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提亲的喜讯如春风拂过应天城,大街小巷都还弥漫着那股喜庆的余韵,皇宫与整座城市便如同被一双无形的大手推动,化作一台上满发条的精密机器,紧锣密鼓地投入到朱雄英与徐妙锦婚礼的筹备之中。
礼部官署内,灯火彻夜长明。每日天还未亮,礼部官员们便已齐聚一堂,神色凝重地围在巨大的桌案前,对婚礼的每一个细节展开细致入微的研讨。礼部侍郎周大人摊开一幅巨幅礼仪图,那图纸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符号与线路,犹如一幅神秘的行军布阵图。“这迎亲路线,必须途经朱雀大街,让百姓都能沾沾喜气,彰显皇家恩泽。”周大人伸出手指,重重地落在地图上的朱雀大街处,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可朱雀大街商铺林立,人群嘈杂,安保怕是棘手。”一位年轻的官员小心翼翼地提出自己的担忧,他微微皱眉,脸上满是忧虑之色。
“再棘手也得办好!这是太孙的婚礼,关乎皇家颜面,马虎不得!”周大人提高了音量,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容挑战的威严。他顿了顿,又缓和了语气:“大家集思广益,务必想出万全之策。”一时间,众人纷纷陷入沉思,随后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各种建议与方案在空气中交织碰撞。
在挑选婚礼用品时,他们更是慎之又慎,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从大红喜烛的制作材料,到新人使用的茶具瓷器,每一样物品都要经过层层筛选。官员们亲自上手,触摸每一匹绸缎,感受其质地是否柔顺丝滑;仔细端详每一件金银器具,查看工艺是否精湛绝伦。他们反复比较,精心挑选,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
与此同时,皇家工坊内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工匠们夜以继日地赶制婚服与首饰,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雕琢世间最珍贵的宝物。老工匠陈师傅白发苍苍,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眼神却格外专注,手中的针线在华丽的布料间轻盈穿梭,每一针都倾注着对新人的美好祝福。“太孙与孙妃郎才女貌,这婚服可得做得尽善尽美。”他一边念叨着,一边精心绣着金龙彩凤的图案,那金龙栩栩如生,仿佛即将腾空而起;彩凤振翅欲飞,姿态优美动人。身旁摆放的首饰盒中,宝石璀璨夺目,那是专门从西域运来的珍稀宝石,与圆润的珍珠搭配在一起,在烛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应天城已然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海洋之中。大街小巷早早地挂满了红灯笼与红绸,微风拂过,灯笼轻轻摇曳,红绸翩翩起舞,仿佛一片红色的海洋泛起层层波浪。街边的店铺纷纷张贴喜字,那鲜红的喜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店铺里摆满了与婚礼相关的小物件,有精美的喜糖盒、小巧的龙凤摆件,还有绣着吉祥图案的手帕,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孩子们在街头巷尾奔跑嬉戏,嘴里欢快地唱着喜庆的歌谣:“太孙娶亲啦,日子红火啦!”百姓们翘首以盼,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期待着目睹这场盛大婚礼,感受皇家的荣耀与喜悦。
终于,大婚当日来临。天刚破晓,天边泛起鱼肚白,淡淡的曙光洒在皇宫的琉璃瓦上,折射出五彩的光芒。朱雄英便已起身,由内侍们精心装扮。他身着绣满金龙的华丽龙袍,金线在晨曦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每一条金龙都栩栩如生,仿佛即将腾飞而起,遨游天际。皇冠上的明珠璀璨夺目,散发着柔和而高贵的光泽,更衬出他的英姿勃发。
“殿下,今日是大喜之日,愿您与孙妃百年好合,白头偕老。”贴身太监云奇一边为他整理衣冠,一边笑着说道,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神情。
朱雄英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容,眼中满是期待:“今日过后,我便有了携手同行之人,定要与她共创太平盛世,不负这大好江山。”
随后,他大步走出宫殿,跨上一匹矫健的高头大马。那匹马通体雪白,四蹄矫健有力,鬃毛随风飘动。朱雄英手持缰绳,威风凛凛,率领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前往中山王府。一路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响声震彻云霄。迎亲队伍身着鲜艳的红色礼服,手持旌旗,上面绣着龙凤呈祥的图案。龙凤在风中舞动,仿佛活了过来,寓意着新人的美好姻缘。百姓们夹道围观,纷纷送上祝福:“太孙殿下新婚快乐!”“祝愿太孙与孙妃恩爱美满!”那声声祝福如潮水般涌来,充满了对新人的美好期许。
中山王府内,一片忙碌而温馨的景象。徐妙锦早已梳妆完毕,端坐在闺房的铜镜前,宛如一朵盛开的牡丹,娇艳动人。身旁的丫鬟们正为她做最后的装扮,她们小心翼翼地为她整理着发丝,轻轻插上精美的发簪。凤冠上镶嵌着珍稀宝石与珍珠,每一颗都价值连城,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五彩光芒,仿佛是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绣满龙凤的大红喜服穿在她身上,更衬得她身姿婀娜,明艳动人。
“小姐,您今日真美,就像下凡的仙女。”丫鬟小红忍不住赞叹道,眼中满是羡慕与钦佩。
徐妙锦微微脸红,轻声说道:“我也盼着能与太孙携手,为皇家分忧,为百姓谋福,不辜负这一份荣耀与责任。”
在家人的不舍与祝福中,徐妙锦盖上红盖头,由兄长徐允恭搀扶着登上花轿。徐允恭眼中含泪,深情地叮嘱道:“到了皇宫,要恪守妇道,与太孙相互扶持,好好过日子。”徐妙锦微微点头,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她紧紧握着兄长的手,仿佛在传递着自己的决心。
迎亲队伍回到皇宫,婚礼在宏伟的大殿举行。大殿内张灯结彩,金碧辉煌。朱元璋和马皇后高坐主位,朱标,常氏分坐两旁,他们身着华服,神色庄重又欣慰。朱元璋身着明黄色龙袍,上面绣着九条金龙,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马皇后头戴凤冠,身着霞帔,雍容华贵。满朝文武身着朝服整齐排列,皇室宗亲们也都盛装出席,他们的服饰鲜艳夺目,彰显着各自的身份与地位。现场气氛庄严肃穆,所有人都屏气敛息,等待着神圣的时刻。
朱雄英牵着徐妙锦的手,缓缓走上大殿。他们的步伐沉稳而坚定,仿佛在迈向一个全新的未来。在司仪高亢的唱喏声中,新人开始行三拜九叩大礼。
“一拜天地——”
朱雄英和徐妙锦缓缓跪下,向天地叩首,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神情虔诚而庄重。感恩天地庇佑,赐予这份珍贵的良缘,让他们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相知。
“二拜高堂——”
他们转向朱元璋和马皇后,深深鞠躬,表达对养育教导之恩的感激之情。朱元璋微微颔首,眼中满是慈爱,仿佛在看着自己最珍贵的宝物;马皇后则泪光闪烁,轻声说道:“愿你们夫妻和睦,幸福安康,为皇室开枝散叶。”那温柔的话语如春风拂面,温暖了新人的心。
“夫妻对拜——”
二人相对而拜,自此结为夫妻。他们的眼神交汇,深情凝视,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仪式庄严肃穆,现场一片寂静,只有新人的脚步声和司仪的声音回荡在大殿,那声音仿佛穿越了时空,见证着这一神圣而美好的时刻。
礼成后,众人移步宴会厅。厅内摆满了珍馐美馔,一道道菜肴色香味俱全,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有金黄酥脆的烤鸭、鲜嫩肥美的清蒸鱼、软糯香甜的八宝饭,还有各种精致的点心和水果。舞姬们身着彩衣,翩翩起舞,身姿轻盈,宛如花间仙子。她们的舞姿优美动人,或旋转,或跳跃,手中的彩绸在空中飘动,仿佛是一道道绚丽的彩虹。乐师们演奏着欢快的乐曲,旋律悠扬,让人陶醉其中。那音乐声如潺潺流水,流淌在人们的心田,为这场盛宴增添了欢乐的氛围。
朱雄英和徐妙锦向宾客们一一敬酒,接受祝福。大臣们纷纷献上贺词,“愿太孙与孙妃和和美美,大明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祝太孙殿下夫妻恩爱,早生贵子,为皇室添丁!”那一句句贺词充满了真诚与祝福,表达了对新人的美好祝愿和对国家的殷切期望。
宴会直至深夜才在欢声笑语中结束。洞房花烛夜,朱雄英轻轻走进洞房,烛火摇曳,映照着他英俊的脸庞。他缓缓走到徐妙锦身边,轻轻揭开她的红盖头。烛光下,二人的脸庞渐渐清晰,徐妙锦微微低头,脸颊绯红,如同一朵盛开的桃花;朱雄英温柔地看着她,轻声说道:“往后的日子,便要与你携手同行,共创太平。”徐妙锦抬起头,眼中满是深情,回应道:“妾定当全力辅佐殿下,不负皇家期许。”他们的声音轻柔而坚定,仿佛在诉说着一生的承诺。
从此,他们携手开启相伴一生的生活。徐妙锦凭借聪慧贤德,时常为朱雄英出谋划策,协助他处理宫廷事务。她的智慧如同明亮的灯塔,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为朱雄英指引方向;她的贤德如同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后宫,让整个皇宫充满和谐与安宁。朱雄英则在治国理政的道路上努力前行,他虚心纳谏,关心百姓疾苦,为大明的长治久安不懈拼搏。他常常微服出访,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心声。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大明王朝愈发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繁荣昌盛。这段皇家良缘也成为民间传颂的佳话,激励着后人追求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