还真的有些不方便啊。”
朱棣听懂了朱雄英的话里有话,无奈道:“成,大侄儿说啥就是啥,大侄儿让我往东我就往东,让我打狗,我绝不骂鸡。”
朱雄英见朱棣上道说道:“嗯,四叔果然是个明白人,那到时候干掉女真定然有四叔一席。四叔就放心吧!”
听完朱雄英给出肯定的答复,朱棣肯定的回答道:“那本王就替殿下经营好这乌兰巴托到北平这一线。”
朱棡见朱棣有事情做,于是乎说道:“大侄啊,老四都有事情做了,那三叔科布多那边是不是应该交给三叔了?”
朱雄英摇了摇头说道:“科布多那边离山西太远了,三叔如果去那边,太累了,没必要。科布多那边孤另有人选。”
朱棡急切道:“三叔不怕累,只希望帮殿下分担点……”
朱雄英无奈道:“孤知道三叔的心思,但是,三叔孤另有用处。”
朱棡见朱雄英如此说道,也就没有再坚持,他知道朱雄英考虑问题都非常深远,既然不用自己,那就有不用自己的道理。
营帐内,三人就后续的安排继续深入探讨着。有军事问题,有家常,也有朱雄英小时候跟着两位叔叔身后的趣事,此时,叔侄关系异常的和谐,就像寻常百姓家一样。
许久之后,晋王与朱棣起身准备告辞。
朱棣走到营帐门口,又转过身,一脸期待地看向朱雄英,问道:“殿下,真的不随我去北平过年?北平虽比不上应天府那般繁华,可过年的热闹劲儿也不差,况且,咱叔侄还能好好聚聚。”
朱雄英微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四叔的心意雄英领了,只是这土木堡及居庸关刚经历战事,诸多事务还需我忙一下,关键是,孤真的不能走开,孤是一面旗帜,一面可以鼓舞大明士兵的旗帜,实在是不能走。待往后诸事安定,定去北平叨扰王叔。”
朱棣也是懂朱雄英这么做其中的意义,于是就没有坚持,说道:“也好,殿下以国事为重,那等殿下忙完这阵,咱叔侄再好好畅饮一番!”
言罢,朱棣与晋王在朱雄英的目送下,大步走出营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