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纮得知,王若弗要将如兰嫁到她的娘家王家去,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强烈的不满。
他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几分怒气说道:“如兰怎么能嫁到王家去?你那几个侄子,个个平庸无能,既无才学,又无志向,你让如兰嫁过去,她能有什么前途?”
“况且,你那个嫂子一向看不惯你,平日里就对你冷嘲热讽,如兰若是嫁过去,岂不是要受委屈?如兰那样的性子,怎么能忍得了?”
王若弗被盛纮一番话说得有些心虚,但仍旧不甘示弱,反问道:“那你倒是说说,如兰该嫁给谁?难道你要让她一直待在家里,成了老姑娘不成?嫁到我们王家,亲上加亲,有什么不好的?”
盛纮冷哼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笃定:“如兰的婚事,我已有了打算。前些日子,我从待考的举子中看中了一个人,名叫曾桂,此人虽出身寒门,但才华横溢,品行端正,且志向远大。”
“不过是个穷举子,你是让如兰嫁过去受苦么?”
“我已经打听过了,他在乡试中名列前茅,此次进京赶考,极有可能高中进士。若是如兰能嫁给他,将来必定前途无量。他曾祖也曾考中,如今双亲俱在,没有兄弟。”
王若弗闻言,眉头微皱,显然对曾桂的出身有些不满:“官人,那可是寒门子弟,如兰可是我们盛家的嫡女,怎么能嫁给一个毫无根基的穷书生?再说了,他能不能考中进士还未可知,万一落榜了,岂不是要耽误了如兰一辈子?”
盛纮却不以为然,语气坚定:“寒门子弟又如何?只要他有真才实学,将来必定能出人头地。我们盛家虽不算显赫,但也无需靠联姻来攀附权贵。”
“如兰若是能嫁个有才学的夫君,将来夫妻和睦,共同进退,岂不是比嫁到王家受气强得多?”
王若弗一时语塞,心中虽仍有不甘,但也知道盛纮说得有理。
她叹了口气,语气软了下来:“既然如此,那便依你所言吧。不过,你得好好考察那个曾桂,若是他品行不端,或是才学不足,我绝不会同意这门亲事的。”
盛纮点了点头,神色缓和了些:“你放心,我自然会仔细考察。如兰的婚事,我绝不会草率决定的。”
两人商议好了,盛纮心中稍安。
他暗自盘算着,找个机会与曾桂见面,好好考察一番他的人品。
与此同时,如兰对这番商议毫不知情。
喜鹊听说了这事,忙去告诉了如兰。
“姑娘,听说主君和大娘子正在前院商议姑娘的婚事呢。”
“你说什么?我的婚事?父亲母亲怎么说的?你快告诉我。”如兰着急的问。
“主君说,已经从待考的寒门举子中选中了一个,只是家境贫寒,所以大娘子不同意。”
“寒门举子?那他姓什么叫什么?”
“听说叫曾桂,如今双亲俱在,祖父还曾考中过,只是家境贫寒了些。大娘子说要主君好好考察一番,若是名不符实,是不会让姑娘嫁过去的。”
“那不行,万一父亲看走眼了,我岂不是要赔上一辈子,怎么可以这样盲婚哑嫁呢?”如兰喃喃道。
如兰坐在闺房的窗前,眉头紧锁。
“寒门举子……”
如兰轻声自语,心中有些不安。
她不奢求能嫁入豪门,华兰虽嫁入忠勤伯府,却过的并不好,她不想那样。
但也希望未来的夫君能是个有才学、品行端正的人。
想到这里,如兰心中愈发的不安。
她忙唤来了喜鹊。
“喜鹊,你悄悄去打听一下,那个叫曾桂的举子,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如兰低声吩咐道。
喜鹊点点头,保证道:“姑娘放心,我这就去打听,保准问个清楚。”
喜鹊是如兰从小一起长大的丫鬟,机灵聪慧,办事一向稳妥。
她换了身朴素的衣裳,悄悄出了府,直奔城中的书院。
喜鹊已经打听过了,曾桂既然是寒门举子,想必会在书院读书,或许能从那里打听到一些消息。
到了书院,喜鹊装作是来送信的丫鬟,与几个书生搭上了话。
她故作随意地问道:“听说有位叫曾桂的举子,学问极好,不知道是哪一位?”
那几个书生一听,纷纷露出敬佩的神色:“曾兄啊,他可是我们书院里最有才学的,为人谦逊,品行端正,只是家境贫寒了一些。”
喜鹊心中一喜,继续追问:“那他平日里为人如何?可有不良嗜好吗?”
书生们笑道:“曾兄为人正直,从不与人争执,平日里除了读书,便是帮家里做些活计,哪里有什么不良嗜好?倒是我们这些同窗,常常受他指点,受益匪浅呢。”
喜鹊听了,心中对曾桂的印象好了几分。
她又问了几句,得知曾桂虽然家境贫寒,但为人勤奋好学,待人诚恳,颇受同窗敬重。
回到府中,喜鹊将打听到的消息一一告诉了如兰。
如兰听完,心中稍微安心了一些,但仍有些不放心:“虽说他品行端正,但家境贫寒,日后若真嫁过去,日子恐怕不会好过。”
喜鹊劝道:“小姐,曾公子虽然家境贫寒,但学问好,将来若能考中进士,前途会不可限量的。再说了,主君一向眼光独到,他既然选中了曾公子,想必是有道理的。”
如兰点了点头,心中却仍有疑虑。
她决定亲自见一见这位曾桂,看看他是否真如传闻中那般。
几日后,如兰借口去庙里上香,带着喜鹊出了府。
她事先打听到曾桂每日都会去城外的竹林读书,便特意绕道去了那里。
竹林深处,曾桂正坐在一块青石上,手中捧着一本书,神情专注。
如兰远远望去,只见他眉目清秀,衣着朴素却整洁,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书卷之气。
如兰心中一动,悄悄走近了几步。
曾桂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抬起头来,正好看到如兰,只是如兰戴着斗笠,曾桂并未看见如兰的样子。
他微微一怔,随即站起身来,拱手行礼:“这位姑娘,可是迷了路?”
如兰脸上一红,低声道:“听闻这里有一片竹林,环境清幽,特来看看,却迷了路,打扰公子读书了。”
曾桂微微一笑:“姑娘若不觉得冒昧,我可为姑娘指路。”
如兰点了点头,边走边与曾桂聊了几句。
她发现曾桂谈吐不凡,学识渊博,且为人谦逊有礼,心中对他的好感又增添了几分。
“姑娘从这里走,便能出去了。出去之后,姑娘别说见过我,为了姑娘的名声。”
如兰轻声应下。
回到府中,如兰心中对那曾桂又多了几分好感。
喜鹊笑道:“姑娘既然满意,那便再好不过了,主君的眼光果然没错。”
如兰微微一笑,有些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