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踩着多彩的颜色,翩翩而来。
田里枯萎的藤条,预示着红薯的丰收。
崇祯带着张嫣和一大群朝臣,在徐光启的带领下,走入皇庄的农田。
户部尚书郭允厚,大明朝廷的财政总管,走在人群之中。
“朕之前说亩产千斤,今天就来验证大量种植之后,亩产能否达到二千斤?”
皇帝说完,就卷起了袖子,众人见状,也都跟着卷起袖子下地干活。
“这里是二亩地,大家一起尽快起完,上秤称重!”
张嫣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卷起袖子下了地。
干了一会,众臣都有点远离张嫣,只剩一个皇帝和张嫣在一起干活。
“因为皇嫂卷起了袖子干活,他们不敢看,也不能看,所以只能默契的离的远一点。”
崇祯低声和张嫣说道。
想想后世,旗袍的叉都开到了胳肢窝,也没人说啥。
万恶的封建社会,束缚了女性,也害的男人的眼中少了一种风景。
人多力量大,不到半个时辰,在随行护卫将士的帮助下,二亩地的红薯齐齐的堆放在地中央。
“上称!”
随着崇祯的吆喝声传来,众人又是称称计重,忙的不亦乐乎。
“启禀陛下,娘娘,众位大臣:经过称重,这二亩田合计收红薯一万三千一百二十斤,折合每亩------”
不等书记员说完,郭允厚就赶紧站了出来,问道:
“回郭大人的话,合计是一万三千一百二十斤呀!折合每亩六千五百六十斤!”
书记员低下头再次确认之后,报出数字。
“太医,快!”
看着倒下郭允厚,崇祯赶紧呼叫太医。
这家伙心理素质太差了,红薯这个亩产,难道不是正常的基操嘛!
推拿扎针掐人中,三件套下去,郭允厚醒了过来:
“陛下,娘娘,这真是天赐祥瑞呀!有此神物,我大明将再无饥饿之忧矣!”
“恭喜陛下,恭喜娘娘,恭贺大明!”
众人赶紧拱手行礼,大声疾呼!
今天来的人,都是朝堂重臣,大明肱骨,自然都知道亩产六千多斤的意义所在。
现在的小麦和粟米,亩产不过三百斤,还是风调雨顺的年景。
亩产六千多斤,可是足足二十倍呀!
“陛下,娘娘,各位大人,这片田是旱田,我们往前继续走,前面不到十里的那片田,更靠近水源,请!”
徐光启神采飞扬的表情,惹得众人也是满怀期待。
一行人很快就到了。
一样的流程,一样的速度,很快田地的中央就堆起了小山一样的红薯。
感觉比刚刚的要多一些,估计亩产可以达到七千斤,郭允厚在心里默默地计算了一下,内心嘀咕到:
刚刚大意了,这下有了准备,所以不用担心再次丢人了。
“启禀陛下,启禀娘娘,各位大人,经过核验计算,随机挑选出来的二亩地实收红薯二万一千二百零五斤,折合亩产-------”
“太医,快!”
没等书记员汇报完,崇祯就看见郭允厚又倒了下去。
推拿扎针掐人中,熟悉的三件套下去,郭允厚熟悉的醒了过来。
刺激呀!
太医觉得终于找到了工作的乐趣。
晚上和小妾犁地的时候,又有话题可聊了。
“让陛下和娘娘见笑了!”
郭允厚觉得今天日子和自己反冲,自己不应该出门。
“陛下,娘娘,老臣觉得应该大力推广,在全国种植!”
张福臻站出来,拱手行礼说道。
“作物是好的,但是百姓无地可种呀!”
崇祯觉得需要和众臣说明白当前的问题: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就是作物的种子都放下去,农民要在哪里种植呢?”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就算是神物,天赐祥瑞,又有何用?”
“虽说之前的摊丁入亩政策已经开始推行,但是毕竟时间还不是很长,贫农也没钱购买土地------”
扶贫贷款呀!
崇祯突然起这个事情,立马有了精神。
“回养心殿议事,通知魏忠贤也去养心殿,朕有办法了!”
说到钱,魏忠贤是个专业的。
一群人又浩浩荡荡的快速返回养心殿。
“之前摊丁入亩的政策在全国推行,朕没有考虑到贫民的购买力。朕想在全国建立银行,针对类似的事情,由政府提供贷款。”
崇祯想起了后世的种种做法和利弊得失,决定采用扶贫政策。
“你们想想,由政府提供低息或者免息贷款给农民买地,政府提供良种,农民分五年期用粮食抵贷款,朕称之为扶贫贷款。”
“在全国银行没有建立起来之前,由各地政府提供此项服务,可否?”
“你们想想,是否可行?有什么需要需要注意的细节?怎么防止官吏拿着贷款去做生意?”
“陛下,什么是银行?”
除了张嫣,其他几人全部表示不知银行为何物?
“银行就是是依照律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机构。你们可以简单的理解成另外一种形式的钱庄。”
崇祯给众人做解释:
“只不过储户把钱存到银行,可以获得利息;商人之类的从银行贷款,需要支付利息。现在的钱庄还要收取储户的报关费,而银行不但不需要收取保管费,还要提供一定的利息。银行拿着储户的钱,贷给借贷人,收取利息。中间的利息差额,就是银行的利润。”
“因为涉及到的事情比较多,所以银行不可能一步到位,全国立马就全部都有了,但是可以在一些主要的商业城市开设银行,比如北京、南京、苏州、常州、西安、扬州、杭州、松江、广州、成都、武昌、徽州、太原等地。这几个城市经济发达,商业氛围浓厚。众卿回去一起好好议一议,拿出一个具体的细节出来。”
崇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