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五年三月云南的局势终于平稳下来,班师回朝的喜讯像一阵春风,瞬间吹遍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整座京城都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人们奔走相告,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满心期待着凯旋之师的归来。
大军返程那天,阳光格外明媚灿烂,金色的光辉轻柔地洒落在京城的每一寸土地上,仿佛为这座城市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盛装。天还未大亮,京城百姓就纷纷涌上街头,从城门开始,一直绵延至皇宫前的广场,密密麻麻的人群如潮水般涌动,热闹非凡。人们手中紧握着娇艳欲滴的鲜花,欢呼雀跃,翘首以盼,眼中满是对英雄们的敬仰与感激之情。孩子们在人群中嬉笑穿梭,大人们则满脸激动,交头接耳地谈论着出征将士们的英勇事迹。
朱雄英骑着那匹矫健的乌骓马,意气风发地走在队伍的最前列。他身姿挺拔,器宇轩昂,周身散发着一种与年龄不相符的沉稳与自信。身旁是沐英和蓝玉等一众战功赫赫的将领,他们身着熠熠生辉的战甲,威风凛凛,身上的甲胄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耀眼光芒,仿佛是从神话中走来的战神,让人敬畏。士兵们步伐整齐划一,气势昂扬,他们齐声喊着响亮的口号,声音震耳欲聋,那雄浑有力的声音彰显着大明军队的威武与荣耀,让每一个听到的人为之热血沸腾。
当大军快到京城时,前方突然出现了一支盛大非凡的迎接队伍。为首的正是朱元璋,他身着明黄龙袍,袍上绣着的金龙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头戴冕旒,端坐在高大而庄重的御辇之上,尽显帝王的威严与尊贵。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欣慰与自豪,注视着归来的将士们,仿佛在检阅着大明的辉煌。在他身旁,太子朱标身着华服,面带和煦的微笑,眼神中满是对朱雄英的欣慰与赞赏,同时也饱含着对归来将士们的关怀与敬意。身后则是一众朝廷重臣,他们皆身着庄重朝服,神色肃穆,一同前来迎接凯旋的将士们,场面庄严肃穆而又充满了温情。
朱雄英等人看到这一幕,赶忙翻身下马,快步走到朱元璋面前,单膝跪地行礼,齐声说道:“陛下,孙臣等幸不辱命,已平定云南段氏,凯旋而归。”
朱元璋脸上露出欣慰且自豪的笑容,亲自起身,快步走到朱雄英面前,双手将他扶起,声音洪亮地说道:“吾大孙雄英,真乃咱大明的栋梁之才!此次平定云南,你立下了汗马功劳,爷爷我为你感到无比骄傲!”说罢,他转身面向众人,提高音量,声如洪钟地说道:“今日,我大明的英雄们凯旋而归!尤其是皇孙朱雄英,年纪轻轻,便有如此胆略与智慧,随大军历练,不仅学习了兵法谋略,还为战事出谋划策,实乃我大明之幸,百姓之福!”
接着,朱元璋目光转向沐英和蓝玉,眼神中满是赞赏与肯定,说道:“沐英,你身为此次出征的主帅,指挥若定,沉稳果敢,面对复杂险峻的局势,总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带领将士们突破重重难关,实乃我大明的得力战将,国之柱石!还有蓝玉,你作为副帅,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为战事的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咱心甚慰!”
朱标也上前一步,先是笑着对朱雄英说道:“雄英,你此次云南之行,让我看到了你的成长与担当。你为朝廷分忧,为百姓解难,实乃皇室之楷模,吾儿之表率。”而后又对着沐英和蓝玉,诚恳地说道:“沐将军、蓝将军,此次出征云南,你们劳苦功高。沐将军统筹全局,蓝将军密切配合,正是因为你们的齐心协力,才得以如此顺利地平定云南,二位的功绩,朝廷与百姓都将铭记于心,永志不忘。”
随后,朱元璋大手一挥,豪迈地说道:“传朕旨意,今日全城同庆,犒劳将士!大摆筵席,为我大明的英雄们接风洗尘!”
刹那间,京城内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热闹的氛围达到了顶点。百姓们纷纷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孙千岁!千岁!千千岁!”欢呼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久久回荡在京城的上空,仿佛在诉说着对英雄们的赞美与敬仰。
在皇宫内,盛大而隆重的庆功宴正在热烈举行。大殿内张灯结彩,灯火辉煌,华丽的宫灯将整个大殿照得如同白昼。墙壁上挂着精美的丝绸壁画,地上铺着柔软的地毯,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珍馐美馔,酒香四溢。朱元璋坐在主位,朱雄英被安排在他的身旁,享受着至高无上的荣耀。众臣纷纷向朱雄英敬酒,称赞他的英勇与智谋,言语中充满了敬佩与赞誉。同时,也不忘向沐英和蓝玉表达敬意,感谢他们为大明立下的赫赫战功。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眼中满是慈爱与期许,说道:“雄英,你此次立下大功,咱定要重重赏赐于你。你想要什么,尽管开口。再过两年,咱就册立你为皇太孙,帮着你爹去处理政务,将来挑起这大明的江山社稷。”
朱雄英起身,恭敬地说道:“爷爷,孙儿不求任何赏赐。孙儿只希望能为大明的百姓做更多的事,让他们过上富足安宁的生活。此次云南之行,孙儿亲眼目睹了百姓的疾苦,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朱元璋听后,哈哈大笑,赞道:“好!好!不愧是咱老朱家的种,心怀天下,志向高远!朕今日便昭告天下,皇孙朱雄英,聪慧过人,有勇有谋,日后定册立为太孙,辅佐太子,共兴大明!”
朱标也笑着点头,对朱雄英说道:“雄英,日后你我父子携手,为大明的繁荣昌盛,为百姓的幸福安康,共同努力,让这大明江山永固,百姓安居乐业。”
朱雄英再次行礼,坚定地说道:“孙儿定不负爷爷和父亲的期望,愿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场庆功宴,不仅是对平定云南的将士们的嘉奖,更是朱元璋和朱标为朱雄英造势的重要契机。自此,朱雄英的声名传遍了大明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了百姓心目中的英雄,也为他日后在朝堂上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朱雄英也深知,自己的使命才刚刚开始,他将带着这份荣耀与责任,继续为大明王朝的辉煌而努力奋斗。沐英和蓝玉的卓越战功也被史官郑重地记录在史册之中,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大明将士为守护国家和百姓奋勇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