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来回踱步,眉头紧锁成一个“川”字。
如今的局势,让他感到骑虎难下。他这个鱼饵现在随时有被吃掉的风险。
他开始预计鞑靼只有五万兵马,所以,他带着拥有装备优势的五万兵马,不说大破鞑靼,总没有危险,但是现在
敌军远超预期,不付出点代价已经不行了,他不禁担心起步兵的前途。
“不行,我必须冷静。”朱雄英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他找来地图,目光在上面来回扫视。
“各营兵力虽已分散,但中军仍有部分精锐可调动,支援右翼……”朱雄英低声自语,脑海中飞速思索着各种可能的应对策略。
就在这时,一名传令兵火急火燎地赶来,大声禀报道:“殿下,右翼压力山大,快支撑不住了!另外,徐将军还有重要消息需要传给殿下,率领攻击右翼的乃是瓦剌的军队!将军还说,请殿下早作打算。”
朱雄英闻言,心中猛地一震。“瓦剌……”
朱雄英此时不由得爆了粗口:“我草tmd,居然是瓦剌,瓦剌居然也来掺和一脚,孤tmd只做了一桌菜,现在来了两桌客人……草tmd”
朱雄英深知,以目前的局势,若继续硬拼,已属不智。
“关键是,我还想尽可能完整地把部队带回去。” 朱雄英在心中反复念叨着。他明白,自己单人突围并非难事,可那些步兵们,一旦失去掩护,必将面临极大的伤亡。
此刻,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精心布置的 “钓鱼” 计划,已然陷入了困境,作为鱼饵,现在已经面临被鱼吃下的风险。
该早做打算了……
现在的朱雄英还有把握有序撤退,以现在的交锋,他们损失是低于鞑靼与瓦剌联军的,但是他们兵力可能只有鞑靼与瓦剌联军的一半,他现在手里的手雷还没有使用,手雷可以保证军队有序撤退到猫儿庄。
但是回到猫儿庄以后才是需要抉择的……
朱雄英深吸一口气,眼神瞬间变得坚定,他当机立断,大声下令:“来人,速派人传令各营,等待中军号令,步兵先行撤退,骑兵和神机营断后。全军缓缓撤退到猫儿庄,孤会安排秘密武器配合安全撤退。”
传令兵们手持令旗,如离弦之箭般冲出大帐,奔赴各个营地。
朱雄英转而看向傅让,神色凝重地说道:“傅让,你即刻安排亲卫行动。从亲卫营挑选精锐,分别在左翼、中军以及右翼这几个关键位置,每个地方各部署五人,每人配备两枚手雷。这些亲卫务必听从主将指挥,在各自方位潜伏待命。等待中军大营发出明确号令后,看准时机向敌军投掷手雷,利用手雷爆炸制造混乱,干扰敌军追击,全力配合部队有序撤离。记住,行动必须听从指挥,务必做到精准无误,容不得半点差错!”
傅让抱拳行礼,高声应道:“末将谨遵殿下命令!” 随后迅速转身,去安排人手,执行指令。
战场上……
命令传达后……
随着撤退的号角响起……
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成一片。
步兵们在各级将领声嘶力竭的呼喊下,艰难地维持着战线,同时缓缓向后移动。
长枪兵们将长枪斜刺而出,枪尖闪烁着寒光,每一次刺出都带着破风之声,阻挡着鞑靼与瓦剌骑兵的冲击。
盾牌手们紧紧相依,盾牌相互重叠,组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抵御着敌军射来的箭矢和挥舞的长刀。
箭雨纷纷落在盾牌上,发出密集的 “砰砰” 声,却无法穿透这道屏障。?骑兵们在步兵队伍两侧往来驰骋。
骑兵高举长刀,主动迎向敌军,与鞑靼和瓦剌的骑兵展开激烈的近身搏杀。为步兵争取撤退的时机。
长刀挥舞间,寒光闪烁,鲜血飞溅,到处都是喊杀声,此时,整个战场已经乱了。
部分骑兵则负责掩护步兵撤退。神机营的士兵们几乎在最前线。
神机营在混乱的战场上争分夺秒,将火炮和燧发枪调整角度,对准敌军。“放!” 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火炮发出沉闷的怒吼,炮弹如流星般砸向敌军,在敌阵中炸出一个个巨大的弹坑,掀起漫天尘土和血肉。
燧发枪则依次扣动扳机,铅弹如雨点般射向敌军。每一次射击后,士兵们迅速装填弹药,准备下一轮攻击。
但步兵已大部分撤至安全距离。
很快,预先埋伏在中军以及左右侧翼的亲卫们接到命令。
迅速从腰间解下手雷,用力朝着追击的鞑靼与瓦剌联军扔去。
刹那间,战场上爆发出一连串震耳欲聋的巨响,火光冲天。
手雷的威力巨大,弹片四射,在敌军阵中掀起一片混乱。
鞑靼与瓦剌的骑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爆炸打得措手不及。
不少骑兵连人带马被炸飞,倒在血泊之中。
那些侥幸未被炸伤的,也被爆炸的气浪和漫天的尘土吓得惊慌失措,战马受惊,四处乱窜,将原本整齐的追击阵型搅得七零八落。
然而,这些草原骑兵素来凶悍,短暂的慌乱后,脱古思帖木儿和猛哥帖木儿大声呼喝,试图重新整顿队伍,继续追击明军。他们挥舞着长刀,驱使着骑兵向前冲。
此时亲卫们再次行动,又一批手雷如雨点般落入敌军阵中。更为猛烈的爆炸声响起,这次的爆炸威力不仅让更多敌军伤亡,还惊得那些战马彻底失控。
受惊的战马嘶鸣着四处乱窜,将原本勉强重组的追击阵型彻底搅乱。
鞑靼与瓦剌的骑兵们面露惧色,他们从未见过这种武器。人们对于未知的东西总是会感觉到恐惧。
此刻,即便鞑靼与瓦剌的将领们声嘶力竭地呼喊,也无法阻止士兵们心中的恐惧蔓延。
他们纷纷勒住缰绳,不敢再贸然向前追击。
趁着敌军陷入混乱,各部队加快了撤退速度,迅速朝着猫儿庄方向撤去。
朱雄英看着逐渐远去的敌军,心中稍稍松了口气,却也明白,这场战斗远未结束,更残酷的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