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声音在大殿内回响,每一个字都仿佛重锤一般,砸在朱棣的心上。
朱棣连忙跪地,说道:“儿臣明白,定当谨遵父皇教诲,为大明江山尽心尽力。”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可内心却依旧忐忑不安。
朱元璋挥了挥手,示意朱棣退下。“你回去吧,好好养伤。记住朕的话,莫要再让朕失望。”
朱棣如获大赦,连忙行礼告退,转身快步走出武英殿。
走出武英殿,朱棣长舒一口气,心中的恐惧却并未消散。
他知道,自己虽然暂时逃过一劫,但未来的日子依旧充满了变数。
朱雄英和朱元璋的态度,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处境。“看来,以后行事要更加小心谨慎了。”朱棣暗自思忖,拖着疲惫的身体,缓缓向王府走去。
回到王府,朱棣没有立刻休息,而是强忍着伤痛,命人将姚广孝找来。不多时,姚广孝匆匆赶来,看到朱棣狼狈的模样,不禁一惊。
“王爷,您这是怎么了?”姚广孝焦急地问道。
朱棣苦笑一声,摆了摆手,示意姚广孝坐下。“今日去见太孙,被他识破了我们的谋划。”朱棣缓缓说道,声音中充满了无奈和懊悔。
他将今日在文华殿的遭遇,包括朱雄英揭露他们关于“白帽子”的密谈、斥责他暗中扩充势力和豢养死士,以及最后被打四十军棍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姚广孝。
姚广孝听后,脸色变得十分凝重。“天数已变,但天数依旧可变,王爷可知?”姚广孝叹道。
“本王知道了”朱棣接着说,“太孙还让我把你送过去,如何处置,由他说了算。”
姚广孝闻言,沉默片刻,然后说道:“王爷,事已至此,恐怕我们只能听天由命了。您也不必太过担心,我一人做事一人当,绝不会牵连王爷。”
朱棣看着姚广孝,心中满是愧疚。“都是我连累了你。”
“王爷切莫自责,”姚广孝安慰道,“这都是命中注定。但是天数依旧可变,只是王爷往后行事,一定要更加小心谨慎,保住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两人又商议了一番,最终决定,姚广孝即刻便随王府管家进宫,听从朱雄英的处置。而朱棣则要低调行事,收敛锋芒,以免再引起朱雄英和朱元璋的怀疑。
下午……
文化殿……
随着太监一声“宣姚广孝觐见”,姚广孝稳步走进殿内。他身着素袍,光头在微光下隐隐泛光,眼神中透着一股超脱尘世的淡然,却又难掩几分好奇与试探,打量着眼前这位年轻却手段凌厉的皇太孙。
“草民姚广孝,拜见太孙殿下。”姚广孝不卑不亢地行礼,声音沉稳。
朱雄英微微抬手,示意他起身,目光在姚广孝身上打量一番后,开口道:“久闻先生才学过人,今日一见,果然不凡。孤也知晓先生精通佛法,对世间诸事颇有见解,不妨与孤畅谈一番。”
姚广孝微微颔首,嘴角浮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殿下抬爱。佛法讲究因果循环、天命所归,世间万物皆有定数。”他顿了顿,目光与朱雄英对视,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就如殿下与燕王,命运轨迹看似清晰,实则暗藏玄机。”
朱雄英闻言,心中一凛,却不动声色地挑眉道:“哦?愿闻其详。”
姚广孝双手合十,缓缓说道:“殿下有所不知,依贫僧早年推算,殿下本应是夭折之人,燕王才是顺应天命、身负大业之人。然而如今看来,天命竟有了变数,殿下不仅安然无恙,还稳坐太孙之位,着实令人费解。”
朱雄英心中涌起一阵愤怒,却强压下去,冷笑道:“先生这番话,倒像是在为自己和燕王的谋逆之举找借口。天命?哼,孤只信事在人为。你们妄图颠覆朝纲,难道也是天命所指使?”
姚广孝神色不变,依旧平静地说:“殿下莫要动怒。贫僧所言,不过是依照早年所学推算。世间之事,本就变幻莫测,天命也并非一成不变。或许是殿下的出现,改变了原本的轨迹。”
朱雄英看着姚广孝,心中对他的才学确实有些欣赏,可他这番荒谬言论又让自己十分恼火。“先生既然知晓天命无常,为何还要辅佐燕王行不轨之事?”朱雄英紧盯着姚广孝的眼睛,试图从他的眼神中找到破绽。
姚广孝轻叹一声:“贫僧不过是顺应当时所见的天命,为燕王出谋划策。如今看来,是贫僧推算有误。但贫僧对佛法的钻研,对世间万物的思考,从未有过懈怠。”
朱雄英靠在椅背上,双手抱胸,思索片刻后说:“先生确实有过人之处,只可惜,用错了地方。孤今日不与你计较这些过往,只想问你,今后有何打算?”
姚广孝微微低头,沉思片刻后道:“殿下宽宏大量,贫僧感激不尽。贫僧愿在殿下麾下,用所学为大明效力,以弥补曾经的过错。”
朱雄英闻言,目光在姚广孝脸上来回审视,心中暗自权衡。姚广孝智谋超群,若能真心归降,确实是难得的助力。
可他心思深沉,难保不会再生事端。不过朱雄英转念一想,心思深沉,黑衣宰相,用好了也是一把好刀。如果将来征伐倭国,把他丢过去……嘿嘿。
片刻后,朱雄英开口:“先生既然有此想法,孤便给你一个机会。你先去鸡鸣寺潜心修习佛法,在那清净之地好好反思过往。等时机成熟,孤有个好去处给你为大明效力。”
姚广孝微微一怔,很快便恢复平静,颔首应道:“多谢殿下。”
朱雄英的目光陡然锐利,语气冰冷:“但你需记住,鸡鸣寺虽为佛门净地,孤的眼线也不会少。若是你在寺中还有别的心思,或是做出任何不利于朝廷的事,休怪孤下手狠辣,到时候,可就不是如今这般轻易放过你了。”
姚广孝心中一凛,忙跪地说道:“贫僧定当恪守本分,一心向佛,不敢有任何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