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的前一天,青岩镇西河村的蓄水塘工地上飘着细碎的雪粒,陈凡踩着结冰的塘埂,弯腰拾起一块冻裂的水泥预制板。省水利厅跟班学习时的笔记本摊在生锈的抽水机旁,泛潮的纸页间夹着一张泛黄的塘坝设计图,那是上月省水利设计院专家考察时留下的修订稿。
“陈镇长,新修的导流渠又渗水了!”村主任老吴攥着半截冻裂的pVc管,沾着泥浆的棉手套蹭在歪斜的闸门上,“说是省里重点扶持的水利工程,结果这水管子比俺家腌酸菜的陶瓮还脆生!”
陈凡蹲身查看管材接缝,发现热熔胶涂抹得东缺一块西少一坨,像是顽童随手抹的鼻涕。他摸出手机调出全省农田水利台账,系统显示西河蓄水塘“2023年完成除险加固”,可眼前新换的闸门铰链已锈死,混凝土护坡上的裂缝能塞进拇指。手指划过屏幕上的采购合同,建材中标价比市场价高出50%。
“县水务局拨的两百六十万专项资金呢?”陈凡翻开镇农水办的验收报告,“工程质量监理记录”上二十个相同的潦草签名,连笔画收尾的勾角都如出一辙。
分管水利的副镇长孙德海裹着貂皮帽踱来,嘴里呼出的白雾里混着酒气:“冬施条件差,赶工期出点瑕疵正常……”
“正常到让蓄水塘变筛子?”陈凡用撬棍别开一块护坡石板,底下垫着的竟是编织袋装碎砖,“孙镇长连襟供应的这批建材,是不是把建筑垃圾当混凝土骨料?”
镇水利工程推进会上,孙德海将“全省农田水利示范工程”铜牌摔在会议桌上,震得保温杯里的枸杞乱跳:“抗旱工程是省里挂牌督办项目,现在挑刺要影响全县年度考核!”
陈凡将冻裂的pVc管推过去,管壁断面在日光灯下泛着劣质塑料的惨白:“省建材质量检测中心的报告显示,管材抗冻系数不达标,混凝土强度只有c15!”他点开手机里的施工监控,“施工队自己都不敢开闸放水——这种质量能防春旱?”
农水办主任擦着金丝眼镜上的雾气:“可能是寒潮突发……”
“突发?”李婷抱着档案袋推门而入,发梢的雪粒落在老吴送的竹编斗笠上,“上周试蓄水冲垮两处塘埂,孙镇长在开工仪式上铲土的照片,需要我投到大屏幕吗?”
孙德海的外甥突然踹翻暖水瓶,飞溅的热水在图纸上烫出焦痕:“你们这是破坏农业生产命脉!”
“那就请真正的行家来。”陈凡拨通视频电话,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高工的脸出现在屏幕上,“王工刚验收过三峡库区移民工程,让他看看咱们的‘示范’塘坝?”
夜雪压塌了临时工棚的顶棚,陈凡带着村民抢修渗漏的导流渠。李婷举着强光手电照向冻胀的渠壁,突然高喊:“止水带接头开裂,得先用土工布做临时防渗!”
“通知县防汛办调两台挖掘机来!”陈凡抓起对讲机,冻僵的手指差点按不准通话键,“让省农业大学水利系师生做结构评估!”
技术员踩着冰碴直跺脚:“零下十度怎么浇筑混凝土?”
“用早强防冻剂配合蒸汽养护,重点加固闸门基座!”李婷翻出应急物资清单,纸页在寒风里哗啦作响,“省农科院上周支援的速凝材料——我联系他们派技术员带加热毯过来!”
孙德海的表弟开着渣土车堵在村口,车灯在雪夜里晃得人睁不开眼:“抢修要县水务局批文,你们这是越权!”
陈凡掏出冻得发硬的工作证:“省防指两小时前将西河塘列为重大安全隐患点——需要我联系《农民日报》内参部吗?”
三十多个村民举着“要活水不要祸水”的木板围住镇农水办时,李婷正在调试智能监测系统。她将传感器埋进塘埂裂缝,平板电脑立即跳出三维渗流模型:“这套系统能预警管涌风险,比人工巡查快两小时!”
几个老庄稼把式用铁锹柄敲打电子屏:“铁疙瘩能比得过俺们祖传的看墒情?”
陈凡调出安徽淠史杭灌区纪录片:“千年水利用上北斗变形监测,去年抗住百年一遇大旱!”
“钱从哪出?”孙德海獐头鼠目的脸在蒸汽中扭曲。
李婷翻开被茶水渍染黄的会议纪要:“水利信息化资金有七十万结余,县人大去年就批复了使用方案——孙镇长说资金要‘统筹使用’,原来是在等塘坝垮了建水产养殖场?”
半个月后全省冬修水利现场会上,智能预警系统及时捕捉到管涌征兆。当省质检站的抗压检测达标时,陈凡突然切换大屏幕:“省审计厅专项审计显示,追回被套取资金一百八十万元!”
观摩席上的孙德海刚要溜向侧门,县纪委监委的同志已堵住通道:“请孙镇长解释下建材采购的‘技术咨询费’。”
塘埂上,老吴抚摸着混凝土测温仪感叹:“这铁匣子比老把式还会摸地气,连地底下三丈的毛病都逮得住!”
总结会上,省水利厅农水处长在闸机房拍着陈凡的肩,柴油发电机的轰鸣声中不得不扯着嗓子喊:“听说你们用蒸汽养护解决了冬季施工难题?这个创新要全省推广!”
李婷正教村民操作水位监测App,冻红的鼻尖像颗小山楂:“其实早强剂配方是省农科院王教授的成果,我们只是协调了锅炉设备……”
“协调就是生产力!”处长将批文塞进陈凡沾着泥浆的公文包,“青岩镇列为全省智慧水利试点,配套三百万升级所有塘坝——要让老工程喝上科技水!”
落日余晖将雪地染成蜜色,李婷的影子斜斜映在陈凡的巡查记录上。他想起半月前在省图书馆查水利年鉴时,看见李婷蜷在古籍区抄录清代《漕河图志》,窗外的雪光将她睫毛的影子投在泛黄的舆图上,像一柄细密的梳子。